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中医基础基础知识
订阅

基础知识

中医是一门证候科学。(中医术语 )
中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证候、症、征、候 中医是一门证候科学。 症是外部表现。 征是即将出现的问题预兆。 候是规律。证是归纳的结果。 证候是建立在归纳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的认识!由症的认识到对证候的 ...
2015-11-30 23:03
中医启蒙之一:首明阴阳
2015-11-30 23:03
服药物用水有讲究
2015-11-30 23:03
七情内伤为何能引发男科病?(健康周刊)
人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这七情指的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变化,是人体对客观事物不同反映的精神活动状态。 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记载“人有五脏化 ...
2015-11-30 23:02
“血”与男性生理有什么关系?(健康周刊)
上周我们讲了“气”与男性生理的关系,而实际上,血和气的关系非常密切。血的生成和运行,皆有赖于气的化生和推动,故称“气能生血”,“气为血帅”;而气的生成和作用,亦有赖于血的滋养,且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运 ...
2015-11-30 23:02
中医说的“天癸”指什么?(健康周刊)
读过中医书籍的人也许会对“天癸”这个词有点印象。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也记载这样一段话:“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而无子耳。”书中所说的“天 ...
2015-11-30 23:02
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中医在线)
寒证 指阴盛或阳虚的证候 证见:恶寒,肢冷,口不渴,大便溏,小便清,脉迟,苔白等 热证 指阳盛或阴虚内热的证候 证见:身热,恶热,口渴,大便秘,小便黄,脉数,苔黄等 虚证 指正气虚的证候 因虚的性质不同,可有 ...
2015-11-30 23:02
【中医学堂】中医谈“火”话食疗(中医在线)
2015-11-30 23:02
【中医学堂】滋补佳品话茯苓(中医在线)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不仅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也是人们颇为熟悉的滋补佳品。《神农本草经》说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养生学家谓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宋代《图经本 ...
2015-11-30 23:02
【中医学堂】苏东坡美容固齿的方法(中医在线)
《医药养生保健报》 许力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至老仍身强体健,面色红润,才思敏捷。据其自诉,是得益于数十年坚持每日慢慢嚼咽10至40粒芡实(一种中药)。嚼咽芡实有开胃健脾、滋润肺脏、补益脑髓、防治咽炎的功效。 ...
2015-11-30 23:01
说说经方的效和量(中医在线)
经方的剂量与配比是疗效的关键 目前说的经方,都是指仲景《伤寒》与《金匮》的方子。《汉书.艺文志》所言经方家,是与医经家、神仙家、房中家并称的医学四家之一,是以重视临床经验方剂为特点的一派。 仲景师宗内、 ...
2015-11-30 23:01
中医的称谓(中医在线)
中医的称谓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第一个名字是歧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 ...
2015-11-30 23:01
中医就诊须知
您了解什么是中医吗?您会选择适合您的保健医疗吗?在“名医”过滥,临病慌乱之时,每个人都难免有“有病乱投医”的迷误,有些甚至一步走错,抱恨终身。您若能了解一点择医的常识,健康将早一天来到您的身边。 中医 ...
2015-11-30 23:01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傅景华 要想知道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先要知道中医学是怎样认识疾病的。中医学讲疾病是由邪气所引起。那么什么是邪气呢?“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是指自然和生命过程中的各种 ...
2015-11-30 23:01
针灸为什么可以镇痛(中医百问)
传统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淤滞不行,或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的病理改变,引起疼痛症状,即“不通则痛”的病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 ...
2015-11-30 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