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复制链接]
逸湘 | 2004-12-22 12: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军民软件
请看过「气的乐章」再评论吧
这是一本受老中医高度肯定的著作
书中完全肯定黄帝内经并为其批注
平凡一生 | 2004-12-24 10: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商品名称]:气的乐章
[作者]:王维工
[定价]:55元

[商品简介]:
气功、修炼、功法法门, 神秘文化、特异功能、超自然谜神通
[商品说明]:

气与经络的科学解释,中医与人体的和谐之舞。

「西医是治你不死的学问,中医是让人活得快乐的学问。」 中医擅长的是「治病不伤身」,重在尚未明显生重病之前的治疗。许多现代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人,事实上都可以中医的医理概念得到更好的诊治、更无病痛的对待。 但中医长久以来遭受「不科学」的批评,被认为是落伍过时的医学。自从西方掀起一般中医热、中药热的风潮之后,有许多科学投身于中医科学法的研究,但来没有人从血液循环的角度来解释中医,更遑论如本书作者将其公式化和数量化。 前台大教务长李嗣涔便说,在他看来,王教授的成就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 本书提出的「共振理论」,不仅与中医传统的「气」、「经络」……等概念完全契合,也突破了人体血液循环理论长久以来的困境,许多现代医学无法说明的现象和病因,都得到了解答。 「为何心脏不和脑的位置对调,如此输送血液不是较方便?」「为何我们的心脏仅1.7瓦就能将血液输送全身?」(一般日光灯是20瓦。人工心脏已做到30几瓦,还是无法取代真正的心脏。)人体的生理运作就像一篇乐章,可以谐波分析,「气」就是其中的旋律。 本书提出许多有意思的观点,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人体的循环原理,也解释了许多现代病的病因和诊治重点。此外,还有关于练内功、金钟罩和所谓星象学、胎教等有趣的议题。欲了解中医以及具科学背景的读者,都可以在本书中获得新的发现,一般读者则可自本书得到更前瞻的养身观念。 作者说,「人人应该都可活到一百二十岁,一百岁以前过世的都算夭寿。」 这将是新的开端,朝向一个自然老化而无病痛的未来。

作者简介: 王唯工 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1969年因为对中医感到兴趣,放弃了史丹福及耶鲁而选择了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经科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曾聘任中山大学物理系创系主任、阳明大学医工所所长,并于台大电机系医工组任职,在中医学院中医所授课五年。1988年首次制成脉诊仪,在台大医院、荣总、中医学院等多处与西医会诊,并与多位中、西医先进合作研究。在医学工程领域多次获国科会杰出奖,且因脉诊之相关发明获经济部发明奖。其发明上的贡献连续收录于Marquis世界名人录。现从事汉唐医学之研究,及各种非侵入性医疗器材之开发。

逸湘 | 2004-12-24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谢谢平凡一生作的 气的乐章 介绍
我发现很多研究中医的人还没看过这本书
军民软件 | 2004-12-24 13: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首先,中医是关系论,不可能有什么中心;精气神相互关联,互为存在条件,没有中心;好比阴阳,既不是以阴为中心,也不是以阳为中心。
其次,老中医大多理论水平有限,做做临床还可以,但一“说话”,往往开口便错
我的确没看过,而且是头一次听说,请将主要章节贴出来,大家评论
平凡一生 | 2004-12-24 15: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气功、修炼、功法法门, 神秘文化、特异功能、超自然谜神通
——————对这些东西,闲玩还可以,但我从不当真。
箫晓巫女 | 2004-12-26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开始一看到题目,不禁吓了一跳.是谁这样说我们中医的.中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是不科学,怎会从悠悠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脱颖而出?
    怎么会一直流传到今天?怎么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医,其中还不乏那些受西方文明熏陶出来的外国人?
    再来看看所谓"科学"的西医吧,又能怎样?还不是看不好的病人就一推给中医了事.
    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的科学,如果屏弃了传统的理论基础,哪还有中医这座大厦的存在?估计到那时,滞愈率就会为"零"了.就更成了本文作者那些人的笑柄了!!!!

逸湘 | 2004-12-27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2004/12/24 01:33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中医是关系论,不可能有什么中心;精气神相互关联,互为存在条件,没有中心;好比阴阳,既不是以阴为中心,也不是以阳为中心。
其次,老中医大多理论水平有限,做做临床还可以,但一“说话”,往往开口便 ...
显然参与讨论的网友无一人看过「气的乐章」,真是遗憾
军民软件要我刊出主要章节,但限于法律无法刊出
仅将目录列于下
第一部气-回到未来的时代
    第一章  西医未解的循环难题
    第二章  气才是解决现代病的重点
第二部共振-中医的现代科学解释
    第三章  气即共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章  经络、穴道、器官形成共振网络
第三部脉诊-未来医理的基础知识
    第五章  倾听身体的共振旋律
    第六章  脉诊指针、中药与安慰剂的运用
    第七章  病的根源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第四部健康与养生之道
    第八章  日常养生的脉诊运用
总结  回顾与展望
   再将一位老中医为本书作的序刊出如下:
           中国脉学超时代的进步   89岁老中医 马光亚   
    中医脉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旧的社会多数人重视中医,认为中医看病,病人不必
开口讲病,三指一按,便知道病在哪里,提起笔来开方,可以药到病除。其实,没有这么 
神秘,今日社会一切从新,医学进步,更不会落后。中医的脉学,将露出新的曙光。   
   我临床五十年以上,没有几天不为人看病,看病第一要辨明病证,病证有阴阳虚实、
表里、寒热之不同,临床观色问证,得到患者病情之后,要以脉象来作最后的决断。然后
才有把握为病人开方、故看脉确实极为重要,我当年学医,最初读李中梓医宗必读的『四
言脉诀』,后来读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还觉不够,再去读张石顽的『诊宗三昧』及陈修
园医书的脉诀,张石顽的『诊宗三昧』,比较浅显而深入,易读易知,他以色脉合为最可靠
的诊法,将色脉、脉位、脉象、经络诸论,说得十分透彻,我认定『诊宗三昧』,是一部研
究脉学的好书。
  最近,我得见一部研究脉学的新书,是研究物理学高深而大有成就的学者王唯工所着,
这一书出现,是中国脉学超时代的进步,他有很好的科学研究的素养,先精通了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因发现中国医学是最佳而能救人的学问,乃特意取中医的脉学来着实研究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写成此一部书。
    我数十年临床,虽对许多疑难病证,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时代进步‧我不能以此为
足,要开步向前求进,才能有登蜂造极的一日,王唯工的表现,是值得我钦佩而取法的。
我要从他的新着中,求取脉学的进步。
    王着脉学是研究脉的原理,不是在脉的形象上多费功夫。古人言脉,大部是着形象的
考究,八脉、二十八胍、三十脉,不外是在形象上兜圈子,王研究脉的原理,认定「气
是脉的原动力,李时珍、张石顽等虽曾说过脉是候五脏六腑之气,但王唯工贝体说出「共
振」的道理,是更上一层楼了。气为血帅,血液循环发生共振的现象,从现象可看出五脏
六腑之间相互关系及影响,而认识不同的脉。从古中医用三个指头把脉,王唯工发明了脉
诊仪,只要用一个小片电极片碰触脉搏,病人身上的十二经脉全部显示在屏幕上,并可列
印诊断书,这是中国医学在脉学上,进步登上最高的境界了。
    我对王唯工的脉学新着出版,证实中医进步,表示祝贺之忱,持为之序。
    2002年8月15日
干脆好人作到底,把本书的重点介绍一下:
       简介中医经络学(或称血液循环学)
  王唯工博士的「气的乐章」将中医最基础的理论-经络学,做了科学化的解释,也依此理论开发出「经络仪」,也已完成数万人的测试,留下相当宝贵的数据库,台大教务长李嗣涔教授誉为「超越诺贝尔奖的成就」。考虑到有些人看到厚厚一本书可能兴趣缺缺(国人阅读习惯不好),又本书不便宜,有人可能舍不得买,有的人对中医经络学没基础可能不能体会个中奥妙;所以个人以好事的个性,以副标题-血液循环学,将这本书的重点作一个简单的整理,毕竟看了这本书对个人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也算功德一件。
  人体这幺一个复杂的机构,以一颗仅仅1.7瓦的心脏(一般小夜灯是5瓦),是如何充分送血到每一个细胞呢?静脉是不会动的,血是如何回流心脏的?又如何分配的恰到好处呢?自来水管线末端常缺水,用户会哇哇叫。人体细胞却是承受不起缺血的,细胞会死的。人工心脏做到30几瓦却送不出血,这是怎幺回事?大自然是很聪明又奥妙的,工作分配一下吧!把身体分成十二区(有点像自来水公司的第几区处),即为中医所谓的十二经络(肝经、肾经、脾经、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心经、心包经)。分配好了,那如何控制呢(自来水公司为此常弄得焦头烂额)?输送的能量哪里来(自来水供配水系统有许多加压站)?更奥妙的事出现了,原来心脏不只是每分跳72下,它还发出12谐波,分别对应12经络。
其实还有别人看出看出心脏不只是每分跳72下这幺单纯,在科学人杂志2003年9月号,曾志朗副院长「莎翁之谜在于心」一文指出,一位在攻读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杨姓医师,他发现在两次心跳之间会出现一组波动,他并依此作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在某种程度上可做心脏病发作的预警,后来又引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其实杨医师看的还不够仔细,其实不是一组波动,而是十二组,也不只可预测心脏病,若配合中医脉诊的理论,可预测所有疾病,而这就是王博士做的。
    12谐波分别对应相关脏腑,比如说第一谐波对应肝脏;第二谐波对应肾脏,依此类推。当心脏收缩将血推送出去,一出去大动脉马上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在此血流的动能转为压力位能(这就是中医坛中穴所在,心气不足就是心脏送血出来的压力位能不足)。然后呢心脏发出第一谐波时肝脏产生共振,血进入肝脏;依此类推,分别进入肾、脾...等脏腑。要改变分配则只要改变各谐波的能量大小,那幺进入各脏腑的血量就改变了,而且可以控制的很精确。脏腑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呢?肝经的共振频率是和肝脏相同的,依此类推。全身的血液输送与分配就这幺做到了。而经络的路径恰在动脉与静脉间,静脉是不会动的,但静脉中有逆止瓣膜,靠着经络共振的能量,血就被送回心脏了,经络上的穴道扮演的是类似加压站的角色,当经络的能量传输一定距离而减弱时,由穴道来提升能量。
    经络和脏腑的相关性,不止在于血液的输送与分配上。脏腑皆位于身体内部,脏腑病了如何知道,身体的奥妙又再次上演,靠着经络,身体把脏腑的讯号送到体表了,故中医可以靠着脉诊,诊断脏腑的健康,而且可在很早期就发现,真正「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在目前西医的技术仍是无法做到的(西医目前通常要到脏腑功能剩下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才验的出,此时已经很难治了)。发现问题之后呢?西医对脏腑的慢性病只能用「束手无策」来形容,但中医如何治呢?脏腑的慢性病基本上都是由于供血不足,中医做的就是提供充分的血液供给,如何做到呢?中医长期以来已建立甚幺药可提高何经络能量的资料,用对药就是了;而针与灸也是在改变经络的血液分配。若是有阻塞的问题,中医有很多活血化淤的药。疏通、分配就把慢性病治好了。其实也不是那幺难理解。
    说到此要把肝跟肾特别再拿出来讲一讲。人类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细胞数量已经很多,血液的输送已经无法单靠扩散,于是就有了血管跟心脏,接着有了肝脏,这时一些早期的分化组织的血液供给是由肝经掌控的,比如说延脑(所以肝功能不好会头昏)。之后肾出现了,肾最早是在脑干部分,称为原肾,所以这部分的血液供给是由肾经掌控的;然后是在腰部的中肾,所以这部分的血液供给是由肾经掌控的;最后才是目前的肾(或称后肾)。所以头昏,中医说肾虚;腰酸,中医说肾虚;腿无力,中医说肾虚(腿部血液循环是由肾经掌控的)。而肝是内脏中藏血最多的器官,所以当其它器官缺血时,身体通常是会调肝的血去协助,但调多了肝也受不了,但它是受拖累的,所以太劳累会影响到肝,其它器官有病也可能影响到肝,所以中医看病通常要看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治不好的。
   

平凡一生 | 2004-12-28 0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回56楼:
西医看不好的患者是给了中医很多机会
但是中医就看好了,治愈了吗?
逸湘 | 2004-12-28 1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下面引用由平凡一生2004/12/28 09:59am 发表的内容:
回56楼:
西医看不好的患者是给了中医很多机会
但是中医就看好了,治愈了吗?
大家别意气用事
就病论病
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对医与病者而言
都该取其长而舍其短
军民软件 | 2004-12-28 12: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你可以写这本书的评论,评论中引用原文,只要引用量不多,不涉及侵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