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复制链接]
查看2116 | 回复22 | 2004-6-19 21: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现代医学外科技术发展的很先进,但这并不能淹没中医外科自身的特点和临床优势,可现实是中医外科多年来学术上停滞不前,临床应用也日渐没落,很多东西几乎到了濒于失传的地步。综合医院基本上就没有中医外科的用武之地,中医医院的中医外科也多不属于重要科室,可有可无。好在民间还有一些中医外科从业人士,他们大多有家传绝活,在当地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不容乐观的是,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因此,中医外科的继承和发扬工作更有其紧迫性。我在这里呼吁爱好中医外科的朋友们,可以把临床经验发表在这里,供同道参考和交流。
    我最初学医也是从外科入门的,但未能深入,临床上现在也不以外科为主,之所以有了上面的想法,是缘于我最近遇到的几个病例。
   一个病例是2个月前,诊所附近一大哥带着他一个亲戚前来,说是他这个亲戚的儿子(6岁)前段时间去公园玩,不慎被猴咬伤手指,现在医院治疗,已经花了近5000块钱,下一步医院要给做植皮,还让再交5000元押金,家里一是嫌在医院治疗孩子太受罪,二是嫌医疗费太高,想问问我这里能治不能治。我当时考虑,机器切割伤手指,狗咬伤手指我都看过,一个猴咬伤有什么大不了的,应该可以治疗,简单问了问,就答应下来。几天后,小孩来了,我一看伤口就后悔了,小孩左手中指前端半个手指肚的肉都没有了,指甲也没有了,尖端露着一段骨头,有2mm长,白白的,毛毛糙糙的骨头茬就那么露着。孩子家属说是医院为了准备植皮,把指甲和没用的肉都给清除掉了。露骨头的外伤我也治过不少,但都是只露一个面,可这个是露着一段,周围没有组织包裹,按正常生长情况,肉芽要从创面下缘蔓延着向前长,我担心,万一生长的慢,骨组织长期暴露,会不会坏死?到时候能不能封口?我心里没有十分的把握,既然让人家出院了,也只能治着看了。还好,换了一个多月的药,总算长肉封口了,患者家属也很满意,我总共收了他们50块钱。我所用的药就是《中医外科学》上的“红油膏”(自己配制),开始隔日换一次,一月后隔2日换一次。这个病例出现了两种情况是我以前很少遇到的,一个是最初换药时,创面总是很干燥,换下的敷料上也没有任何分泌物,肉芽也不见新生,我知道这不符合中医“偎脓长肉”的表现,我临时想了个办法,用塑料袋裹在敷料外面,下一次再换药时,创面明显就很湿润了,也见肉芽生长了。还有一个现象是换了几次药后,发现暴露的骨组织上面长了一层黄色的,就象干燥的死皮样的膜,不是从下面肌肉创面慢慢覆盖上去的,好象是直接从骨组织上形成的,我用止血钳想把他掀下来,刚掀开一点,鲜血就冒了出来,按了按,是硬的,我当时以为可能是长的骨痂或骨膜吧,也就没管它,等到最后这部分长肉时,发现每长一圈肉,它就自动剥下来一圈,一直到最后封口了,它也全暴下来了,我至今还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是什么组织,是人体为了避免暴露的骨茬不至于坏死而快速形成的临时保护组织吗?
   这个病例创面愈合的不算是很块,我想如果不是医院“清创”清的那样“彻底”,应该比这个愈合时间还要短(当然,如果是为了做植皮,这样的清创也许是应该的),。
   还有一个病例是10 几天前,一个3,4岁的小女孩烫伤了,到我这里治疗,我给他用我自配的“烫伤散”,让他自己在家里换药,不到一星期就好了,花了30元钱,我问他父母,为什么不去医院治疗,他们说,他哥哥的孩子烫伤就是在我这里治好的。那是7,8年前的事了,一天傍晚,一伙人急冲冲的进了我家门,女的怀里抱着个小女孩,用个白布裹着,说是掉开水锅里烫伤了,打开白布一看,小女孩半个身体全烫了,有的地方皮已经掉了,大部分烫伤部位起了很多很大的水泡。我看烫伤面积太大了,而且孩子太小(3周岁半),怕有什么危险,让他们还是去医院看吧,其中一个男的说:“我的儿子也是烫伤,在医院花了3000多,不但没好,还感染了,后来就是在你这里看好的,所以这次我们就直接来找你了”,我和他们讲了这种情况的利害关系,可他们还是不愿意去医院,我只好给患者上我自己配的药,由于烫伤面积太大,我所有的药仅够将创面覆盖一层,所以特意嘱咐说:“明天上午我就配药,你们到时候赶紧来取”,可是第二天他们并没有来人取药,过了3天,患者的妈妈和奶奶用三轮车拉这患者来了,我再看患者的烫伤创面,表面全变成紫黑色的硬痂皮,我问他们是不是换别的药了,他们承认说是一个亲戚给的白色药面(后来知道他们还是去医院了,到医院把我给上的药全洗掉了,重新上的医院的药,孩子受老罪了),我说:“这样我也没别的办法了,再上药隔着这层痂皮也不起作用”,临走时和他们说,如果按一按痂皮,下面觉得软忽忽的,可能是感染。过了4天,他们又来了,说是可能感染了,还得让我给看看,我按了按痂皮,确实感觉里面软忽忽的,用剪子刚剪开一个小口,黄色的脓液立时冒了出来,而且患者还发烧,我说我看不了,还是让他们上医院(不是我不想给他们看,是因为这种情况确实太危险了,我们没有处理意外情况的条件,万一出现脓毒败血症,是很可能死人的,如果遇到一个不讲理的人家,我们干个体的是受不了的,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到时候就不好使了),这时候,患者的妈妈和奶奶是用哀求的语气和我说话,并保证无论看好看坏,都与我无关,我心一软,答应下来,治疗了50 多天才痊愈。为了这个患者我也费了不少心思,有一些情况也是我以前没有遇到过的。
   首先,这么大面积的痂皮,患者年龄这么小,不可能1,2次就去掉,需要分次清除,每次换药,患者都哭的死去活来的,我每次也都是汗流满面的,我做不到象医院里大夫那样狠,所以每次我从身体到心理都感觉特别累,一怕会有意外情况发生,还怕最后会给人家看不好。
  其次,患者这么大面积的感染创面,单纯用“烫伤散”换药,可能药力不济,我决定在“烫伤散”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七三丹”,我先在一小块创面上做实验,再次换药时,发现这块创面周围出了很多小疹子,这是患者对升丹过敏。我又改为掺西药“头孢”,感染迅速得到控制,脓液逐渐减少,创面一天天在缩小,患者原来伴有的发热,烦躁哭闹等表现也逐渐好了。最后,所有创面都愈合,愈合后的皮肤虽然有瘢痕,但还是比较平整的,可是,3年后我再见到患者时,她所有的烫伤创面处都有了瘢痕增生,我联想到以后的烫伤患者,也有出现不同程度瘢痕增生的,而这些患者都是加用西药治疗过的,对比用纯中药(自制烫伤散)治愈的患者,这种情况几乎没有,这是不是加西药导致的结果?从那以后,我再治疗烫伤,宁可疗程长一些,也不再加用任何西药了。
  最后,我总结一些我治疗烫伤的经验:1,烫伤的水泡,不要把皮掀掉,从低位扎眼或剪一小口,挤放出里面的水液即可,这样,创面不容易感染,老皮很快干燥贴覆于创面之上,待下面长出新皮,老皮自会脱落。2,烫伤初期,渗液很多,此时最好用植物油调药粉换药(透气,利于液体外渗)。我自己感觉比用油脂软膏干燥愈合的要快。面积小的最好暴露,不必包扎,面积大的敷料也不宜过厚。3,面积较大的烫伤,在用油调药粉换药时,可用纱布块浸透药膏贴覆在创面上,这样下次换药时可以很容易就揭掉,创面也比较好清理。4,换药时有一些正常渗液不要误以为是感染后的脓液。5,低热最好不要用退热西药(比如安乃近,去痛片等)。
以上是我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罗罗嗦嗦写了一大堆,不知是不是有人喜欢看,如果喜欢以后还会陆续发表一些,也希望有更多爱好或从事中医外科的同道参与进来,在这里开创一个中医外科学术经验交流的天地。
岐黄子 | 2004-6-19 23: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论坛上外科文章很少,欢迎先生继续发表。
jt | 2004-6-20 08: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楼主讲的太好了,很实际也是我们平常要注意的经验之谈,比泛泛的讲理论要好的多。大家要都这样把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该多好。
会联想的风 | 2004-6-20 20: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先生之言一看就知道是很有价值的临床经验,真诚感谢!
书剑 | 2004-6-20 21: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关节部位的烧烫伤需注意软组织收缩粘连
   一2岁男孩,一手被热煤炉灰烫伤,初在另一位专治烫伤的民间中医处换药治疗,家属认为效果不好,转而求治我处,诊时见患儿左手5个手指,半个手掌,部分手背均有烫伤,表面残存前医所上药物(黑色药粉,香油调敷),尚有较多黄色、灰色腐败组织及黄色脓液,我简单做了清创消毒,用红油膏纱布配合七三丹换药治疗,共治疗近一个月时间,创面全部愈合,但愈合后有2个手指不能伸直,后来做软组织分离手术好转。换药期间,患儿手指一直保持在半握位,由于疼痛,不敢伸开。最后愈合时,患者所有手指均可以被动伸直。我曾嘱咐家属要经常为患者做被动手指功能锻炼,但家属没有坚持,几个月后才发现有2个手指不能自主伸直。
   这种情况是因为烫伤损伤了软组织导致的还是因为烫伤后感染的原因?还是因我治疗不当的原因?至今我还不清楚,曾咨询过其他中医和西医,也都不能肯定是哪种原因。
   再说点题外话,上面这个患者因出现这样的后遗症,患者家属曾找过我,很是不满意,还说要和我打官司,所以提醒同道如遇到这种情况还需谨慎治疗。难道患者在医院治疗就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初诊时我曾让患者去医院治疗,家属说上医院去过了,医院说必须要植皮,他们不同意才找我治疗的。为了治疗这个患者,我也算尽心,且不说治疗费用总共才花了100 块钱,为了不耽误治疗,下雪天我自己打车去患者家里换药(没有额外收打车费),春节期间本来诊所不开业了,我天天还要去患者家里换药,可是出现了不好的后果,所有的责任就都怪罪在我身上了。还好,某位西医没有落井下石,可能是给了他们以客观的解释,否则我肯定要官司临身了。

同样的帖子,我在中医药论坛也发表了,不为别的,只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参与进来
中庸之医 | 2004-6-20 2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我想这种原因可能是血不养筋,至于是有淤血还是伤血导致的,还要看具体情况,不妨用点虎杖试试。先生应该脱离西医的认识方法。
先生的遭遇正是我们干个体的所不能承受的,现在法律又不保护,只有自己保护自己了,真是要时时注意啊。患者中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防不胜防。有些甚至是通过此道发财的,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能够整体把握住。十分本领用三分,留得七分护自身。有时想起本来应该能治疗的患者自己不敢去治疗,见死不救,心里就很难受。可是现在谁和你讲理。越干越觉得自己变得冷酷无情。
ylydyjch | 2004-6-25 2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hao
书剑 | 2004-6-26 2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为母疗疮日记

我的母亲62岁,患糖尿病7,8年了,2003年冬季少腹生一疽,我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两个余月,方得痊愈,今将当时治疗所记摘录于此(稍有修改),供同道参考。
2003-11-10:母亲说她小腹部长了一个疖子,越来越大且疼痛,让我看一看。我看后即感不妙,在母亲小腹耻骨区正中下部生一肿块,皮肤紫红色,边界散漫,按之硬,疼痛,肿块顶部有一干痂。以五倍子膏(五倍子、蜈蚣、冰片、蜂蜜、醋,自制成软膏)盖贴,隔日一换。
2003-11-12:肿痛均未减,且有加重之势,仍以五倍子膏盖贴。据经验贴此膏后,软膏变硬即为有效,今膏药仍软,可能是药不对病,需另换药。
2003-11-14:肿块增大增高,晚上疼痛尤重,换千捶膏(《中医外科学》中原配方减松香量,自制)敷贴,贴敷面积比疮肿略大。
2003-11-15:今日母亲感觉身体虚软,走路活动无力,整天都没有出门。
2003-11-16:肿痛仍未减,肿块增大至直径6cm,仍硬,边界清楚,消毒擦拭即痛,肿块周围皮肉较硬,色成暗紫色。另母亲身体越发虚软,以至卧床不起。需加服中药汤剂整体调理,电话征询父亲意见,嘱要顾护胃气。诊舌红无苔,脉弦细数,汤剂方如下:白术90g,当归60g,双花90g,茯苓15g,肉桂10g,制附子5g,蛇床子15g,2剂。(此方为家传外科验方中治少腹疽专方,方后注:四剂内消,已溃四剂愈。从实际效果看,并非如此,所以古方不可尽信其效),晚上开始服用。外用仍以千捶膏敷贴。
2003-11-18:疮肿未增大,也未减小,仍疼痛较剧。内外用药同前。
2003-11-20:汤药已服用4剂,大便次数增多,内服方稍做修改:白术60g,当归45g,双花90g,黄芪20g,元参30g,花粉15g,茯苓15g,肉桂10g,附子5g,乳香5g,穿山甲10g。2剂。外治同前。
按:治疗初期,本想使疮自消,但从效果看,内服草药,外贴药膏都没能阻止疮势后退。
2003-11-21:今天不该换药,但母亲非要看看,揭去敷料,见疮肿较昨天明显高突,顶部按之软,知疮熟脓已成。我和母亲商量,应该切开排脓,母亲坚决不同意动刀,我一再劝说,勉强同意可以用剪子,但不能弄疼了(给家人看病就有这一点,由不得大夫),我只得小心翼翼的用手术剪子和止血钳将疮顶干痂撬开一点缝,然后再慢慢剪掉,干痂祛除后,露出一筷子头粗的疮口,周边还有几个小的疮眼,按压疮口四周,大量黄色脓液和鲜血被挤出,脓挤净后,疮肿即瘪了一半,母亲也自觉疮肿处舒服了许多。下“五五丹”药捻2根,深约3cm,以千捶膏围贴(中间留空)。内服药同前。
2003-11-22:换药时拔出药捻,带出脓栓,疮口扩大,挤压仍有大量脓液混杂血液被挤出,较昨天稀,换药、内服药均同前,换药改为一天2次。
2003-11-23:疮口周边一圈皮肉成黄白色,知已为腐肉,慢慢剪除,使疮口扩大至一分硬币大小,疮口内腐烂组织亦适当剪除,深可容纳一小枣(仍有较多腐肉与正常组织混连,也宜及早清除,但母亲怕疼不让弄,只得姑息),因五五丹药捻有灼痛感,换插“七三丹”药捻3根,溃烂处撒“七三丹”粉少许,外再用千捶膏围贴。内服方同前。
2003-11-23至2003-11-28:这段时间内服药以上汤剂方为主略有加减,换药用“七三丹”药捻插入疮口深处,疮面干掺七三丹药粉,再用千捶膏围贴。肿块范围未再扩大,但疮口逐日增大至3cm X 4cm,虽每日均剪除腐肉,但下次换药时仍出现很多腐烂组织。
按:脓成必须及时排脓祛腐,但有随排随增之势,此时我对治愈此症仍无把握,曾有人劝我们应去医院治疗,一因母亲不同意,二怕医院治法痛苦大,三是不相信医院就有什么好办法,四是对自己治疗还抱有一定的信心。整体看母亲虽虚软卧床,饮食、二便均需床前伺候,但无发热,食欲尚可,综合考虑,我还是决定自己用中药治疗。
2003-11-29:父亲回来了,基本同意我的治疗方法,只是提出,祛腐应换用“提毒透骨丹”(家传疗疮秘方),我考虑此药虽提毒力大,但有上药后引起局部疼痛的弊端,怕母亲不同意,经和父亲商量,决定将外用药粉换成如下配方:七三丹、血竭、麝香混合粉。疮面撒此药粉后盖2-3层红油膏纱布(《中医外科学》配方,自制),脓腐较深处仍插七三丹药捻。
2003-11-29至2003-12-3:这段时间脓腐仍很多,一日有时换3,4次药,每次换药均见大量稀薄脓血水溢满疮口,为防脓液渗透污染衣物,换药时需在疮口上再加盖一层脱脂棉,敷料外还要垫卫生纸。
2003-12-4:晚上换完药后,我感觉到一种压力,心里很烦乱,这是因母亲病情不见好转引起的。眼见每天都有大量脓液渗出,虽剪除一些腐肉,但腐烂败物好象随去随生,没有尽头。疮口现在已经很深,窗口四壁有一些脓栓脱落,形成脓腐腔,还有较多脓栓没有脱落,如果这些腐肉都祛除,疮口比现在要扩大一倍。思考一阵后,我决心明天早晨换药时务必彻底剪除这些腐肉,彻底清创(此前常因疼痛遭到母亲制止),不能单纯靠化腐药待其自脱。
2003-12-5:早晨换药,拭净脓液后,见疮口深处露出少量鲜红的肉芽,大部分脓栓腐肉已经和正常组织脱离,可以很容易用止血钳拔出来,再经过适当剪除,疮面虽然扩大了,但终于露出了正常组织,心里的压力感稍稍减轻了一些。
按:疮疡形成的脓腐,必须及时清除,不然继续腐蚀蔓延,疮面会扩大而延长愈合时间。腐去方可生肌。中医祛腐以红升丹、白降丹为主,临床常用红升丹配制成五五丹、八二丹、七三丹、九一丹等。配合清创术,可以使腐肉清除的更快。这段时间的治疗是最艰难的时期,腐肉不见减少,疮口越来越大,母亲身体日渐虚软,心情烦躁悲观,日夜疼痛不得安眠。这时我心里的压力不同于给外人看不好病的那种压力,真要是治不好母亲的病,最严重的后果可想而知。
2003-12-6:脓血水较前有所减少,但仍稀薄,色呈紫红(渗血较多),创面直接掺七三丹、血竭、麝香混合粉,脓腐腔用红油膏纱布蘸此药粉塞入,较细窦道插七三丹药捻,整个疮口再以红油膏纱布填平,外贴千捶膏,一日换2次,暂停服汤药。
2003-12-8:早晨换完药后,看了看母亲的舌象,舌色紫绛,干燥无苔,有裂纹,脉象细数较前增剧,再询口干不渴,不欲饮水,只以水漱口不欲咽。明显有热入营血的表现,晚上开始服清营汤。(有一现象,母亲平日因糖尿病而饮水多,尿也多,但这段时间虽口干,喝水确不多,三餐以大米粥为主,水果爱吃鸭梨,可尿量明显减少,有时一晚上竟一点尿都没有,后来病情好转,又恢复到多饮多尿的状态,有疮势增,消渴症减,疮势减,消渴症增的规律)
2003-12-12:这几日以清营汤为主(大便干曾加大黄)煎服,心烦少寐,夜间烦热,口干等症较前好转,舌转红仍干,脉虚细数,数势已缓,脓血水仍多,治以补气固摄,晚上开始服补中益气汤。
2003-12-13:早晨换药时见脓血水明显减少,看来补中益气汤起了作用,没想到会这么快。
2003-12-15:这几日换药同前,内服补中益气汤,脓液及渗血明显减少,由稀转稠。疮面已可见新生肉芽。
按:常听父亲说:“疡科首重外治,但遇大症、险症需内外合治”。这段时间母亲病情有所改善,内服药物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已见热入营血阴伤之证,必须服药防止内陷。
2003-12-15至2003-12-31:这段时间换药仍以七三丹,血竭、麝香混合粉,红油膏纱布,千捶膏为主,内服药以清营汤加减和补中益气汤加减交替服之。腐肉渐脱净,脓液仍有,但肉芽日见生长,疮口渐平,疮口周围皮肉由硬回软,颜色由紫黑转成紫红。痊愈已见希望,母亲心情也好了许多,来人看望,话语明显增多,也不再谈论生死话题,我心头的压力也有所减轻,不过我是应了母亲春节前把疮治好的,还有半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能否如期而愈还不好肯定。
2004-1-3:见母亲疮已转平稳,1号我就出门去外地办事,今天下午,妻子打来电话,说母亲大疮下面又生了两个小疮,让我赶紧回家,我一听心里又紧张起来。
2004-1-4:大疮口已无腐肉,鲜红的肉芽快要将疮口填平了,大疮口底下左右各出一脓头,与大疮口呈等腰三角形,左侧根盘略小如花生米大,右侧根盘较左侧大且高,有1元硬币大。大疮口先撒九一丹再撒生肌散(成分有樟丹、明矾,自制),红油膏纱布盖贴,再以千捶膏围贴。下面两个小疮口各插一根七三丹药捻,千捶膏盖贴。并开始肌注青霉素,每次160万,每日3次。
2004-1-7:左侧小疮口出一脓栓,右侧小疮口仍肿,大疮口肉芽生长较前缓慢,有稀薄清水渗出,换药法同前,仍肌注青霉素。
2004-1-10:左侧小疮口干结消肿,右侧拔出药捻时带出一脓栓头,边挤压边用止血钳拔出一1.5cm长脓栓,大疮口创面已长平,仍有较多稀薄清水渗出,换药法同前,仍肌注青霉素。
2004-1-14:左侧小疮不再用换药,右侧小疮肿块也消,只盖贴千捶膏。大疮口缩小至花生米大,水嫩鲜红的肉芽高出正常皮肤,为使疮面快速干燥结痂生皮,疮面干撒生肌散,不在盖贴油膏,只以干纱布覆盖。停止注射青霉素。
按;一疮未平,新疮又起,当时我真有点发蒙,给父亲去电话询问,他说可能是余毒未净。还好,及时用药,没有发展严重。
2004-1-16:两个小疮都已肿消痊愈,停止换药。大疮口肉芽仍高出周围正常皮肤很多,虽干撒生肌药粉,但就是不干燥生皮,母亲精神好了许多,可以自己下床吃饭解手了。晚上换药时,我按压疮口四周肌肉,感觉左外上方有一长条形区域较其他部位明显软陷,我稍用力按压该部位,突然从疮面鲜红的肉芽里冒出一黄白色脓栓头,我再用力按压,脓栓伴随较多清稀水液冒出来,有2cm长,鲜嫩的黄白色,和以前的脓栓明显不一样,颜色鲜亮,好象鸡蛋膏样。此时腐肉脓液全没有了,竟还有这样的东西残留里面,看来疮面久不封口就是它在作怪。疮口仍干撒生肌散,干纱布块覆盖。
2004-1-19(农历腊月廿八):窗口全部愈合干燥,今天母亲第一次走出院子(去理发店理发),还给我们炸了年糕,全家又可以高高兴兴的过年了。
按:疮面肉芽水嫩高出正常皮肤,最后出一脓栓后2天就干燥封口了,证明了古人“腐不去新不生”的理论。临床常见伤口缝合,拆线后感染久不封口,肉芽水肿高胬,经验判断多为缝合线头或异物残留里面,找出线头或异物后即很快愈合。
回顾给母亲治疮的这段经历,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1,疮疡宜早治,内消为上。在第一次换药前10来天我母亲就说过他生了一个小疖子,因为以前也时常有这种情况,都是不治自愈,我没太在意,如果那时就及时上药,也不至于酿成大症。
2,脓腐形成宜早切开排脓,不能姑息。祛腐宜中药化腐与清创相结合,尽量使腐早去则肌方可早生。
3,此类疮疡需内外合治,顾护胃气,防止内陷。我母亲自始至终没有发热,食欲也很好,不然,糖尿病人患这样的病症,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整个治疗过程,基本没用西药(后期停服中药时肌注了50支80万青霉素),没用输液,没用降糖药(我母亲平时也不用任何降糖西药),没用胰岛素。我对中医治疗疮疡还有些经验,如果中西药都用,我不知道有何优点,有何弊端,基于这些我才没用西药,这样是否恰当,还请同道提出意见。
难经难 | 2004-6-26 23: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糖尿病人多疮疡。治过一例多年不愈的病人,花时两周。基于腐为肾臭。
中庸之医 | 2004-6-27 1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经验荟萃

重用白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