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 发表于 2004-11-20 22:41:40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您去看看此栏,盼能对您有一些帮忙:
   浅议“少阳为枢”之病机
http://hk.ktop.com.tw/topic.asp?topic_id=5421&forum_id=61&cat_id=24

糖糖 发表于 2004-11-20 23:06:03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20 11:09pm 第 2 次编辑]

    请问: 服药的水量,与药的材质,哪一个对疗效的影响大?其实,药的产地、采收时节等等,都会影响药的材质!只背书上所提供的药性,是不能了解药!以前,我所提供给您的药学网站,都只能给您参考!

糖糖 发表于 2004-11-20 23:44:33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20 11:48pm 第 1 次编辑]

   我也必须说:当今吃补品,成了潮流!螺旋藻、明日叶、纳豆等等,广告只要能和健康扯上,并说它能治好百病,它就是这样被捧红了!可谓:「水涨船高」!当今中药工会,更是提倡进补,我在那家应征的中药店橱窗上,看见中药工会,所提供的中药鸡汤图片!让我印象更深的是:龟鹿胶广告!说吃了它,男人壮阳,女性存骨本!当我要离开之时,看见有人,从这家中药店走出,贴出了,这家中药店,对外界民众的指导:八种药膳,其中有天脉鸡、天脉鱼的药膳补品!其实,一些有机蔬菜店,也是贩卖:螺旋藻、明日叶、纳豆这类的食品!我对它的看法是:吃补品,必须要有三因制宜的原则,有的重症患者,将当红的生机饮食当三餐,结果,因吃生机饮食,病情更沉重,而宣告不治!《所谓生机饮食,就是生食,强调它的健康概念!》我愿您当好中医,而不是见到病人,不考虑此人的病情,就推荐药品的医生!我记得,最近看过一家卖明日叶的广告,它一开头就说:「中国人的热食习惯,将食物的养分破坏了!」接着,它说:「据日本人的研究,此明日叶,能治疗很多的病,吃了不适,是排毒效果!」我说:「中医师告诉我,我有胃寒,我吃生食,不是更雪上加霜!」

儒释道 发表于 2004-11-21 11:36:49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下面引用由糖糖在 2004/11/20 10:41pm 发表的内容:
您去看看此栏,盼能对您有一些帮忙:
   浅议“少阳为枢”之病机
http://hk.ktop.com.tw/topic.asp?topic_id=5421&forum_id=61&cat_id=24

少阳厥阴乃是人体两大枢机

糖糖 发表于 2004-11-21 11:38:14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5/03/21 11:05pm 第 3 次编辑]

   沒有!

糖糖 发表于 2004-11-21 11:53:51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治疗心肌炎的困惑
http://bbs.hkhf.com/topic.asp?topic_id=5444&forum_id=90&cat_id=24
      您去看看此栏,此栏它说「望给予指点!」

儒释道 发表于 2004-11-21 12:12:54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下面引用由糖糖在 2004/11/21 11:38am 发表的内容:
   您说:「真正的纯中医,就是单干!分科?完蛋了!」为何如此?《千金要方》也有分科!当今的中医书,也是如此分科编写!

那个“纯中医院”,既然是一个医院,既然分科,就要讲究经济效益,各个科室互相竞争,最后争名夺利。
分科没有错,错在让不同的人 干不同的科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医院内部的小集团,从而失去“纯正”的味道
中医的分科,乃是提供不同的辨证思路给一个人使用,处理不同的病情,而非故意硬性规定科室

糖糖 发表于 2004-11-21 15:28:39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颖悟,读万卷书,才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我死,子孙慎勿轻言医!」究竟,叶桂先生对中医学上,他是有功?还是有过?功多于过,还是过多于功?温病学派,是不是他所创下?

糖糖 发表于 2004-11-21 18:04:43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21 06:14pm 第 1 次编辑]

    內容刪除!

儒释道 发表于 2004-11-21 19:12:24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儒释道在 2004/11/21 07:13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不是人人都能学的
叶先生所言甚是
至于温病学派,我并不排斥他们的医术。但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很多学生对本经 几乎一无所知,这是他们推广了温病条辨,而“伤害”了真正的经典。
这是温病学派对中医的伤害
我曾说:如果把 伤寒金匮 看成一本书,中医的四大经典可以是:
《内经》《本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
四大经典 可以有 《温病条辨》,但是不能没有 《本经》
页: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查看完整版本: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