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对仲景通调津液的总结(反复揣摩的好文章)

[复制链接]
愚斋 | 2012-7-14 23: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1调理枢机升降津液

11.1调理少阳之柩少阳包括胆与三焦,

“胆化水谷而行津液”,三焦主决渎而通调 水道。故病及少阳,常导致枢机不利,决渎 失司而津液输运异常。少阳提纲证之“咽 干”,小柴胡汤证之“或渴”,均属邪客少 阳,枢机不利,三焦运转失职,津液难以上 奉所致,所以皆主以小柴胡汤。233条“阳 明病,胁下粳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苔白 者”,亦为少阳三焦津液不行之征。“上焦 之治节不行,水津不能四市”,“痰饮溢于 上焦”,故呕而苔白。三焦郁结,津液不得下滋胃府,则不大便。正如柯琴所言:“是 上焦无开发之机……中焦废转运之枢……下 焦失决渎之任也,皆因邪气与正气相搏!而 然”。枢机不’利,气郁津凝,为少阳病理之-一。因此,治当和解少阳,疏利枢机以升降 津液。正所谞“与小柴胡汤和调三焦之气, 上焦得通而苔白去,津液得下而大便利,胃 气因和而呕止,三焦通畅,气机旋转,身I歌 然汗出而解也。”

11.2调理脾胃之柩脾胃乃升降之枢纽, 是维持津液正常流通的重要环节。脾胃的升 降取决于中焦之气的健旺。若脾胃气虚,则 升降失调,津液的输运亦受其影晌,或〃干 呕、吐涎沫,头痛”;或“心下痞粳,干噫 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或 “自利不渴”,以上分别为水津上逆、下 趋、中阻的不同情况,“是-虽三焦俱病,而 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 其中”。吴茱萸汤、生姜泻心汤、理中汤, 三方均用人参、甘草、大枣,补其脾胃之 虚,助中宫运转而斡旋其中。肝寒犯胃,浊 阴上逆者,以吴茱萸、生姜温肝暖胃,散寒 降逆;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者,则寒温并 用,辛开苦降厂脾'阳不丨足者,用干姜以温 中,虽然三方所主之证不同,但脾胃气虚, 升降失调的病机则一;调脾胃、氧升降的治 法则一;^参、草、枣之用药则一。如是中州 调和,脾升胃降,津液方能“如雾”、“如 沤”、“如渎”矣。
愚斋 | 2012-7-14 23: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2温阳化气布行津液

阳气是津液运行的动力。“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肾者主水”,脾肾阳虚,则 液津之运行、布散无力,水饮痰湿之患由是而生。当治以桂枝,附子温阳为主,在温阳 的同时,可辅以利水渗湿的获岑,转输脾津 的白术等,体现了标本兼顾的原则。苓桂术 甘汤与真武汤是其代表方剂。前方主治因脾 阳虚弱,水饮内停,冲逆于上所致之“心下 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之 证,故君以桂枝辛温,通阳化气,降逆平 冲。后方主治因肾阳不足,气化不行“水无 所主,泛滥妄行”之“心下悸,头眩,身脯 动,振振欲播地”之证,故君以附子之大辛 大热,温壮肾阳,使水有所主而阴霾自散。
愚斋 | 2012-7-14 23: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13行气解郁调畅津液 一律霞府并降出'乂写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 密切。“气之所至,水亦无不至焉”。而肝 的疏泄对气机之运行作用非:轻。若情志不 畅,肝失疏泄,则气滞阳郁,不能达于四 末,可致四肢逆冷I气滞而升降失司,哪]水 津布散失常。水津不升而下降,则见泄利, 水津不降而上逆,则见咳嗽、心悸或小便不 利。其病机既属肝郁气津而津液布散失常, 故治当疏肝解郁,' 行气导滞。四逆散是其代 表方剂。

若气滞痰阻于咽喉,还可形成“咽中如 有炙脔”之梅核气,以半夏厚朴汤,’解郁、 散结、化疲,气顺痰消,则裀中异物之感可 除。
天王星 | 2012-7-15 06: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堂振衣 | 2012-7-15 12: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堂振衣 于 2012-7-15 19:54 编辑

陈潮祖先生所言:“气血津液精,其中阻滞病变常居十之七八”,“五系筋膜、经隧病变中,经脉挛急病变常居十之七八”等看法,是从临床而来的经验之语,确实非常实用。
清风流云 | 2012-7-15 1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学习了,谢谢。
天王星 | 2012-9-17 08: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精辟的论述。
葬花2012 | 2012-12-21 12: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葬花2000 | 2012-12-24 11: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调津液是《伤寒论》的重妥治则之一,它是为津液输布和运行异常而设,目的在于恢复津液运行之常。天津工业提升门
葬花2000 | 2012-12-24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调津液是《伤寒论》的重妥治则之一,它是为津液输布和运行异常而设,目的在于恢复津液运行之常。天津工业提升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