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论伤寒古治法(二十二)
凡伤寒治法,必当先知经络次序,如一日在太阳,则为发寒、头痛等证;二日在阳明,则为目痛、鼻干、不眠等证;三日在少阳,则为耳聋、胁痛、寒热、口苦等证;四日在太阴,则为腹满自利等证;五日在少阴,则为舌干口燥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9
丹溪心法-卷五-带下九十
带下,赤属血,白属气。主治燥湿为先。漏与带,俱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无人知此。只宜升提,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气,下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仍用丸子(一本作瓦楞子)。又云:赤白带下皆属血,出于大肠小肠之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8
丹溪心法-卷五-产前九十一
产前当清热产血。产妇因火动胎,逆上作喘急者,急用条芩、香附之类为末调下。条芩,水中取沉者为佳。堕胎,乃气虚、血虚、血热。黄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益母草,即茺蔚子,治产前产后诸病,能行血养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8
丹溪心法-卷五-产后九十二
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以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故也。产后血晕,因虚火载血上行,渐渐晕以韭叶细切,盛于有觜瓶中,以热醋沃之,急封其口,以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8
丹溪心法-卷五-子嗣九十三(附断子法)
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浓,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用星、夏、苍术、台芎、防风、羌活、滑石,或导痰汤之类。若是怯瘦性急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子宫干涩无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8
丹溪心法-卷五-小儿九十四
乳下小儿,常多湿热、食积、痰热伤乳为病,大概肝与脾病多。小儿易怒,肝病最多,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肾只是不足。 小儿初生,未经食乳,急取甘草一寸,火上炙熟细切,置地上出火毒一时许,用水一小盏,熬至三分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8
景岳全书-卷之四道集·脉神章(上)-《内经》脉义
部位(一) 部位解见后章 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8
景岳全书-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通一子脉义
脉神(一) 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矧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8
丹溪心法-卷五-痘疮九十五
痘疮,分气虚、血虚,用补。气虚者,人参、白术加解毒药;血虚者,四物汤中加解毒药。凡痘疮初出之时,色白者,便用大补气血,参、术、 、芎、升麻、干葛、草、木香、丁香、酒洗当归、白芍。若大便泻,加诃子、肉豆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8
景岳全书-卷之六道集·脉神章(下)-《难经》脉义
独取尺寸(一)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7
丹溪心法-卷五-论倒仓法九十六
倒仓法,治瘫劳蛊癞等证,推陈致新,扶虚补损,可吐可下。用黄色肥牯牛腿精肉二十斤或十五斤,顺取长流急水于大锅内煮,候水耗少再添汤,不可用冷水,以肉烂渣为度。滤去渣不通风处,温服一钟,伺膈间药行,又续续服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7
景岳全书-卷之六道集·脉神章(下)-仲景脉义
辩脉法(七)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7
丹溪心法-卷五-论吐法九十七
凡药能升动其气者,皆能吐。如防风、山栀、川芎、桔梗、芽茶,以生姜汁少许,醋少许,入齑汁捣服,以鹅翎勾引之。附子尖、桔梗芦、人参芦、瓜蒂、藜芦、砒茶,此皆自吐之法,不用手探,但药但汤皆可吐。吐时先以布答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7
景岳全书-卷之六道集·脉神章(下)-滑氏脉义
持脉(十) 凡诊脉,先须识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谓中按得之,脉见和缓。凡人脏腑胃脉既平,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7
丹溪心法-卷五-救急诸方九十八
鱼骨鲠 用砂糖、白炭皮末、紫苏叶、滑石末和丸,含口中,津液咽下,骨自下 蕈毒 用木香、青皮等分,作汤饮之。 众药毒 用五倍子二两重研细,用无灰酒调服。毒在上即吐,在下即泻。 解一切毒 用粉草五两重细切,微炒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7
1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