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复制链接]
5677
|
15
|
2005-2-7 13: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作者 韩德强
去年11月下旬我在桂林讲课时,连续接到两个电话,都是告诉我,杨德明老师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能不能想想办法。我的第一反映是找一位好中医。回到北京后,杨老师仍在北大医院接受化疗。一个多月的化疗下来,钱花了6万多,人瘦得皮包骨头。据医生说,化疗延缓了病情的发展,不过最多还有三、五个月时间。好在杨老师头脑还很清醒,我强烈建议杨老师接受中医治疗,杨老师欣然同意。但是,北大医院拒绝接受中医进场治疗,杨老师一时有些犹豫。后来,科技部中医战略课题组的朋友推荐了王文奎医师,终于决定转出北大医院,单独接受中医治疗。一个多月后,我在家接到杨老师的一个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最新一次胸腔积水化验结果发现,积水中的癌细胞已经消失了,而原来在北大医院化验时,积水中癌细胞密度很高。现在,饭吃得下了,睡觉也有改善,精神状态好多了。这个好消息在朋友们中间立刻传开了,一位朋友说,看来,接受中医治疗是一个战略转折点。
我为什么对中医情有独钟呢?起因是5年前我母亲得胃癌去世。她的胃癌发现得很晚,多次做胃镜以为只是一般性的胃炎,最后一次从绍兴到北京来做胃镜,才发现癌细胞。北京肿瘤医院的一位大夫认为可以动手术切除,但一打开发现已经广泛扩散,只好合上等死。这期间,我目睹了母亲的痛苦万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西医一定要找到癌细胞才能确诊病情?在没有胃镜的时代,西医怎么诊断癌症?不能诊断,又怎么治疗?西方古代和近代的人得了病怎么办?
这样,我逐渐发现,20世纪西方医学界的进步首先是在诊断手段上。然而,严格地说,这种诊断手段的进步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医学的进步。例如,小肠镜是一粒类似感冒胶囊的东西,实际上是一架自带光源的微型摄像机,能够把小肠内部的情况拍摄下来,并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身体外的接收器上,再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是医学的进步吗?还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大医院最先进的诊断设备,如CT、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等,全都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当然,光机电技术不仅应用于诊断,还应用于治疗。我有一位搞计算机的朋友,发明了一种电化学治癌仪。当时我很惊讶,一个根本不懂医学的人,怎么可能发明治疗癌症的仪器呢?现在明白了,治疗癌症的人并不需要懂得癌症的发病原因,亦即不需要懂得医学,只要能找到某种杀死癌细胞的技术手段就可以了。发明X光、CT、肠镜、胃镜的人,我相信都不懂得人体的复杂性,都只把人体看成一架由无数零部件构成的机器。用X光照射人体,就像海关用超声波探测集装箱里的走私货物一样。
西医第二大给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外科手术。20世纪的外科对于人体的骨胳、肌肉、神经、血管和各种器官的细微结构研究得更清楚了,然而,在人体观念上,仍然是19世纪尸体解剖学的观念,即把人体看成是一架静止的、结构复杂的机器,对于人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则完全缺乏了解。例如,有的人由于长期心情忧郁而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刻打开人体,外科技术能够发现这种联系吗?外科医生只能看到人体某一时刻的状态,严格地说,甚至某时刻都看不到。由于人体被打开,人体内部的各种状态就发生了重要变化。打个比方说,人体是一条奇妙的不停运动的河流,外科医生甚至一次都不能踏进这条河流。非要踏进去,则河流必将发生改变。所以,外科技术的进步实际上只能解决骨折等瞬间性、局部性的疾病。有人可能以为,对于那些长期积累形成的器质性病变,外科也是挺有效的呀,比如心脏搭桥,比如肾脏移植。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机理,中断甚至逆转这一进程,为什么要开刀呢?要知道,开刀并不能消除导致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这部分胃切除了,可能下一部分的胃又出问题了。这个肾换了,另一个肾又坏了。外科技术如此滥用,这究竟是病人的福音,还是病人的祸根?正如杨老师的肺癌,如果有药物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为什么要开刀,为什么要化疗、放疗?究竟是只能靠开刀算医学,还是能够诊断病因、病机,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中医算医学?
西医给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大成就是抗生素。现在通过肠镜、胃镜、CT、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出来了,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例如,结肠部分发现了一处炎症。为什么会发炎呢?按照中医理论,炎症只是一个结果,是人体内外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只要调节好平衡,即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问题表现在局部,但原因可能在整体。问题表现在结肠,但原因可能在脾胃。这是对病情因果关系的一种整体论观点。但是按照西医的原子论观点,结肠发炎肯定是由于某种细菌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够专门杀死这种细菌的某种抗生素,炎症就会消失。正是按照这种理论,西医在20世纪发明了无数种抗生素、消炎药。现在医院药费收入中各类抗生素的销售额大约占40%--50%。怎么知道某种药物能够杀死某种细菌呢?化学合成药物,在小白鼠身上做动物实验。因为人和小白鼠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杀死小白鼠身上的细菌,就能够杀死人身上的细菌。如果找不到某种特定的化学药物呢?病人就只好等待最新实验成果了。事实上,据我所知,西医至今就没有找到治疗结肠炎的特定抗生素。靠一些广谱抗生素,服药时好了,药一停又犯。进一步,就算找到了某种特效抗生素,还会产生副作用。人体内部是一个百万细菌的生态俱乐部,抗生素杀死某种致病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起正常作用的其他细菌,破坏人体内部的各种微妙的转换和合成机制,产生广泛的副作用。更加麻烦的问题是,细菌与抗生素之间还会“博弈”。很多人知道棉铃虫和杀虫剂的故事。一些棉铃虫被杀死了,另一些具有抗杀虫剂能力的棉铃虫生存下来,继续繁衍,需要研制新的杀虫剂。正是这种机制,迫使中国产棉区从华北平原迁移到新疆地区,因为山东一带的棉铃虫具有抗药性,而新疆地区的棉铃虫还不具有抗药性。同样,一些致病细菌被抗生素杀死了,另一些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又产生了,需要研制新的抗生素。由此,我以为,这第三大成就即种类繁多的抗生素的研制,实际上是化学的进步,而不是医学。化学的进步还表现在化验技术上,通过对人的各种体液如尿、血液、唾液等的化验分析,统计出人体的正常值和异常值。
综上所述,20世纪西医的成就主要是靠光、机、电、化学、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取得的,在医学观念上,则仍然停留于19世纪的原子论和机械论上,因而对人体内在的整体性、变化性还一无所知,对于解决复杂疾病无能为力。相反,在缺乏光、机、电、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的古代,由于在人体哲学上持整体的、变化的观念,中医能够解释病因和病机,并发展出相应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能够治疗复杂疾病。事实上,我自身的结肠炎就是靠中医治好的。究竟什么时候好?靠什么药治好?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再做肠镜,就找不到炎症处了。一位朋友听我讲了对中西医的看法后,告诉我一个发生在他夫人身上的故事。10年前,他夫人也得了癌症,西医告诉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位朋友病急乱投医,找到东直门中医院的施汉章大夫。病人已经失去信心,没敢去医院。就凭口述病情,施大夫开了处方。一个多月后,病情明显好转。现在,他夫人还活得好好的。去年春节,我们两家还一起吃了饭。一旦认识到中西医在人体哲学上的不同,我便对中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终生抱憾!母亲生病时,我还不懂比较中西医优劣长短,我还像普通人一样迷信西医。如果西医宣布一个人的死刑,那就是科学在宣布一个人的死刑。现在我知道,西医宣布死刑,常常是西医在宣布自己的无能,是西医在宣布自己的人体哲学的错误。我甚至认为,西方医学体系在错误的人体哲学支配下,正在从错误走向更深的错误,其具体表现就是从细胞生物学(产生抗生素理念)走向基因生物学(寻找犯罪基因、疾病基因),从基因生物学走向分子生物学。这是西方医学的原子论思维的继续。如果病因不能在细胞层被找到,就到基因层去找;如果基因层找不到,就到蛋白质层次去找。这样,很可能就根本上颠倒了疾病的因果关系。现在,医学院的学生都把分子生物学当作未来医学的至高点,甚至一部分中医学院的学生也如此,这是非常值得担心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离单细胞生命越近,而离人体越远。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也有强烈的原子论倾向。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体就是细胞决定整体,基因决定整体,直至分子决定整体,原子决定整体。窃以为,他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运动。在新中国,原子论的思维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
更让我担忧的是,如此幼稚的原子论、机械论的人体哲学,居然统治了全世界的医学界。西医把自己宣布为唯一的科学,扼杀其他各种整体论、运动论的人体哲学指导下的传统医学,特别是扼杀中医。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病人该死;如果在中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医疗事故。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西医的科学性、必然性的结果;如果在中医的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偶然的、无科学根据的、不可重复的奇迹。
更加严重的是,即使中医能够按西医的统计标准可重复地治疗疾病,西医还是傲慢地拒绝承认。2003年的SARS疫情在广州爆发时,广州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非常明显。到2003年5月中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50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而钟南山院士所在的西医型医院治疗的117名病人,有10人死亡;其中有71名病人接受中医介入治疗,仅一例死亡。也就是说,在人称“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钟南山领导下的医院里,接受纯西医治疗的46名病人中,有9人死亡。1同样值得提及的,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没有后遗症,而接受西医治疗的病人则大量出现肺部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症。治疗费用对比也极其明显。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西医治疗调集了亚洲地区各国的呼吸机,每台呼吸机用完后就被焚烧销毁,仅此一项每人花费即达上万元。本来,广州中医治SARS疗效明显,应该可以在北京推广。但是,由于SARS后来被定为传染病,按规定病人只能由传染病院收治,北京各中医院就不敢收治病人了。因为没有哪个中医院的的领导敢保证,中医治疗不死人。西医治死多少人都是允许的,中医治死一个人就是医疗事故。按照西医理论,治疗SARS,需要研制出特效抗生素。然而,在至今仍无特效抗生素的情况下,某些领导机关仍然只允许西医治疗SARS,这就是非常令人奇怪的事了。
由此我甚至激愤地联想到,####功不允许信徒在生病时去医院治疗,西医不允许病人在西医治不好的情况下接受中医治疗;####功可以用信仰的名义宣布信徒的死亡为上层次,西医可以用科学的名义宣布病人的死亡为天命;这两者的逻辑为什么竟然如此相似?难道我们都是西医的信徒?难道我们都是西医的人质?谁把我们的生命权交给西医的?####功信徒还有一次选择,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则是生下来就别无选择,就天然地成为西医的信徒?
昨天,我在电话中向一位朋友推荐王文奎大夫。这位朋友的父亲得了肺炎,也在北大医院接受治疗。肺炎固然有所好转,但其他脏器却出了问题。通话快结束时,我突然意识到,社会上的确普遍存在着西医迷信。如果作为儿女让父母接受中医治疗,父母和亲友都会私下里认为是孩子不孝。可悲啊!可惜啊!
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
然而,庸医为什么会这么多呢?这又与中医的西医化培养有关系。中医需要靠师传。因为中医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其中有无数层矛盾在发生作用,有主要的(系统级),有次要的(器官级),有二次要的(组织级),有三次要的(细胞级)。每一级矛盾中,有又主要矛盾至次要矛盾多个层次。其中每一对矛盾单独解决都比较容易,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不同级别的不同矛盾相互作用,怎样能够辨证施治呢?单一的原则不行,多个原则在一起相互打架还有原则吗?所以,需要原则间的平衡、协调,需要找到主原则和次原则,理清阳和阴的关系。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即矛盾关系的组织不同。同样的病症,其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同样的病因,其表现的部位和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培养中医就像培养国家总理,既需要靠临床实践,也需要靠师传。这才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君药攻主要矛盾,臣药加强君药的力量,佐药攻次要矛盾并克制君药的毒副作用,使药调和药性。这就像整顿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不但要撤换主要领导人,整顿士气,调整市场战略,开发新产品,加强质量控制,还要循序渐进,防止在整顿期间失序,造成资金流失,客户流失,技术流失,亦即要懂得安抚人心,注意打击一小撮,保护大多数。所以,单纯学院式的中医培养只能培养解决单一型问题的科级干部,培养不了总理。这种科级干部,就是那些守着一、二张方子吃一辈子的中医。这种中医守株待兔,碰到病情对他的方子了,他就成“神医”了,对不上,就成庸医了。从外部统计角度看,病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个庸医。真正的良医用药以变应变,出神入化。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167例脑炎,用了98个不同的处方。然而,西医领导的卫生部居然认为,正因为每个处方解决了不到2个人的问题,所以蒲先生的医术没有统计意义!用西医的这种机械论方法来领导、评价中医的整体论,如同让幼儿评价成人行为一样,可笑复可叹。
用西医的模式改造中医的结果是,据估计,解放初全国大约有良医5000名左右,到现在只剩下500名左右。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那些没有学历、不懂得外语、却长期行医、声望卓著的中医师,将得不到营业资格。本文多次提到的王文奎大夫,严格地说,就没有卫生部认可的行医资格。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怎么到了医疗问题上,却成了西医是科学和真理的化身,有资格否定其他医学呢?
事实上,西医承认的只是原子论、机械论的科学,是牛顿力学时代的科学。遗憾的是,尽管牛顿力学开创了力学新时代,但其影响却过分扩展了。真理往前走一步便是谬误。自从牛顿力学诞生起,西方思想界和医学界便沉迷在牛顿力学中。思想界的洛克、斯密,其中一定程度上包括黑格尔和马克思在内,都深受牛顿力学影响。然而,牛顿力学只适合一个确定的、可逆的、机械的、可分割可孤立(原子论)的宏观物理世界。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事实上很快就超越了牛顿力学世界。热力学、化学、生物进化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现打破了这个确定的、可逆的世界,带给我们一个高度复杂的、不可逆的、偶然性的世界。但是西方医学界完全与自然科学的变化相隔绝,停留在牛顿力学时代。所以,从事系统论、控制论工作的大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大意):西医处于幼年时期,再有四五百年才能进入系统论,再发展四五百年才能到中医的整体论2。
然而,尽管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和社会的认识都可能远远领先于西方,但是,近代中国被用牛顿力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打败了。本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完全可能解决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问题,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社会被慈禧这样的“庸医”所统治,缺乏“中学之体”,在甲午海战中再度失败。全国舆论不分“庸医”“良医”,抛弃了“中学”,掀起全盘西化的浪潮3。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中西医难兼采”为由,“决意废弃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南京政府以“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开展”为由,通过“废止旧医案”。这些举措虽然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不得不偃旗息鼓,但是,仍然给中医以巨大打击。解放后,尽管毛泽东倡导中西医结合,但是由于卫生部基本上是西医的一统天下,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是西医为主结合了中医,使中医沦为二等公民。80年代后,全盘西化论再度甚嚣尘上,中医从二等公民再退而成为三等公民,甚至面临被灭绝的危险。
实际上,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医可以防微杜渐,将绝大部分病情消灭在萌芽或成长状态,到病情发展到完全不可逆转的阶段,再用西医的“暴力革命”。至于何种病情为完全不可逆转,则需要取决于中医的治疗水平。对于像王文奎这样的医师来说,肺癌晚期仍然可以逆转。对于技低一筹的中医(也是良医,但医术水平稍低)来说,肺癌早期和中期可以逆转。如此,则可能形成一个以少数杰出良医,多数普通良医形成的中医网络,以远低于西医的成本,覆盖全国城乡。
同病相怜,猩猩相惜。在医学界,中医是非主流。在经济学界,我也是非主流。非主流的体验是相似的。在经济学界,一个数学出身的经济学博士,尽管他对经济史一窍不通,尽管他对经济和社会的复杂性毫无了解,但他可以玩弄统计数据做模型,可以写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可以凭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名声对经济政策指手划脚,就像一个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医学博士可以对一个病人任意处置一样。经济被搞坏了,病人被治死了,他们却是科学的化身,可以不负任何责任,他们责怪病人不是他们的典型病人。
呜呼!不如归去学中医。
1 摘引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网址:www.chinamedicine.org.cn
2 摘引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网址:www.chinamedicine.org.cn
3 有关论述,可参见我的:《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天涯》杂志2005年1月号。亦可在我的主页上找到:handeqiang.yeah.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finder
|
2005-2-7 15: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我看完楼主文章,强烈支持,本来我也要在近期发表一篇这样的文章,看来我是班门弄斧了。不过还是有点观点不很一致。但是思路绝对一致。我觉得如果纯中医治疗和预防,我相信应该没有西医的立足之地。我坚决支持走完全中医的道路。中西医结合最后只能不伦不类,估计两方面都不会好,只要两者都会的,那就是至少中医不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uezhenjiu
|
2005-3-12 2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韩老师您好:
十分赞同您的观点!
我十几年的求医经历,可以充分证明您的观点的正确!患者求医心切,可以理解.但我国医学界对中医的歧视和偏见却万万不该!从医者,应救死扶伤为己任,可众多的医院管理者都以市场经济为中心了,中医怎能兴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快雪时晴
|
2005-3-12 22: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中医西医之争骨子里争的不是医学,有太多学术以外的因素了,于医无益
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相当发达了,上古的中医理论和最现代的医学发现有许多地方都有吻合处,融合是必然的
中医被淘汰,那是不可能的,大浪淘沙,该淘汰的早淘汰了,时间说明了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entian24
|
2005-3-21 21: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写得好,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uezhenjiu
|
2005-3-22 20: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韩老师您好:
向您求救!
朋友的母亲查出肺癌已到晚期,请告知王文奎医生的联系方式.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uezhenjiu
|
2005-3-22 2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韩老师您好:
王文奎医生是北京泰一和中医研究所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学艺
|
2005-6-13 08: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好文。(原刊载在“乌有之乡”)
读此文,让人深深的为人类的现代迷信而感到悲哀。“科学”,多少恶人假汝之名而为之!
如果中医不科学,为何李时珍能以一人之力,在十多年内独立完成当代人、哪怕是所谓的高级科研所外加上最先进的现代设备也完成不了的本草大全?
为何那些动辄实验、数据和逻辑的高人们,至今也难窥诸如经络、穴位一类在先人们头头是道的常物?
为何中医科研西医化后,药物有效成份提取往往会效能如此的低下?
西医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它的微观化、彼此分解的专门化,一个远离了医学救治的辩证施治、总体生命观,人体就成了一部随时可以拆卸的组合机器,用句常用的话来说,就是“没气”了。
这使我想起南怀謹先生曾经说过:
一个人最为珍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去处置吗?
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就是中医不断边缘化的结果;悲观的设想,长此以往,中医必将成为下一个“濒危物种”。
上帖的连接:
“国家这个样子,我死不瞑目啊!”
—— 韩德强悼杨德明老师
看到手机上显示杨老师家里的号码,我知道,一定是杨老师仙逝了。一个从来不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离去了,一个嫉恶如仇、忧忡断肠的老人离去了,一个正直善良、仗义执言的学者离去了,一个用自己的身体作试验、力图弘扬中医中药、造福世界人民的病人离去了,一个可亲可敬、扶植后辈的长者离去了!
我已经不记得是经何人介绍,在何处认识杨老师了,肯定是以文会友,结成了忘年交。此后,曾多次到杨老师家里,听杨老师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杨老师在具体问题上总是比我乐观,总是有许多设想和计划,或是出版书,或是推广某种高效化肥,或是上书建议重新启动运十工程,而且每每总是把这些具体事情与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联系起来,令人感动不已。
杨老师心肠太好。我对厉以宁先生的批评十分严厉,但他总是劝我,厉先生是他的老师,人品比吴敬琏要好,厉先生的问题有一部分是认识问题,劝我下笔要留点情面。听了他的建议,我在《从厉股份到厉暴富》一文结束处的确留了点情面,没有把话说死。
杨老师知道我对马克思有批评,但是,他很理解我的立场。他曾经多次表示,我是个农民,是个中国农民,我是个中国主义者。只要对中华民族的长远整体利益有利,我都支持。杨老师心目的中国农民是能够团结合作的、勤劳勇敢、聪明能干的农民,而不是自私自利、懒惰怯懦、愚昧无知的农民。他认为,分田到户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要走重新合作化的道路,实现第二次飞跃。他对各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都很感兴趣,都很支持。
晚年的杨老师越来越接近毛泽东思想。他竭力推动《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清样版和简本)的出版,在毛泽东著作中寻找当前中国问题的答案。在我印象中,杨老师也曾被打成右派。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有许多糊涂认识。但是,现实教育了他,他重新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和伟大,而且勇于承认自己的思想上曾经走过的弯路。
杨老师得的是肺癌。按照中医理论,肺部的问题出自长期忧郁悲伤。为何忧伤?应该是忧伤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杨老师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恰逢新中国成立和建设期,对社会主义有着深深的认同甚至是信仰,对人人平等、幸福、友爱的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然而,到了杨老师的后半辈子,中国的列车改变了方向,弱肉强食的逻辑重新统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两极分化,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几乎荡然无存。同样重要的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建设起来的自主工业和知识产权体系遭到外资的毁灭性打击,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沦落为加工车间的地位,以廉价劳动力为唯一的竞争优势,挣取血汗钱。我想,正是这一切,使一辈子以中国强盛为己任的杨老师感到忧心忡忡。忧郁长期积而不化,终于导致癌变。
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杨老师并没有绝望。我去看他,提出转看中医。我们在病房里热烈地讨论中西医的各自利弊,杨老师很赞成立即转中医,表示愿意用自己作例子试验中医的神奇疗效。当老中医王文奎一度使杨老师的病情好转时,我们都深感欣慰,盼望着奇迹出现。可是,后来的情况并不理想,腹水不但没有减少,还越来越多,癌细胞进一步扩散了。王大夫多次承诺可以减少腹水,甚至有望在半年后痊愈。事实证明,这是虚夸之词。我和杨老师讨论过王大夫,觉得虽然他沾染了一些江湖郎中的恶习,夸大其词,甚至后来担误了病情。但是,并不能对王大夫一概否定。初期腹水化验中的癌细胞消失总是真的,病人的自我感觉一度改善也是真的。即使最后终于死了,至少这段时间的感觉不比接受化疗、放疗更痛苦,花费也更少。
在病危阶段,还有一位贵州的老中医陈大夫专程坐飞机赶来北京,既当着病人的面,又单独对我说,很有希望。陈大夫还自己带来了药,说见效以后再收费,给我们以莫大的鼓舞和信心。但是,两天后,这位大夫承认希望已经渺茫。我和陈大夫通电话时,陈大夫认为两天之内病情发生了重大转变,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不经陈大夫同意,抽了一千多毫升的腹水,而且并没有按他的要求服用人参汤。尽管杨老师病故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在《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的基本观点。需要修正的只是一点:王大夫看来还不是那种真正的良医。
杨老师终于永久地闭上了的眼睛,但他可能还并不安息。杨老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完全可以坦然对待自己的死亡,也可以坦然面对西医和中医各自的局限性,可以坦然接受试验失败。但是,杨老师又是一个有着极强烈信仰的人,他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特别是热爱着绝大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在等待陈大夫来的那天晚上,已经瘦骨嶙峋的杨老师喘着气说:“国家这个样子,我死不瞑目啊!”
我想,不但杨老师死不瞑目,可能原来已经瞑目的无数先烈们还会睁开眼睛,怒目敌视那些以各种名义将国有资产化公为私的共产党败类。我想,终有一天,先烈们的怒目和人间的怒火会将这些腐败分子烧成灰烬的!
杨老师,您等着吧!
韩德强,2005年4月25
附:
杨德明,男,湖南省邵东县人,1937年9月29日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现名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任世界经济理论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工作。1988年调入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与学术交流组工作,任副主任,研究员,从事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工作。1996年任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9年调当代中研究所,任所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秘书长、当代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
杨德明老师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介绍研究西方经济学,并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之一.近年来主持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利用外债问题、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中国国际收支政策问题、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对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他的一系列观点曾经引起国内政界思想界广泛关注.尽管对杨德明同志的诸多观点至今仍有很大争议,但无论谁都钦佩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无比忠诚.他待人谦和,礼贤下士,许多青年学生都在他的敦敦教导中获益非浅.曾获中国北方15省优秀图书奖、光明杯优秀社会科学图书奖、国家计委科技进步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hudingwu
|
2005-7-6 1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请问韩德强先生是绍兴人吗,如果是的话,请先生发信息,谢谢。我的邮箱是d-ingfeng@163.com 我也是非常喜欢中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ineday
|
2005-7-8 23: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人生苦短,医道难艰.
要么就中,要么西,
我不排斥西医,更不排斥中医
但中西医最终就是二手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tanger29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