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复制链接]
2411
|
18
|
2004-5-5 16: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
我在学习中医脉学时,是从频湖脉学开始的。现在还能熟记许多体状诗。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频湖脉学中的结代脉。
频湖脉学关于结代脉,是这样论述的:
结脉, 往来缓,时一止复来(引脉经〉。体状诗: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于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代脉,动而终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引仲景)。体壮诗:动而终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犹可治,平人却与寿相关。以下还有几动一止一脏绝的诗句。可惜我忘记了原诗,而那本书,也在地震中消失了。
这里尤其是代脉, 为其能断某些重病之生死,所以格外引起我注意。
结脉与代脉的区别是,结脉是脉止而能自还的歇止,止无规律,歇止时间较短,有自行补偿的能力。
代脉是止而不能自还,歇止有规律,歇止时间也较长。无自行补偿的能力。(我个人的体会是整整的减少了一次搏动)
我个人理解:结脉主气血淤滞或阴盛阳衰。代脉主某些脏器的衰竭,是危重证。
对于结代脉的“兴趣”,也源于我在患心脏疾患时,也有过结代脉。那时还没学中医,只知道自己的脉有“间歇”,究竟是属于结呢还是属于代呢?已无从探求。
我看的频湖脉学是60年代版本的,旧的没有了。我后来又买了新版本的,新版本的频湖脉学,有关代脉断生死这一部分,注明已经因为“缺乏临床的根据”而被删除了。
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遗憾的。
古代医贤留下的东西,越是精华的东西,越难掌握,而随便的冠之以“缺乏临床根据”而枪毙。这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什么样的“临床根据”呢?中医的,还是西医的。
记得我在1979年进修中医古典医籍学习班时,讲授脉诊的是一名本市在脉诊上很有名气的王老中医,他说他一生断过七八个主死的代脉,只有一例断错了,其他都应验了。
1990年,有一个朋友介绍我给他的在医院住院的父亲看看冠心病,想服点中药。诊完其父后,朋友又介绍旁边一床,说是他的好友的家属 ,恳求我给其病人诊一诊,我诊后大惊,此病人是明显的代脉,跳数下后停一下,是几动一止我已不记得,但是止而不能自还。整整停过一下。我知此病甚重,我暗中告知病人家属此病我已无法,病人家属垂泪。告诉我医院下的诊断,由于时间太久,病名我已不记得,只记得医院通知患者继续治疗已无意义。
后听朋友说,那个病人随后就出院了,月余后死亡。
1979年时,我在本市进修中医经典医籍,邻座是一位西医,大约四十五六岁,为本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处久成为朋友,我问他,一个西医医生,为何要进修中医,不大相关吧。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他自己亲历的真实的故事:
他原在抚顺市某医院工作,后调至本市。在抚顺医院他主持的病房,发生这样一件事,使他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中医的认识。
他说,本院有一位老中医,年已高龄,院内威望颇高,在本市也有名望。
有一次,他主持的病房收治了一名关节肿痛的女病人,由于用激素等药疗效不佳
,邀了老中医诊一下。用点儿中药试试。
老中医诊后,一言未发,方子未开,就走了。
他追问老中医,为何不开方子,老中医说,开方无用,几天后病人必死。
他闻讯大惊,急忙汇集内外科医生会诊,包括心电图等各种检查化验都作一遍,最后认为除关节炎病,查不出别的病来。大家只当老中医年纪大了,必是脑筋胡涂了。
大约是在诊后的第五天,早晨别的患者起床后发现,关节肿痛的女病人异常,急忙通知护士医生,跑来一看,病人真的死了。
举院的医生护士惊诧不已。
他更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大问号在心里久久的存着。
他与老中医平时的关系不错,那年过年的时节,他利用这个时机请老中医家中做客,趁机多敬了老中医几杯,待老中医酒至半酣之时,他问老中医那个病例是根据什么判定死亡,老中医没有隐讳,说就是根据中医的“代脉”,病人的脉跳几动一止,整整漏过一跳。一脏已衰竭无气。故主死。
他说他到现在也不明白,什么是代脉,为什么能预断生死。但是从此以后,他对中医完全改变了看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才报名参加了这个学习班。
然而我却明白,这正是频胡脉学中预断生死的“代脉”
居然在一个西医的亲身经历里找到了“佐证”。
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中医的“博大精深”。
可惜,像这样有经验的老中医大多作古。他们的无价精华也随之化作清风白云了。
亲爱的中医呵,你还能辉煌吗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张天宇
|
2004-5-5 19: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代脉我不懂。
但是像这样的病人就断为必死未免太过分了!是中医无能吗?中医理论没有解决的办法吗?不是的!是中医医生的无知,不知如何处理这样的病情!
一个脏腑精气不通,精气衰竭,只要启动本脏腑的气机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司空莫名
|
2004-5-5 2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看来天宇兄有起死回生之术了,为什么不给邓小平同志启动启动气机?为什么不给毛同志重新输点精气让其死而复生哪?本人周围有许多病人死去,若天宇兄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在下实是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eidaobucuo
|
2004-5-5 21: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没有知识,你可以掩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天宇
|
2004-5-5 2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有的中医医生就是学不好中医理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当,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老教条,根本理解不了其中深刻内容;只是在中医药大学里念了几天书,就认为学到了真本事,其实治不了什么病的,但是在学校里学的理论到可以搬上论坛辩论。这些理论是没证言证没悟言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溪流
|
2004-5-6 07: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4/05/06 07:22am 第 1 次编辑]
老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天宇
|
2004-5-6 08: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您骂都骂了,还有什么不可以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司空莫名
|
2004-5-6 14: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张老的意思是让所有的医学院毕业的和现在所谓的中医都回家种地,反正也什么都不会,还赖着干吗?一切又张老就可以了。还要我们这些假中医干吗?张老,您老这麽大岁数了(暂时相信张老的年龄是真的)能如此为中医效劳还真不容易!您老至今火气还是那么大,您的徒弟是不是学好了?您还是让他们出山吧!老人家为革命工作辛苦一辈子了,也该歇歇了!况且您老也说过不来大医了,要来您的老脸往哪里搁呀!张老您还是到中医药去发挥吧,那边都是真正的中医,不像大医都是我们这些不入流的大夫!老人家还是有空旅旅游 散散心。保重身体中国人民还需要您哪!您要是在大医被我们这些屁孩子气个半死 岂不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损失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星河
|
2004-5-6 14: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决生死的脉诀,《内经》里的“色脉”有阐述。
后人对脉学的多种发挥,真言谬论搀杂万端,致使今人玄秘难明,不胜猜测。
实际上,结脉、代脉并不能决生死,只能对“色脉”的决断起个辅助作用,那个老中医并没有传授真经。
真正的中医决生死的“色脉”诊,叫做“死绝脉”、“动止脉”。
然而患者有“死绝脉”就该死吗?就无药可救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古人在论述“死绝脉”时只是告戒医家别胡乱投方,要知难而退,或者是指出病机的严重性,但并非让人们放弃治疗。张仲景也曾说此病脉渐加则死、渐退则生。
前面例子里的患者,按文中所述的症状,应该属于“膀胱气绝”而形成的代脉,如果那个老中医与其他医生按此病机早日施治,患者断不至于一命呜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会联想的风
|
2004-5-6 19: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首先我请大家不要对张老进行人身攻击,说实话,张老是我请回来的,他这么大一把年纪了,首先在语言上我请大家尊重他!至于说他说什么,大家觉得对就赞成,不对就当没看见,这对于大家的交流都有好处。溪流先生所说的死脉我在前几天也看见过,一尿毒症患者要我给他把脉,左手沉细,几近于无,右手浮滑数大,我当时就不做声,推搪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