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复制链接]
我是小虫 | 2005-8-7 16: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强烈支持!!
jier2030 | 2005-9-18 1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广泛的学习 ,勇敢的接受,虽然他是西医,但是世界的医学,是科学,不分国界。
不能说中国只能有孔子的哲学,而不能接受马克思哲学……
中国话的马克思哲学------毛泽东思想不是更好吗?
caoyuanhun | 2005-9-30 12: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请问一下,文中提到的贵州老中医是谁啊,请告诉我他的真实名字,和联系方法。
谢谢了
qiangbazhizi | 2005-10-24 23: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茫然中~~~~~~~~~~
蒋新民 | 2005-11-14 14: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中医的消亡不是危言
                 再论《经络图示仪》实用意义(2 )
  
北京灵枢经络诊断技术研究推介经络诊断技术的初衷、是以强化中医诊断技术为重心。有篇文摘录:“传统中医的学习,在当代却遭遇了现代教育的尴尬。1956年首批中医大学生入校,他们与其后入学的历届师弟一样,在小学、初中、高中接受的都是现代文化科学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他们的信念,对中医学整理提高是他们的使命,继承只不过是手段、是前期工作。于是在学习中对中医的理论、经典、概念、逻辑都抱一种怀疑的态度,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何况这些东西与从小学到高中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思维模式是如此地格格不入,如此地不兼容。与此同时,并行学习的现代医学课程则不断强化先入的现代思维模式。所以中医学能提供给学生的仅仅是“以方治病”的“技”,而对此“技”赖以产生的“道”则置之勿论,或一言以蔽之曰“经验”。所以,在现代中医教育中,从一开始,传统医学的弱势就已确立,其被审视、被研究、被整理、被提高的被动地位就已固定。”又文:“要承认中医学之有“体”,实质上就是要承认中医学术体系据以产生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科学性。这个问题在中国学术界还是一个疑团。《读书》杂志2001年第9期刊载田松先生《科学话语权的争夺及策略》一文,文中介绍了2000年8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座谈会”,并对“有”、“无”两派的意见作了介绍和评述。其中田松先生一段议论值得中医同道深思:“比如中医,因为它高明有效,我们就说它是科学,但是一旦说它是科学,它就应该符合科学的基本原理,所以就要用科学的也就是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去规范它。这种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就是现在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不会号脉,最后必然使中医消亡,只剩下中药在西医的体系中苟延残喘或发扬光大。所以,即使从热爱传统文化的角度讲,我也要坚决反对说中医是科学。”田先生指出中医被科学规范得行将消亡的现状,可谓一针见血,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科学只能有一“体”?科学为什么不能是“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呢?”中医脉学体现中医的一种独特的诊断、决断。其中“望、闻、问”是初级阶断,它的引深並做出治疗方案起绝定作用是“切诊”此法即是:审其阴阳、无与众谋。中医的臟象(臟腑论)只有综合四诊中的脉切诊结果才能演译其结果、归纳和演译都是在整体活人态中进行、《经络图示仪》以活人态的体表特定点、依据经络与臟象的表里互为关系提出可归纳和统计的、可以使众多人都可就此表征来完善最终的中医判断、古典脉切诊存在“指下难明”、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强化脉理诊断应用、也使得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得到在中医应用。解决中医对许多问题缺乏具体化的研究,比如一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义;还有逻辑论证不太严密,理论阐述缺乏逻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这与古代技术条件的限制有关,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理论上的普遍问题。而且即使是现代科学对精神、意识领域的认识也仍不完整。不过正是这种局限性,使我们看到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纵向的物质-信息-意识的角度和横向的功能程序系统的角度去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气神和脏腑,以现代的观点来诠释形气神理论和脏腑理论。因为《经络图示仪》的临床应用可以说是以限有的皮区穴质的规范格式给生命状态动态地定格、照像、它是全身的、整体观的。並可以包容增加“望、闻、问、”等付属的一切参数。也不排斥现代医学诊断手段的结论来诠释这个活人生命的状态从其控制论的“黑箱”理论得到了综合的归纳、达到近善的演译结论。应该讲中医学是一种对人的认识,她已经站在了对人研究的巅峰,但是我们却在用较低的对生物学的认识来看待她、裁剪她,并以之为标准来判断她、衡量她,其结果只能是对中医学的贬低,研究者也会越来越迷茫。有人讲《经络图示仪》可以预测癌症、不相信、认为是骗人的…。认为采用利用经络系统穴位穴质的图示方法来包容中医整体论。在以往的许多以该思路的仪器上都有失败或因不完善、无实用意义早被淘汰,因蒙怕了提之`便气不打一处来。完全可理解。诸不知我《经络图示仪》早以创新双手足40点井穴的定位是归纳经络理论和臟象理论的互为关系以及数十年的实验证明而演译出的。那些还停在50多年前的十二经原穴为基础、仅凭电流高低来言判虚实包容不了中医整体论、即便用现今电子计算机技术武装也不行。三个手指凭借寸口切出臟象其机理不是数脉膊。《经络图示仪》也是如此、无创新、无把握怎敢大言促中医进步!中医学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其本身理论和方法的现代化,而其理论和方法的现代化则不能脱离它的历史和传统,必须是其历史和传统的逻辑发展。现今电脑的普及以及传感电子器件的提高人们往往想用电子手来“切诊”其实太过高估了,他替不了人手。因为这么大的信息量采集寸关尺局部的动力或等等信息实在有限。《经络图示仪》是触类傍通拐个弯来实现“切诊”效果的应用。其信息量虽分散但好归纳。在细分电流状态中扩大了信息量、增加穴质的细分、以及穴区的扩展细分便使得信息量得到扩大和易于归纳和演译。为什么把中医的发展从脉学上入手、这是因为主要是从价值的角度提出这个看法的。因为古代的东西之所以能够历经几千年而保留下来,就说明它在今天有现代的价值,否则人们早就把它抛弃了。而且这样的现代价值恐怕比我们今天流行的、时尚的价值更有生命力,因为它经过了几千年的检验。而时尚、流行的东西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它们本身未必有生命力,价值也就不大。将中医脉学现代化从经络诊断技术的应用上入手、中医才不会弃医存药,而让中医跟上现代时运、全须全尾地向前发展、包容一切先进技术为百姓健康服务。肢解的中医必亡。因此中医设备要带着经几千年而保留下灵魂来为中医服务、起码要适应中医。中医脉学切诊带有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阻碍了现今发展。不会切诊号脉的中医不是他们的错。我相信他们在轻松地掌握《经络图示仪》后。熟练地诠释脉学精髓也就不是难事了、按图索骥总要容易得多。回首再读内经等古籍就会只有理解她才能更沉地体会。悟出真缔。成为“上工”。
                                                                           
                                               7/29/2005
花儿要开了 | 2006-2-11 20: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不是学中医的人对中医了解得这么清楚,令人感动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