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复制链接]
tomi | 2004-8-23 1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我现在渴望名师指点,糖糖,能指点迷津吗?
  想考硕博连读,现在来不及了。不知哪里可以自费?如行的话,我将卖掉房子换些盘缠,静心学几年。
  前2年本想辞工自费读医,到江西中医成人学院,可只有中西结合的专业,后放弃 了。
  现在很想到北京中医大学,或上海中医大学学习,就算旁听也好。不知行不行?
  或者拜在哪位名师脚下,不知有无人收我?
糖糖 | 2004-8-23 2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23 09:57pm 第 3 次编辑]

   
      您的愿望,我现在,就只能,帮您达成一件事:我劝您,去跟儒释道学!我会把您的愿望,传递给他!这是,我很详细地,看过了,他的学医诸篇,所作的心得:
  
      我已经,是第十遍,重读此文了!这次,是从一到十以来,最详尽的一次,虽然,我没有中医基础,但是,我跟以往,不一致的是,我将您的文句,包括了:医学,细细地,阅读了十之分八!
      首先,让我很吃惊的是:这会是,二十二岁的人,所写出来的吗?我不禁猜:您可能累生累世,都当中医,而且,很多,还不是,一般的中医,而是,当代的大医学家!所以,虽然您今生,学了计算机有十余年,但是,因为宿根、学养、因缘极为湛深、导致未泯!所以,现在的您,因为,对它极为热忱之故,已经可以到达,大医学家的程度!文章中,论及经络、针灸等等,旁征博引,学养湛深!经络与针灸,篇幅最多!老实说,我连内经,很多都看不懂,但是,您却能,初看内经,却能觉得,很有缘分!因为,这就是您,所熟悉的书籍!我最初,读过您的学医诸篇,老实说:我都不知道,您的文章,到底在说什么!可是,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竟会生出:对您这样的印象、及强烈反应,如今看来,我的感觉,是没有错!
      有人说:「中医走下玄坛,迎向复兴!」一语,在我读了您的医学作品,发觉,中医,并不是像外人所讲,都很抽象玄虚,它也有,实在的一面!
      还有,我在看到您的文章中,原先,有了这样的疑虑:面对活病人,与医学书籍,还是不一致!不过,当我看到,您对guixiaohai的回答,就让我,放心不少!「为今之计,当先追求,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我还是要送您,《大医精诚》的几句话:「故五脏六腑之盈虚,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渗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薄刚柔之异。惟用心精微者,始方与言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虑,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至于《大医精诚》之「诚」,这是我,比「精」,还更为,强调万分的重点,您就再看看,我论及它的旧作,其中,有极详尽地解析!
      读您的著作,让我觉得,至少,您将「胆欲大」,作了极详尽地解释:盖医者贵在“大医精诚”,绝非雌黄信口。举手投足,关乎病家性命。“举手投足关乎万千生灵。医者若能如此,便是大医!
     “精诚”二字,便是技术上,精益求精,不得马虎;妙手慈心,切莫侥幸试法,。只有基础牢固了,技艺精湛了,才有弄险的资本,弄险者。这生死乃是病人的,而不是医者的。弄险虽险,仍能弄于鼓掌之间,尚在掌握中。能够弄险,是需要勇敢和才干的,这便是“精”。“诚”者“心成”也。简而言之,虽然所弄之险,并非医家,自己的生死,却应当在心中,当成是,自己的福祸。

       您论及「简而言之,便是这阴阳之道,故而学医,不能不知阴阳。阴阳万物之元,更是医之源,杏林之本。此文所谓天元,于“理”,便是易理——阴阳之理。于“医”,我视为“精元”。正所谓“无象有象太极生”是也。人之有无,全赖阴阳。人之生死,也赖阴阳。阴阳之道天地之元,人之元始,易理、医理之本元也。」让我有一种,您正在「量度乾坤」的感觉!「推步、甲乙」,您有学过了易经,离藉「推步」以预知未来,不会很远!甲乙,更是不必讲了!
     您给我的印象是:您竟能,只学了一个月,就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中医天才,非我过誉!
      1:自《难经》始,三焦,便成医家一大悬念。我初学,本无资格,妄议菲薄,然少年不狂,何人狂哉?斗胆试言之: 三焦,即为六腑,便是“传化物而不藏”;即非奇桓之腑,众位大可不必,以为玄妙至极,且听我慢慢道来:
      中医西医,皆有脏腑,西医更称为“组织、器官、系统”中医之脏腑,并非某一组织、器官、系统,而是将功能相近的人体部分,视为一脏、一腑。故有胆敢为三焦,妄定位置形态,意欲等西医者,实误我中医也!
     我此言,即是“三焦”无形论!无形则无象,无一无二亦无三,三焦焉得其名?三焦者上中下,分之法,非位置形态,而是功能!人有三宝:精、气、神。不才拙见:三焦者精、气、神也!上焦为气,下焦为精,中焦即为神。何哉?
     上焦升发气;下焦输导精,且精由足生,主下而不主上;中焦即为神,此神力乃使上下贯通精气相通,是为升降之枢。上焦升发气,下焦输导精,中焦运转神,皆是《中基》理论。我概括之,而非妄言之。
      三焦即为一腑,必主舒泻而不收藏,盖三焦上出百会,下达海底,中间循环输导。精气神,使能生生不息。其形不可定,而范围又广,故号曰“第一大腑”;其形在心脑诸脏腑之外,所谓“亢龙有悔”,心,人之最贵,尤不能制,是为“孤腑”也。有人或疑,三焦之与卫气。其虑不假。然三焦功效乃是升气,运神,输精,非独藏肾精,生卫气,故卫气非腑,而三焦是也!
      嗟夫!古人作学问,锱铢必较,往往便为,一二差异,而生门派见地,为求“自保”,常将小小差异,浓墨重彩之,“右肾命门说”,便是一例。为强调其理论,更呼之曰“右肾非正脏”,徒标新立异而已。今我在此,取其精华,去其顽劣,仍不敢言自成一家。尚有“三焦精气神、之论在前,我自觉,脏腑造诣,以超出于,一般学生。心有“大医”二字足矣!
      今读书过半,更应作一小结。我素狂妄,名之曰《天元、大精、二液、三焦、四气、五脏、六腑合论》
     “元”者“圆”也,“零”也,“天元”生阴阳,始有五行,再谈医理;“大”者“一人”也,“大精”者“大医精诚”;“二液”者“津液、血液”;“三焦”者“上、中、下”;“四气”者“元、宗、营、卫”,“五脏”者“心、肝、脾、肺、肾”;六腑者“胃、胆、膀胱、小、大肠”;“七窍”者,实则五官“眼、耳、鼻、舌、口”。我斗胆,以此小结,略作“。少年狂妄,故取零至七数,以壮胆色。
   
      2:我翻译《灵枢第十》,并非只为“完成”。所谓”针道天下“,针道者,我所爱也,有如天下!今虽有网上翻译,我仍潜心钻研,不愿抄录。我不善转贴而善撰贴,正是此意。
      今观《灵枢十五》,乃知人体二十八脉,乃是正经十二,左右二十四,阴阳跷,任督周天,合计二十八。我前有“其实十二正经,都有左右对称,共计廿四,是大胆猜测,今日始知“医理明知”
      「修德修心,才能修学,而修术!阴阳者,中医之心,七窍玲珑!今得此心一片,纵然十万八千字,尤不悔也。至于讨论名家医案,一来需要广博的医【学】知识,二来此乃【术】也!【心、德】尚不兼备,怎敢窥其【学术】?」《从1:至术,我引了,他的学医文章连载!》
儒释道 | 2004-8-23 23: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回tomi:
关于非医攻博的一些资料,我已经在《自学中医的一点体会》这个帖子中有所提及,请看那贴第五页我的回复。
当然,所谓非医攻博  那是要有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才行,不然的话,似乎只能考“成人教育”的大专或者本科。请问您现在的学历如何?
当然,既然是“考”非医攻博,那就是说,还要考试的。(考你原来专业的知识)
关于非医攻博的讨论,如果您有兴趣,我们可以另开话题,毕竟在这个论坛上,隐伏着很多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具体情况,有缘的话,您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帮助。
其实家传、师承 对于中医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羡慕您有家传的绝学。
儒释道 | 2004-8-24 0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再回tomi:
关于刘渡舟
我现在正在看刘力红的《思考中医》,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任应秋的《伤寒论语译》,现在手头的《伤寒》书确实不少。刘渡舟的书,还是以后在研读吧!
糖糖 | 2004-8-25 1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25 07:07pm 第 2 次编辑]

    儒释道:关于tomi所说的名师指点,我的意见如下:我曾经,也很希望名师指点,现在放弃了,归根结底,还是要自己!名师会出现的,只要,你自学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身边,其实有高手(网上)在名师没有出现之前,所有指点你的人,都是你的名师!
     糖糖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啊!谈及古代文化,因错解,而误导自己及别人,且透过网络,来弘传的人,何其多!让我读过了,觉得非常愤慨的因素是:这些人,还是所谓,这方面的教授、专家!一个这方面的教授,在有意愿的初学者眼中,几乎,此人讲的话,都对了!且不容推翻!我也是这样,走过来!只是,我多读了一点,这方面的书籍,因为,此书籍,举出详细地史料证据!我才发现,此教授,所讲的话,实在是,严重地错了!并没有,对它深入的理解!让人读了就对它,妄生讥谤!我曾经,写给一位在南京的哲学教授,纠正他的网页发言,指出:他对儒学、道家道教,所理解的严重差错!但是,在我接触,这些学者的文章中,发现,除了他一个,有电子邮件,我得以写信之外,其余,就没有了!而那位哲学教授,不知道,是为什么,并没有,回信给我!
     在此,我要奉劝,领有博士、硕士、教授、专家头衔的人,在对自己的专业领域 ,做公开的发言之前,最好不要,只凭个人的观感,不求深入的理解,就随意发言!这种发言,比一般的人,还要不知,更能够得以,误尽多少有意愿的初学者!不仅误了自己,还严重地,误导了,有意愿的初学者!让人读了,就对它,妄生讥谤!看到这种言论,我真的不知道:是要去希望,古代文化,得以宏扬呢?还是,读古代文化的人,越少越好!
     在此,我要再次奉劝:如果,这些有了博士、硕士、教授、专家头衔的人,最好,要有与外界连络的管道,例如:网络论坛!这样,才会有人,因此得到,指出错谬的机会!不然,一个对自己的专业领域 ,只凭个人的观感,不求深入的理解,就随意地,公开发言,让人读了,就对它,妄生讥谤!这种误导,可谓:过失最重!
儒释道 | 2004-8-26 00: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B]  我的意见如下:
1
我曾经,也很希望名师指点,现在放弃了,归根结底,还是要自己!
2
名师会出现的,只要,你自学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身边,其实有高手(网上)
3
在名师没有出现之前,所有指点你的人,都是你的名师![/B]
tomi | 2004-8-26 09: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我是自考中文本科毕业,但没拿到学士学位。以前也曾参加过考研(不是中医专业),但未中。
 不知现在是否一定要学位证才可报考?
平凡医生 | 2004-8-26 1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看研究生是要学位证的
没有学位证就没有机会好研究生
这是国家的相关政策
学中医的诚心可嘉
但是从个人生存来讲
觉得不要付出太多的代价
如果这话不好听
就当我没说
再有,假如很想深造学习
可以在工作中多努力,系统的学习,个人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另外,可以到其他城市半工半读,旁听、夜大都不错,这方法也不错
还有,年龄大了,也可以继续高考,然后可以系统的学习,代价很大
最后,可以申请留学,自费留学,只是需要不少经济付出
精神可嘉,做法还是要考虑。
祝早日夙愿成真
儒释道 | 2004-8-26 11: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诚如上边这位“平凡医生”所言,考验,是一定要【学士学位】的
因为研究生应该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所以必须有学士学位
这点毋庸置疑
中医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古人都是靠一辈子来行医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理论和经验,也要花一辈子
平凡医生 | 2004-8-26 13: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想学中医,行吗?

应当注意现在的法律法规问题
拿不到执业医师资格证、即便是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而没有注册
——是不可以行医的
热爱中医、喜欢中医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要想学好中医,行医
说句最现实的话
以此做为谋生的手段
看来还是要受到不少挫折的
以上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