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
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阳化气,阴成形”与肿瘤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耀先 汪… 当阳气不足(阳化气能力减弱)时,阴精自然无法弥散运动于全身,进而停留于机体某处,变成“垃圾阴精”。 肿瘤的本质就是“垃圾阴精”。而且它有两种发展趋向:一 ...
2015-12-3 12:27
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终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希恕名… 胡希恕(1898-1984)是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东直门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 ...
2015-12-3 12:26
经络诊察法是临床的向导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侨文 北… 病人的治疗方案完全是以经络诊察发现,结合各自症状表现以及经气转化理论来制订的。如果迷信于经验穴、特效穴施以治疗,极有可能无法收到快速、有效的治疗结果。因此 ...
2015-12-3 12:26
勿将六经与八纲辨证混同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目前流行的经方学习法存在只想入门、不顾长远的倾向,也就是只顾实用、不讲道理。现阶段突出的问题有:把六经等同为八纲、把六经等同为症候群两种误区。 六经与八 ...
2015-12-3 12:26
“从脾论治肌无力”不可泛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苏卫东 河…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 ...
2015-12-3 12:26
2型糖尿病当重滋阴逐瘀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贾佩琰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过程,它的并发症多,尤其对心、脑、肾、血管系统威胁极大。在我国,2型糖尿病占很大比例。多在素体阴虚的基础上,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 ...
2015-12-3 12:26
太阳伤寒表阳证为何辛温解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潘树和 河… 冯世纶教授是全国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的门人,潜心研究经方,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随冯老临诊,在诊病之余探讨经方之学。一次他问:太阳伤寒表阳证为什么要用辛温解表 ...
2015-12-3 12:26
揭示中医学领域的光子运动规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华南师范… 激光作为光子学的技术标志已在国内外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取得国际公认的进展。将光子学理论与技术引入到中医学体系,将为建立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的中医学理论体 ...
2015-12-3 12:25
建立方药与病证关联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清华信息… 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方剂的作用机理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难点。我通过多年的研究,以生物分子网络为切入点,从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角度提出“网络靶标”这一新的概念与 ...
2015-12-3 12:25
阴阳五行数学理论探索逐步深入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西北大学…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开始研究阴阳五行的数学理论。1995年创造“新概念五行图”及“世界全息太极图”,1999年创立“哲理数学”,2007年建立哲理数学的分支学科“阴阳 ...
2015-12-3 12:25
“大数据”给临床科研带来革命性变化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中国中医… 中医药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如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4所医院全年的门诊量达到698万,仅广安门中医院1天的门诊量就超过1万人次;每年还有将近6万 ...
2015-12-3 12:25
脉象是扶正祛邪的重要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卫红 河… 段某,女,63岁,2013年9月初就诊。患者糖尿病病史5年。自述近年体质大不如前,经常感冒,每次感冒症状并不严重,测体温不高,但迁延许久不愈。不耐风寒,感冒防不胜 ...
2015-12-3 12:25
从滥用活血化瘀说临床弊病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郑耀庭 山… 国人都为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但是今天,却有很多患者感叹找不到“好中医”;同时,各级中医教育机构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反思中医教育的得与失。既然存在问题,就该 ...
2015-12-3 12:25
《内经》痿病治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苏卫东 陈… 《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的三条原则,“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各以其时受月”。这本是指导针刺治疗的原则,但现在已广泛地用于指导临床的组方与用 ...
2015-12-3 12:25
临症误辨得失三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 医者繁难,难在识证,此言不缪,辨证惑则施治难以遣方用药;然辨证准,立法遣方虽有不中,也差不远也。可见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关键。临床辨治也常以辨证以论得失。 ...
2015-12-3 12:24
1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36
/ 3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探讨
五运六气
中医发展
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