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张景岳治格阳喉痹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张景岳治格阳喉痹案
[复制链接]
157
|
0
|
2019-8-20 2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余友王蓬雀,年出三旬,初未识面。因患喉痹十余日,延余诊视。见其头面浮大,喉颈粗极,气急声哑,咽肿口疮,痛楚之甚,一婢倚背,坐而不卧者,累日矣。及察其脉,则细数微弱之甚。问其言,则声微似不能振者。询其所服之药,则无非芩、连、栀、柏之属。此盖以伤阴而起,而复为寒凉所逼,以致寒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即水饮之类俱已难入,而尤畏烦热。余曰∶危哉,再迟半日,必不救矣。遂与镇阴煎,以冷水顿冷,徐徐使咽之。用毕一煎,过宿而头项肿痛尽消如失。余次早见之,则癯然一瘦质耳,何昨日之巍然也。遂继用五福饮之类,数剂而起。疑者,始皆骇服。自后,感余再生,遂成莫逆。(《景岳全书》卷二十八)
镇阴煎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由熟地、牛膝、炙甘草、 泽泻、 肉桂、制附子组成。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冷服亦治格阳喉痹上热。
五福饮(《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由人参、(心)熟地黄、(肾)当归、(肝)白术、(炒)(肺)、炙甘草、(脾)。治五脏气血亏损。
医之能愈疾,此亦能之,彼亦能之。而真正能愈顽疾者,必有非常之医,然后能疗非常之疾。然必须有大小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的真医,而可担起死回生之任。景岳公治上例正是也。
头面浮大,喉颈粗极,气急声哑,咽肿口疮,痛楚之甚,一婢倚背,坐而不卧者,累日矣,此类症状,乍一看,谁能不当火治呢?况之,咽喉之疾,火证俱多,泻火解毒,通泄逐邪,亦是不二法门。然景岳公诊其脉细数微弱之甚,问其言,则声微似不能振。询其所服之药,则无非芩、连、栀、柏之属。辨为以伤阴而起,而复为寒凉所逼,以致寒盛于下,而格阳于上。遂与镇阴煎,以冷水顿冷,徐徐使咽之。越宿头项肿痛尽消如失,继用五福饮数剂而起。
景岳公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之喉痹,经用镇阴煎滋阴潜阳而获良效。此类病证,若用芩、连、栀、柏等苦燥寒凉之品,则会使寒盛于下,而阳浮于上,不唯不能使症状减轻,反而愈治使病情愈重。本案的难点在于病机分析。做到病机分析正确不容易,这要求临床医生有很深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两者缺一不可。张氏在本案中用滋阴温阳药治疗喉痹的经验及其思路,颇具新意,值得借鉴和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渔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