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基础知识
订阅
基础知识
什么叫“五行”?(传统医学)
中医称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和为“五行”。五行的概念有下述几点: 1、单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按现代的话说可以认为是:金属、木材、水源、火源、土地; 2、分别阐述五种物质的特性,如:金的特点是清肃 ...
2015-11-30 22:56
中医基本特点
2015-11-30 22:56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百问)
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一般来说,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寒热在《内经》中论述颇多,比较明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 ...
2015-11-30 22:56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医百问)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 ...
2015-11-30 22:56
子肿的中医辨证(中医百问)
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根据肿胀部位及程度之不同,分别有于气、子肿、皱脚、脆脚等名称。 1.病因及发病机理 主要是素体脾肾阳虚,孕后更感不足,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肾阳虚则上不能温照脾阳, ...
2015-11-30 22:56
中医的“五行”辩证(中医百问)
中医称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和为“五行”。五行的概念有下述几点: 1、单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按现代的话说可以认为是:金属、木材、水源、火源、土地; 2、分别阐述五种物质的特性,如:金的特点是清肃 ...
2015-11-30 22:55
中医治法之补益法(中医百问)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 ...
2015-11-30 22:55
中医治法之消导法(中医百问)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 ...
2015-11-30 22:55
中医治法之清热法(中医百问)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 ...
2015-11-30 22:55
配伍禁忌要斟酌(中医百问)
中药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前面“配伍”一节中曾原则地提到,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据《蜀本草》统计,《本经》所载药 ...
2015-11-30 22:55
何谓中风与中寒(中医百问)
中风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五脏之中风”。考历代文献, 中风其义有二:一指卒中,指卒暴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的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有:“仆击 ...
2015-11-30 22:55
中药的几种性能(中医百问)
能 四气: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归经: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也是中药的用药规律。临床用药时,首 ...
2015-11-30 22:55
正确使用“偏方”(中医百问)
偏方,是指药味不多而对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偏方可治大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为何有些人患病后,用了偏方无效,甚至有的还产生了副作用呢? 这是因为,所有的偏方验法都有一定的适当性。对症选用, ...
2015-11-30 22:54
何谓“经络感传现象”(中医百问)
打开任何一本针灸书,都可以找到一张经络穴位图,在上面画着十四条纵向走行的线,称为十四经脉。每条经脉上又分布着许多穴位,就好象铁路线上的车站。从这些主干上又可分出众多的细小络脉,构成一个运行气血的经络系 ...
2015-11-30 22:54
小议食补与药补(中医百问)
在药店和一些商店里,我们能够见到各式各样的补药。许多补药确有提高机体抗御外邪能力、预防疾病发生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但是,不少人迷信补药,认为不论什么补药都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于是不辨症证,不辨体质 ...
2015-11-30 22:54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9
/ 2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