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复制链接]
查看4115 | 回复29 | 2003-11-5 2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我们市教研室的以及全市科学课中心组的老师们的一致认可,我们决定先行编写一个单元的中医健康学的课程,试行年级是四年级以上,定位还是基础知识、实用知识,还趣味性,又有探究意识。
我初步拟定了单元的划分,然后老师们领题围绕着编写课文内容,从目的到步骤,从图片到文字。
我想在这里公布相关情况,提请大家讨论,也请大家提供高见,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我们所编的东西将呈省教委自然科学研究室审核,一旦获得通过,我们将派人亲自上展示课,这样的话也就向进入教材更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这里的设计仍然只是启蒙,仍然只是初步,仍然只是渗透,还不可能也不能只用中医的理论实践,但愿能与其他知识结构做到相融相通。
一旦获得成功,编写几个单元或者将大的构想一展开就是一本中医启蒙读物了,这不是不可能的,但也需要大家的热心参与大力支持!
本单元的标题是:健康人生
课文安排是:
1、生命的轨迹
2、初步认识脏腑
3、生命敌人知多少
4、中草药与人
5、吃出健康来
6、我们为什么会感冒
7、人体的骨胳
8、鼻子为什么会出血
9、心理与健康
目前课文内容都还没有定,先在这个框架内思考着,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妥的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敬请直接跟贴指教,不甚感激!
羊角锤 | 2003-11-5 2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一个很好的点子!但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如果写成纯中医的,就和普通人的认识(中西医结合;西医)相差太远,他们很难接受,而且要请专业人员讲授此课;如果写成贴近普通人的,必然引入许多西医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是和中医背道而驰的,一开始就给他们灌输了错误的知识,将来如何改正呢?
牛道士 | 2003-11-5 22: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下面引用由如如2003/11/05 08:08pm 发表的内容:
6、我们为什么会感冒?
如果你用中医(而不是现代医学)观点教导小学生“我们为什么会感冒”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你们希望我们的后代在儿童时代就被“阴阳”‘“五运六气”’“天人合一”这些原始哲学概念毒害吗?受如此“启蒙”教育的孩子长大后适合迎接这个时代的挑战吗?你们不知道在中医界普遍排斥英语,排斥现代科学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吗?如果我是你市的学生家长的话,我第一个反对你的“中医启蒙”课。
难经难 | 2003-11-5 2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这个贴子最后由zhongyi在 2003/11/05 10:34pm 第 1 次编辑]


(斑竹枝) 21:46:59
生命的轨迹???
(斑竹枝) 21:47:22
如如,这样好象内容上会重叠的样子
(闲云野鹤) 21:49:46
所以来这儿征求大家的看法!
(闲云野鹤) 21:51:59
生命的轨迹???
是指把人身体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整个地展示出来。原来教材只是编了青春期之前的一段情况,让学生了解认识期间的变化
(斑竹枝) 21:52:44
它跟认识肺腑也没什么关系的啊
(紫气东来) 21:52:56
第1,2部分以西医基础为准还是中医基础为准。
(闲云野鹤) 21:53:00
斑竹枝
你觉得应该怎么编更好呢?
(闲云野鹤) 21:53:47
总体说来想以中医为基础,但有些解剖方面是很难分中西医的
(斑竹枝) 21:53:51
循序渐进,教材都是这样编的,章节和章节间要有联系啊
(闲云野鹤) 21:55:21
虽然你觉得没有关系,但它是总体认识呀。看《黄帝内经》第一章就是“上古天真论”期间也有讲总体情况的。
(紫气东来) 21:55:46
就是挺难的。
解剖方面是很难分中西医的
会不会引起中医脏腑与西医脏腑的混淆
(浅滩无鱼) 21:55:56
不会
(浅滩无鱼) 21:56:07
解剖用西医的比较好
(浅滩无鱼) 21:56:41
中医的解剖有很多是没有实物可见的,有的却包含了其他的器官
(浅滩无鱼) 21:57:26
比如,中医的脾,包含了西医的一些免疫、造血等
(浅滩无鱼) 21:57:37
三焦却什么也没有
(浅滩无鱼) 21:57:51
心把大脑的功能几乎都包括了
(闲云野鹤) 21:58:17
现在不能计较太多,先能将常人能理解的先放上去就是了
(闲云野鹤) 21:58:33
这一点我觉得应该谈到,
(浅滩无鱼) 21:58:38

对。
(紫气东来) 21:59:37
(2003-11-05 21:58:17)   闲云野鹤
现在不能计较太多,先能将常人能理解的先放上去就是了
帮了西医
(闲云野鹤) 22:01:03
要知道如果没有这样的尝试,永远是西医主导中国学生的人体科学的知识体系
(闲云野鹤) 22:01:43
我本人没有帮西医的想法,只是找个地方打个洞,希望能钻进去,然后做出我们中医的世界!
(浅滩无鱼) 22:02:22
哈哈哈,解剖并不是西医的
(闲云野鹤) 22:02:33
就是嘛!
(浅滩无鱼) 22:03:25
1、《内经》提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书中已经有了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名称,仍为我国现代解剖学和医学所沿用,根据目前所知的资料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宋代王维一铸造的铜人是历史上最早创造的人体模型。由于封建社会的束缚,解剖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紫气东来) 22:03:47
其实不要以西医解剖为主,以中医为主带一点西医实际的
(浅滩无鱼) 22:05:19
解剖就是西医的?这样的话有些偏见
(浅滩无鱼) 22:05:53
其实中医很讲究解剖的,要不哪来如此精密的针灸啊
如如 | 2003-11-5 22: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这个贴子最后由如如在 2003/11/06 11:0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牛道士2003/11/05 10:13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我是你市的学生家长的话,我第一个反对你的“中医启蒙”课
古语云:“言轻莫劝人”,不论是毁人还是誉人都要考虑自己语言的力量!
一件事情的成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如果你不知道我到底如何教、能教到什么样,你又凭什么来反对呢?
如果你说的话在我们市能比我更有影响力,那我就放弃这个中医启蒙的工作!
如果你也教师,并且能比我更有威望,或许大家也会信得过你的见解!
如果真的用中医的观点来解释感冒就真的是毒害小学生了吗?
……
你要知道,我在家长中作过调查研究,至今还保留着家长的签字,他们中间有许许多多的认为应该对孩子进行中医启蒙教育,应该了解祖国医学,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学一些中国人的养生保健常识!你只是一己之见,不足以代表所有的家长,更何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要,更没有否决权!
呵呵,我不是想争个高低,其实你的话里有许多值得理论一下,只因现在我的精力不在这方面,暂且不深入来分析您观点的不足!
浅滩无鱼 | 2003-11-5 23: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我们为什么会感冒?
如果你用中医(而不是现代医学)观点教导小学生“我们为什么会感冒”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你们希望我们的后代在儿童时代就被“阴阳”‘“五运六气”’“天人合一”这些原始哲学概念毒害吗?受如此“启蒙”教育的孩子长大后适合迎接这个时代的挑战吗?你们不知道在中医界普遍排斥英语,排斥现代科学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吗?如果我是你市的学生家长的话,我第一个反对你的“中医启蒙”课。  
~~~~~~~~~~~~~~~~~~~~我想知道说这话的人是 什么身份的。以便决定我是否回帖。
浅滩无鱼 | 2003-11-6 11: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中医启蒙读物了,这不是不可能的,但也需要大家的热心参与大力支持!
本单元的标题是:健康人生
课文安排是:
1、生命的轨迹
2、初步认识脏腑
3、生命敌人知多少
4、中草药与人
5、吃出健康来
6、我们为什么会感冒
7、人体的骨胳
8、鼻子为什么会出血
9、心理与健康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课文安排不妥当。既不能说明中医的特点,又是专业知识太强的。比如说个“鼻子为什么会出血”,对中医甚至西医来说,都可以作为一个常见、甚至疑难病来讨论的课题。如果是启蒙读物,应该把握的重点是祖国中医的来源、中医对生命的理解、中医对人类医学的贡献、中医与西医的不同、中医的特色、中医与心理学、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等,这样才能全面展开对中医的认识。
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意在抛砖引玉,让课题内容更全面更适合小学生和我国国情。
匿名| 2003-11-6 11:38:03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同意浅滩的话,我也觉得这样分章,容易出现内容的重复。
而且看上去很杂,也不连贯,也没系统,太乱了。
xiao23679 | 2003-11-6 20: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我赞成浅滩的观点。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对中医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另外我认为:中医对生命的理解、中医的特色、中医与心理学、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应为重点。
岐黄子 | 2003-11-7 0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编一个单元《科学》课中的中医健康课程,请大家来指导!

本周六(8日)来讨论这个话题,欢迎有识之士来参加,由如如先生主持。
岐黄陋室,晚八点
http://387514.chat.yinsha.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