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啊!要学会站在西医的肩膀上成就自己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啊!要学会站在西医的肩膀上成就自己
[复制链接]
胡来元
|
2007-11-20 15: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分析
分析者辩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0 15: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中医理论体系为主体与创新相结合。
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明堂振衣
|
2007-11-21 12: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中医的“窝里斗”是停不了了!什么是“中医”?什么叫“西化”?医只有一种,能治病救人,就是医。哪有什么中西之分?中医是中国人用的医学、医术。谁说就不能静脉注射?不能用化学药品?不能有核磁共振?为什么西方人就可以用针灸镇痛?可以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可以打太极拳强身健体?是我们被西化了,还是他们被中化了?如果一定要分中西,那我是中医,即便是用类固醇治好了你的病,那也是中医的好处。他是西医,即便是用针灸止住了你的痛,那也是西医的功劳。中西医之争不过是近代文人、政客们在文化上的分歧,以及医生、商人们在利益上的争端。要发展中医,就不要把涉及利益或文化的东西搅进来。就好像网上张某某和纽约王某的所言,不论粉饰的多冠冕堂皇,但明显是名利二字的驱使,对这种人你去辨,就给了他想要的机会,你指名道姓的骂他,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人,不是不懂道理,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睁着眼睛说瞎话”而已,所以根本不配讲“医”这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1 12: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
能够应用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而解除患者之病痛,就是好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1 12: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西医、中西医、
三者并存,加强学术交流与深层次沟通信息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宝葫芦
|
2007-11-24 2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现阶段,中医必须要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08: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脉理与病机
中医应先将脉理与病机分析方法传承下来。再图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宝葫芦
|
2007-11-25 17: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阵地如果没了,一切都是空谈
暂且抛开中医的科学属性、文化属性、传统属性、现代属性等等理论性的探讨不说,首先一点是明确的,它是医学。医学的根本目的是为患者服务的。如果失去了服务对象,就好比农民失去了土地一样地失去了生存的能力与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1-25 18: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辩证与疗效
疗效好,阵地就扩大。说明学术交流之重要。珍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宝葫芦
|
2007-12-5 1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说,东方的古老文明(中医)我们丢得太多,西方的现代文明(西医)我们又知之甚少。如何谈交流、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