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疯门全书-变治诸方
果系气血两虚。身上并未溃烂。略有麻木似风。初起者宜之。若风病已成。须相证加减。如补中益气汤。或加蔓荆子、麻仁、蒺藜、苦参、风子肉等药。六味丸。或加续断、灵仙、枸杞、虎胫骨等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至病 ...
分类:    2015-12-7 18:03
伤寒百证歌-卷四-第六十七证 头疼歌
三阳往往病头疼。随证医治(平声。)各异能。(三阳经络上至于头。三阴至胸中而还。故三阳之邪至头。必头疼也。)太阳身热麻黄证。(仲景云。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无热阳明胃气蒸。(仲 ...
分类:    2015-12-7 18:03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
足太阳膀胱经见证 头苦痛,目似脱,头两边痛,泪出,脐反出,下肿、便脓血,肌肉痿,项似拔。 小腹胀痛,按之欲小便不得。 足阳明胃经见证 恶与火,闻木声则惊,狂,上登而歌,弃衣而走,颜黑,不能言,唇肿,呕,呵 ...
分类:    2015-12-7 18:03
伤寒大白-总论-忌消导论
消导一法,原为内伤饮食而设。若外虽感冒,内不伤食,又何必消导?况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虚痰停结,症形似实,其实因虚致是,此实中有虚之症,原用不得消导者。故胸不饱闷,忌消导。右脉空大,胃脉双弦,忌消导。 ...
分类:    2015-12-7 18:03
疯门全书-攻下诸方
通天再造散 与小神丸相连间服。虚者慎用。 煨大黄(七钱) 郁金(三钱) 皂刺(两半) 丑牛(六钱即牵牛子) 上为末。早起面东服五钱。酒调下。食后必泻出恶物。及各色虫。先服三早。次服小神丸。至十日。又停三日。 ...
分类:    2015-12-7 18:03
伤寒百证歌-卷四-第六十八证 胁痛歌
少阳胆经循胁过。邪入此证痛无那。(那音糯。仲景云。少阳经络。循胁贯耳。因邪在此。则胁痛而耳聋。)心下坚满引胁痛。十枣医治定须可。(仲景云。太阳中风。吐下呕。头痛。心下痞。坚、满、引胁下痛。表解里未和者 ...
分类:    2015-12-7 18:03
伤寒大白-总论-宜补虚论
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故凡外感症,必因元气虚,然后外邪入之。是以仲景一百一十三方,用人参者居半。盖以元气虚弱之人,患外感必用人参三五分,或入表药之中,扶元气,助药力,逐出表邪;或入和解药中,扶助胃气,敷 ...
分类:    2015-12-7 18:03
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 ...
分类:    2015-12-7 18:03
伤寒百证歌-卷四-第六十九证 腹痛歌
腹痛有实亦有虚。要观证与脉何如。尺脉带弦并泄利。阳明虚痛建中须。(仲景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关脉若实大便秘。更加腹满实中居。(仲景云。病患不大便。绕脐腹痛。烦躁。发作 ...
分类:    2015-12-7 18:03
疯门全书-外治诸方
洗疠疮方 蓖麻皮 苦楝皮 马齿苋 槐树皮(各四两) 煎水洗。 又洗药方 草 苍耳子 北防风 鲜松毛 杉叶 左缠藤 侧柏叶 荆芥 银花 共煎水洗。 发汗方 洗同。非遍身麻木。但洗可也。 蔓荆(一两) 荆芥穗(一两二钱) 威 ...
分类:    2015-12-7 18:03
伤寒大白-总论-忌补虚论
伤寒用补,必得邪散病除,然后补其正气。若邪气方盛,不用祛邪,先用补药。则邪得补愈甚。方书云:留而不去,反成其实。是以伤寒初起,未经汗吐下者,忌补虚。阳明胃实,燥实痞满,忌补虚。胸膈饱闷,身痛无汗,忌补 ...
分类:    2015-12-7 18:03
丹溪心法-亢则害承乃制
气之来也,即以极而成灾;则气之乘也,必以复而得平。物极则反,理之自然也。大抵寒暑燥湿风火之气,木火土金水之形,亢极则所以害其物,承乘则所以制其极。然则极而成灾,复而得平,气运之妙,灼然而明矣。此亢则害 ...
分类:    2015-12-7 18:02
伤寒百证歌-卷四-第七十证 咽痛歌
咽痛阴阳各异宜。要须脉证两参之。脉浮而数吐脓血。此是阳毒之所为。(伤寒。脉浮数而大。唾脓血。千金。外台有乌扇膏治之。)脉沉兼细手足冷。或加吐利少阴兮。(仲景云。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冷。)少阴阴阳脉俱紧 ...
分类:    2015-12-7 18:02
疯门全书-点痣法
(附) 锻石、碱水和匀。略带硬。以糯米十粒。插入灰内。少时略发。即以米粘在痣上。每一痣一粒。令其自脱。则黑皮粘在米上。
分类:    2015-12-7 18:02
伤寒大白-总论-误下不宜再下论
太阳症反下之,太阳表症已解,心下满,按之大痛者,为大结胸,用大陷胸汤丸下之。若不大痛,为小结胸症,用小陷胸汤以和解,不用下法。若但心下痞满,而不痛者,为痞气,用泻心汤和解心下。要知下后若下症仍急者,不 ...
分类:    2015-12-7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