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复制链接]
五积散
|
2003-5-10 0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比喻有点意思,好象比较贴近,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5-11 21: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但……
实际如何,在他那个时代,在理论上这样的认识,也算是极致了。
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五积散
|
2003-5-12 2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多谢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5-12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我十三岁时,听父亲说盐有生熟不同,炒熟了有不同作用,甚不以为然。反笑他不懂化学,不就是NaCL吗?
我三十时,才越来越觉得有理,眼见了用后不同,方悟世无纯盐,变化在微。想再问父亲时,他已不可能开口了。
对我们的列祖列宗呢?其言其事,我们真的全了解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石欣
|
2003-5-13 17: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五积散老弟:
关于人参不同的服法,带来不同的效果,我是亲自试过,并用于临床,徐氏的话没错!
具体的服法是早餐前十分钟,切成黄豆大的红参,服3到5粒,此法无上火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玄隐子
|
2003-5-13 20: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妙!长见识!希望这样的讨论能经常性的,并永久坚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5-13 21: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诚如石兄所言,有些事是要实证的。
未证时,姑且存疑。古人下笔存“万世立言”之心,轻易不会想当然,尤其是司人命的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五积散
|
2003-5-14 1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感觉金古的杠子头烧饼和面条的比喻比较贴切,好比是一个快磨,一个是慢磨的问题,是否也有点牛的反刍的味道,至于人参块的问题,当时在成都和林先生探讨过此事,但是没有深究,至于验证,本人也没有过,金古所说的生熟盐还是比较好理解,对于生熟药物的合并运用,我还是有点体会,求同存异吧。多谢大家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石欣
|
2003-5-14 23: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这个方法我曾作过进一步的推广,说出来供各位同仁参考.
对下焦虚寒,气化无力,且上焦热重者,我用蜀椒(花椒)去目,同法服九粒,效果不错,绝不上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五积散
|
2003-5-16 21: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望诊医话一则
好象听谁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