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复制链接]
查看9320 | 回复55 | 2004-5-27 21: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chunan在 2004/07/11 04:14pm 第 4 次编辑]

忽视了生命的灵魂研究,是医学无法突破的一个关键瓶颈
    科学家们没有办法研究灵魂,所以心灵现象的研究只能归入宗教和艺术,但在生命科学方面,我们虽然知道一九五三年开始有DNA的发现,但这些还是物理现象棗研究GCTA的排列顺序,完全是物质的排列研究。不管是MIT或哈佛其他学校做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在复制出同样的化学或物理成分之后,根本无法解决一些原来认为可以解决的问题。
  
    科学家将生命追踪到原子后,它就消失了踪影;现代医学家搞清楚癌基因后,但对癌症病人依然爱莫能助。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原因就在于科学家和现代医学家的研究只局限在物质和躯体的层面,却忽视了生命的灵魂层面,更无法涉猎产生生命信息的更抽象的层面(这个层面只有哲学和宗教在涉猎)。毕竟人不是一堆原子,如果是原子,那么操纵这堆原子的又是谁呢?生命和物质也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如果没有区别,那么生比死又多了什么呢?生命之迷的困惑,是以原子论和还原论为指导思想,以物质和躯体为单一研究对象的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必然结果。这也是现代医学在治疗和研究方法上无法突破的一个瓶颈。
医理探讨,除了有物质层次医理,还应有精神层次医理,才能对生命科学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chunan | 2004-5-28 16: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人是如何辞世的----“濒死体验”引起专家激烈争论   
科学界许多人认为:人意识的研究是科学最后的难题,而意识是如何消失的,特别是“濒死体验”,则是谜中之谜。于是,死亡的发生,也即“濒死体验”成了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和哲学单独相对或协同研究的热点。
     所谓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罹患重疾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死亡正在来临时深刻的主观体验。
     中国也开展了“濒死体验”研究。来自医学界的最新消息称:天津安定医院从科学的角度,在我国首次进行了“濒死体验”的研究。他们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全人类的现象,但又受到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民族间的不同。中国“濒死体验”者所经历的主要体验阶段是:生活回顾、意识与躯体分离、躯体异常、世界毁灭感、死亡矛盾、时间停止感以及情感丧失等等。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落后国外好多年,国外早已把其列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份“死亡试验”报告
     据国外资料披露: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试验”,参加试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
     “死亡试验”的办法很简单:利用药物,使42名志愿者处于与死亡相似的完全失去知觉的境地。在22秒的短暂时间内,志愿者各有所获———
     有的看见彩光;
     有的看见了亲友;
     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
     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隧道”。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死亡试验”并非首次,美国心脏病专家迈克尔·萨博也曾组织过一次“地狱考察”的活动,方法是:用药物使一些人重度迷,又以高水平的抢救使他们复活,这些人的经历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
“濒死体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濒死体验”在各民族间普遍存在,中国古代史料中有大量这方面的记载,而西方经有意识的记录后,例证也很多。1987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一位名叫查维·亚艾那的24岁青年工人,不幸被一只装有机器的大箱子压伤,成为一个昏迷不醒的“植物人”。1990年3月的一天,亚艾那突然清醒过来,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多分钟,却向人们叙述了他长眠不醒时的奇遇———
     我变回一个孩子,由我已去世的姨妈领着。她带着我,走进一条发光的隧道,它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她对我说:“你要我找的永恒的平静,在另一个世界你可得到的。”
     我用手掩住双眼,但玛丽亚姨妈轻轻地把我的手拉了回来。
     10多分钟过后,亚艾那又长睡不醒。
     无独有偶,美国一位65岁的“死而复生”的商人,也向抢救他的医生们叙述了自己“死后”的情景———
     我记得自己好像一朵轻云一般,逐渐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
     医院的墙壁与铁门都阻挡不了“这时的我”。
     我很快地飞出医院,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飞向虚无缥缈的太空。接着我又以极快的速度,在一条无止境的隧道中前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点亮光;这个亮光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大。当我到达隧道的尽头,那光亮变成强烈无比的光源。
     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爱。我不再有忧虑、沮丧、痛楚与紧张。
“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
     引人注目的是,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人类的“濒死体验”分为学术界已经认可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详和轻松,持此种说法者约占57%;
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有这种感受的人约占35%;
第三阶段:通过“黑洞”,有此感觉的约占23%;
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宛如天使;
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确信“濒死体验”的探索结果,尤其是那些关于“死亡测验”、“地狱考察”和“死而复活”的说法,更是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
     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认为,“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纯粹是无稽之谈,这无非是因为窒息而导致的死亡幻觉,它是由于感觉缺失而造成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幻觉,科学家则认为与当事人受的教育、经历和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关。
     也有科学家指出:人在死神降临的一瞬间,短时间内的主观体验一般来说是类似的———尤其是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在西方比比皆是,所以更容易产生“濒死体验”……这是目前较令人信服的观点。
     生物学家罗兰·西格则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解释。他认为,每个人在死亡时,大脑会分泌出过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些能引起奇特的幻觉。
惊世的“阿尔法3号”
     就在科学界莫衷一是之际,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的科学试验,在日本东京悄然展开,为“濒死体验”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阿尔法3号”计划由多家跨国公司赞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共有16人。
     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瑞士,年龄由19岁-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他们是在经过了将近3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后,才被批准加入“阿尔法3号”计划的。
     “阿尔法3号”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是:科学家在志愿者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且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公里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译成文字,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荧光屏上。
     在实施“阿尔法3号”计划的头两年里,有4位志愿者先后离开了人间,但是,电脑并未接受到他们传来的任何信息。
     
科学家们并不气馁,他们对电脑程序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终于获得了成功。
     当时,一位名叫佛迪的志愿者病逝。3天后,电脑荧光屏上出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信息:
“我是佛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出现了20多次,信息突然中断。
     这一结果,大大鼓舞了参加“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家和志愿者,使实验更加有条不紊进行下去。
     不过,此后4位志愿者先后离世,电脑却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一位23岁的白血病患者不幸死亡,结果研究又“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她的信息: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
     “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们,我将会……”信息至此突然停止。
     参与“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家们均认为,这里传达的生命信息的反馈结果是相似的,这是“濒死体验”存在的有力证据。鉴于此点,“阿尔法3号”计划还要深入进行下去。
     对此试验的操作过程,一些专家表示怀疑。争论将继续下去。
章锦云
中国青年报
chunan | 2004-5-28 16: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根据物质不灭,能量守恒, 那么活人比死人多了什么?人死之后,死人比活人又少了什么? 是否有灵魂出走?
不知死,何知生。现象是存在的,不断探索、求证是科学研究的特点。无论科学研究得出怎样的论断,取得怎样的进展、成果,探索精神是应该有的。
chunan | 2004-5-28 16: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唯物主义应有新的突破。
chunan | 2004-5-28 16: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活人是躯体与灵魂的有机组合?
中庸之医 | 2004-5-28 21: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西藏密宗佛教有《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一书,市面上也曾经出版过《中阴得度》一书,都是讲这一方面的。
中庸之医 | 2004-5-28 2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这两本书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中阴得度》是留洋归来的
chunan | 2004-5-28 22: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一.从事医学,是不该相信灵魂存在的
但不管你相信不相信灵魂存在,濒临死亡人总有一些异常现象是不能用现代科学解释清楚的
灵魂是面对濒临死亡人异常现象产生的困惑,由于困惑,所以请教大家赐教
二.根据物质不灭,能量守恒, 那么活人比死人多了什么?人死之后,死人比活人又少了什么? 是否有灵魂出走?也是长期的困惑,所以也请教大家赐教
三.亲人之间是否存在心灵感应,也是长期的困惑,所以也请教大家赐教
不想从宗教上获得解释,只想从科学上获得解释,如有释惑者,非常感谢!
chunan | 2004-5-28 2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闹鬼”可用科学解释
英王宫“闹鬼”监视器拍下“魅影”照片
据多家西方媒体12月20日报道,素有“闹鬼传统”的英国汉普顿宫在圣诞节前夕再次惊现“魅影”,而且这一次有“迄今为止最确凿的证据”:日前,汉普顿宫的保安监视系统首次拍到了一个身穿长袍的“鬼魂”在宫中出没。
监视器拍下惊人一刻

今年10月,警卫们多次报告宫内展览区的一扇防火门经常莫名其妙地被人打开,于是他们立刻对监视系统录像带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了这个“鬼魂”。从汉普顿宫公布的一张“鬼魂照片 今日焦点:
•
”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鬼魂”应为男性,他身穿一件长袍,正推开防火门向外走,一只手还抓着门把手。由于“鬼魂”的大半个身子都站在阴影中,因此他周围的景物有些模糊。但很明显,和他那只伸出的手相比,“鬼魂”的脸实在白得吓人。

“闹鬼”可用科学解释

由于汉普顿宫向来有“闹鬼”传统,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2000年对汉普顿宫的“闹鬼现象”进行了调查。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魂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为有鬼。由于这类环境因素不断地影响同一处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会得到“闹鬼”的名声。

链接

汉普顿宫“魅影”重重

汉普顿宫于1525年修建在伦敦西郊泰晤士河河畔,曾是许多戏剧性的重大王室事件的发生地,其中的“幽灵传说”由来已久。

汉普顿宫的“幽灵照片”公布之后,《太阳报》作出惊人推测——被拍到的莫非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幽灵?而传闻亨利八世数位妻子的幽灵也已在王宫中徘徊多年。

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简·西摩在王宫中因难产而不幸去世。在她去世数年后,有人曾看到过她的鬼魂手持一支蜡烛在午夜时分穿过王宫中铺满鹅卵石的庭院。亨利八世的第五任妻子凯瑟琳·霍华德因与他人通奸而被砍头。曾有人在王宫内看到过她的鬼魂,据称当时她身穿一袭白衣,悄无声息地在王宫的画廊之间飘荡。

1562年,爱德华王子一位名叫西贝尔·佩恩的保姆去世后被埋葬在王宫里,但是267年之后——1829年王宫修缮期间,她的坟墓遭到了建筑工人的破坏,其后人们就听到让人寒毛倒竖的呻吟声。
(编辑:Ghsll)
chunan | 2004-5-28 23: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迷信有时就是没有被科学所揭示的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