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3989 | 回复12 | 2004-6-24 18: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上官腾云
出处《脾胃论》
组成:黄芪15克 党参6克 白术6克 陈皮5克 炙甘草6克 当归3克  升麻4克 柴胡4克
功用:调补脾胃 益气升阳
此方原为外感中有内伤一种者而设,主治因内伤外感而中气下陷诸证,清不升,浊不降故用少量升·柴于大量参芪之中,可疏散,可升提,则脾胃之气,营卫之气得补。
全方大意:一。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  二。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愈。
内中人参黄芪甘草乃除湿热烦热之圣药,陈皮得诸甘药可以导气又益元气,独用则泻脾胃。
升麻引胃气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引清气上行,使少阳之气上升(兼以疏理肝气)解木郁克土之嫌。
白术,除胃中热,利腰脊间血,性温而不燥,气香而不串(留守之药),善健脾胃,消痰水止泻泄。治疗脾虚做胀,脾湿做渴(寒湿困脾,水精不能四布,上行于肺,故而做渴),脾弱四肢运动无力(脾主肌肉也),甚或做痛。
白术于凉润药同用,又善于补肺,于升散药同用又善于调肝,于重镇药同用又善养心,于滋润药同用,又善补肾。
现代临床运用:
一。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诸证。
二。脾主肌肉,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四肢软弱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糜尿
四。气虚发热
我们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内脏下垂一般都要化裁,可以加用生枳壳,能使肠胃子宫平滑肌蠕动加强而有节律。
治疗重症肌无力,肢体软弱(待续)

儒释道 | 2004-6-25 12: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支持一下,灸干草 和 甘草 啥区别?
jt | 2004-6-27 16: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甘草、粉甘草 即生甘草        炙甘草就是用蜂蜜水炒制过的甘草
儒释道 | 2004-6-27 18: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领教,谢谢楼上的jt老师
脏腑 | 2004-6-28 21: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此方原为外感中有内伤一种者而设,主治因内伤外感而中气下陷诸证,清不升,浊不降故用少量升·柴于大量参芪之中"
原方中好象四药的用量,没有少量与大量之别。
慕容绍宗 | 2004-6-29 1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方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剂量是由人掌握的
脏腑 | 2004-7-3 0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如此说来,该方的解释、用法是后人的罗
沙漠草 | 2004-7-16 07: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炙甘草即蜜炙甘草
大唐小民 | 2004-7-19 19: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治疗小儿尿频症也有良效。
沙漠草 | 2004-7-22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汤临床研究

有云: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15,炙甘草6,党参15,当归10,橘皮6,升麻3,柴胡3,白术10,方解:本方证为劳倦内伤,损伤中气,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摄纳不力所形成,故方用黄芪补气固表,升阳举陷,为主药;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为辅药;当归配黄芪,益气生血,柴胡、升麻助黄芪升阳举陷,且以清热,陈皮理气和胃,以散甘药之滞,均为佐药。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可补中益气健脾,能治气虚之本;二是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脾胃和调。柯韵伯对本方之义,论述极为精辟。他说:“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腠理,不气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党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似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行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气矣。”《名医方论》赵养葵则指出:“后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气不行,此气因劳而下陷于肾肝,清气不升,浊气下降,故用升麻、柴胡以佐参芪。本方所以补益后天中之先天也。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降,喜燥而恶温,此方得之。”赵氏对李东垣制义,又有新的发展,他将脾胃疾患的治疗特色,精确地归纳为六喜六恶,使之更为完整、全面、扼要。
加减:本方为升阳益气的首选方,能加减运用于多种中气虚弱者。若气虚而自汗多者,加五味子、白芍以收敛;气虚血热兼见崩漏者,加栀子、白芍泄热止血;脾胃湿困,胸满体倦者,减当归、白术,加苍术、木香,健脾燥湿理气;证见胃下垂,子宫下垂,可加枳壳;若兼见外感加防风、荆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