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吴熙:观目诊断妇女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吴熙:观目诊断妇女病
[复制链接]
194
|
0
|
2019-8-26 20: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吴熙教授从医数十载,擅长妇科疾病的治疗。现将其观目诊断妇女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观目诊断妇女病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观察眼睛的结构、形态、色泽、斑点等变化,来诊断妇女病的一种诊法,称为全息诊法。目与全身联系非常紧密,望眼不仅可以测知五脏六腑的病变,而且对妇女病的诊断可起“见微知著”“一目了然”的作用。目诊同样也需要与望、闻、问、切互参互补、综合分析。
【黑睛望诊法】
黑睛相当于西医解剖学的虹膜、角膜部分。黑睛诊法实际上也就是虹膜诊法。
黑睛的形态色泽与疾病定性
黑睛颜色与疾病诊断:①黑睛结构明晰,色彩浅淡,则表示患者有急性炎症,同时也可提示有器官功能停滞迹象,属气血虚证。②黑睛色彩浓厚、变暗,表示患者有慢性疾病,属气滞血瘀证。③黑睛颜色变淡,甚至出现苍白区,这多半是妇科急性炎症的表现。如在膀胱、尿道区出现,多提示尿路感染。④黑睛色彩浅淡,有昏暗区,当虹膜上异变的颜色是浅淡的,而其中央部分呈昏暗时,可能是严重的妇科病损伤造成,也可能是预示癌变的信号。
黑睛上斑点与疾病:①毒性斑点是以颜色很深的沉淀形成于虹膜网状结构面上,其外观为边缘清晰的多角形。这些斑点给人一个似乎未曾与虹膜接触的印象,仿佛海绵屑污染了玻璃表面。当它们长期存在时,则考虑到心血管疾病、癌症或已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②黑睛上陈旧性、残留性斑点,即一些小的残黑色斑点,提示该部位所表示的器官病理过程的结束。实际上往往是一些疾病康复留下的“烙印”,但应予以有效的监视,不断地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复发的疾病。
黑睛上条纹状异变与疾病:①辐射状黑线出现,并呈轮状或辐射状,则表示相应身体部位有某种程度的病变,如手术后、伤后或治疗后的神经痛。②白色同心环在黑睛上出现,提示受检者有痛性痉挛及挛缩的情况。如果白色同心环位于左眼黑睛上,尤其是在脑区颞部,就要考虑到心脏异常的可能性。在黑睛上找到五个以上的白色同心环时,要考虑心、肾、肝区疼痛的可能;如在黑睛外周有一圈同心环存在时,这往往又是关节炎的表现。吴熙还发现在靠近黑睛外周边缘的1~2个白色的、不完整的圆圈,可认为是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黑睛上出现陷窝或穹窿:即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凹陷,散布在各个区域。这意味着机体功能的缺损,见于多个器官损害。如果穹窿的底是张开的,就要注意到疾病在演化;如果穹窿的底是关闭的,说明损害已稳定,但仍不可放弃监护。在黑睛面上如果见到缺损,则多属脑供血不足者。若黑睛上的缺损较浅,颜色呈浅黑色,表示病程短,症状轻;若黑睛上的缺损较深,颜色呈深黑色,表示病程长,症状重。
黑睛的划分与疾病的定位
黑睛上的代谢环与疾病:代谢环,即瞳孔周边,也可以认为是依附虹膜上的瞳孔边缘部分,其色呈褐红,饰以略暗花边而形成瞳孔缘。代谢环完整、光滑,说明全身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完整的。当人体代谢机能紊乱时,代谢环变为残缺不全的点线状,呈半月形(月牙形),甚至缺如。而无代谢环的瞳孔表示病情恶化,往往是危重症的晚期。
黑睛卷缩环及其周边变化与疾病:黑睛卷缩环是接近瞳孔缘部的花冠状隆起条纹,该轮区分黑睛表面为狭宽两部分。狭部即消化环区(瞳孔部虹膜),较宽部为睫状部虹膜,它表示全身器官投影区,其结构表示交感神经系统和几种较大的代谢功能(体循环及淋巴系统)情况的投影。根据病理过程,此区域常出现随之演化的隆起和色变,正常时黑睛的卷缩轮靠近瞳孔,纹理均匀而纤细、有规则,病变时此轮明显异常,表现为增粗、扩大、状若蔷薇花环,甚至残缺不全。对黑睛卷缩轮及其周边变化的病理判断有较大分歧,临床要认真分析。
黑睛外周部与疾病:黑睛外周部即睫状部虹膜,也可分为两环,内环占全部位的2/3,是躯体不同器官节段投影的对应区,每侧眼睛的睫状部虹膜可划分成多个节段,每个节段分别代表相应器官的投影,左右两眼的黑睛分别表示躯体各半侧对应的器官,躯体中线部的器官共属两侧黑睛的投影节段。外环占1/3,为周边血管的投影。
瞳孔异变与疾病
瞳孔是以虹膜内缘为界限的圆环,正常情况下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并可随光线强弱以及感情变化而扩大或缩小,其受交感神经交配。一般地说,如果双侧瞳孔缩小,见于麻醉药品影响或农药中毒;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阿托品类药物影响;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脑瘤等;瞳孔偏移是指瞳孔偏离黑睛中心的移位现象,这往往是由于异变节段(器官)的体积增大(如占位性病变),导致瞳孔偏移,其规律是循其直径方向,向有病变节段之对侧移位。
【白睛望诊法】
白睛望诊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巩膜、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颜色、形态等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和推测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巩膜质地坚固,占眼球外层后5/6,其表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较多的小血管。当躯体发生病变时,也可以通过这些血管(微循环)表现出来。球结膜是覆盖巩膜前1/3的薄膜,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而透明,因此可透见下面的巩膜。球结膜上亦有许多小血管,其形态、色泽可以反映躯体的病变。在临证中,球结膜出现的讯号表示病程长、久病。也有学者提出球结膜讯号提示病在腑,巩膜讯号提示病在脏。
白睛诊法的定位规律
白睛诊法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上出现,躯体下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下表现。同样,瞳孔内侧主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主躯体外侧病变。左眼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主躯体右侧疾病。部分疾病在双眼都可以有表现,躯体上部疾病也可以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侧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肝病治疗中心
杏林杂谈
美容之声
【小渔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