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腹痛(五十二)
陶节庵曰:伤寒腹痛有四,若绕脐硬痛,大便结实,烦渴者,皆属燥屎痛,急用寒药下之。因食积而痛者,治亦同。 若小腹硬痛,小水自利,大便黑,身目黄者,属蓄血痛,亦用寒剂加行血药,下尽黑物自愈。 凡伤寒腹中痛甚 ...
分类:    2015-12-7 18:26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下痢(五十三)
凡杂证下痢,多责于寒,伤寒下痢,有寒有热。盖热邪传里,则亦有下痢之证,但寒痢最多,热痢则仅见耳。治者当辩寒热,若误用之,则为害最大。 仲景《论》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 ...
分类:    2015-12-7 18:25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协热下痢(五十四)
仲景曰: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痢,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反下之,若痢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痢也。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 ...
分类:    2015-12-7 18:25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小便(五十五)
凡伤寒小便清者,病不在里,仍在表也,当解表发汗。小便利者,病不在气分,而在血分,以小水由于气化也。 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 凡病伤寒而小水利者多吉,以内邪不甚也。 仲景曰: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 ...
分类:    2015-12-7 18:25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死证(五十六)
陶节庵曰:凡看伤寒,极要识各经中死证死脉,须一一理会过,免致临病疑惑。但见死证,便当以脉参之,如果有疑,切莫下药,虽至亲俯恳,亦不可治,倘有差失,咎将归于己矣。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入 ...
分类:    2015-12-7 18:25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伤寒逆证赋(五十七)
伤寒难疗,逆证须知。阳病怕逢阴脉,谵语阴证非宜。乍疏乍数脉之忌,口张目陷舌如煤。干呕出气,骨节痛而呃逆弗已;发斑发黄,大便利而先赤后灰。霍乱躁烦,心下闷而喘胀;腹膨呃逆,下泄利而难溲。四肢厥逆,眼定腹 ...
分类:    2015-12-7 18:25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伤寒治例(五十八)
温散诸方: 麻黄汤(散一) 大温 凡太阳阳明伤寒,而阴邪甚者宜此。 桂枝汤(散九) 大温 凡太阳中风兼寒有汗者宜此。 麻桂饮(新散七) 大温 凡伤寒初感,邪盛气实者,无论诸经四季,先宜用此。 二柴胡饮(新散二) ...
分类:    2015-12-7 18:25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温中和中类
大温兼补诸方: 人参理中汤(热一) 大温 治太阴即病自利,阴寒腹痛呕吐,中气虚寒,胀满厥逆,疟痢等证。 四逆汤(热十四) 大温 治伤寒阴证,自利脉沉,身痛而厥。 胃关煎(新热九) 大温 凡脾肾虚寒,泻痢不止者 ...
分类:    2015-12-7 18:24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清理类
清火诸方: 抽薪饮(新寒三) 大寒 凡热邪内蓄之甚者宜此。 徙薪饮(新寒四) 次寒 凡热邪内蓄,将甚未甚者宜此。 黄连解毒汤(寒三) 大寒 凡热邪内盛,烦躁狂斑,口渴舌焦,喘满脉洪,热甚者宜此。 白虎汤(寒二) ...
分类:    2015-12-7 18:24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吐涌类
独圣散(攻百六) 凡邪实上焦,及痰涎积蓄者宜此。 茶调散(攻百七)治同前。 吐剂(新攻一)此有二法,便而且易,可随宜用之。 栀子豉汤(寒二十)伤寒烦热懊 ,当吐者宜此。
分类:    2015-12-7 18:24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攻下类
峻下诸方: 大承气汤(攻一) 凡阳明、太阴伤寒,及各经实热内结者宜此。 小承气汤(攻二) 凡病在太阴,无表证,潮热脉实,狂言腹胀者宜此。 调胃承气汤(攻三) 凡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潮热,邪入腑者宜此 ...
分类:    2015-12-7 18:24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论古法通变(二十三)
凡用药处方,最宜通变,不可执滞。观仲景以麻黄汤治太阳经发热头痛,脉浮无汗之伤寒,而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亦用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亦用之,此麻黄汤之通变也。又如桂枝汤,本治太阳经发热汗出之中风, ...
分类:    2015-12-7 18:23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麻黄桂枝辩(二十四)
按:《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无汗而喘者,名为伤寒,麻黄汤主之。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桂枝汤主之。 此以无汗脉紧者为伤寒,故用麻黄 ...
分类:    2015-12-7 18:23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论今时皆合病并病(二十五)
余究心伤寒已久,初见合病并病之说,殊有不明,而今始悉之。夫所谓合病者,乃二阳、三阳同病,病之相合者也。并病者,如太阳先病不解,又并入阳明、少阳之类也。观仲景曰: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 ...
分类:    2015-12-7 18:23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治法(二十六)
凡治伤寒,不必拘于日数,但见表证,即当治表,但见里证,即当治里,因证辩经,随经施治,乃为良法。若表邪未解,即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见紧数者,仍当解散,不可攻里也。若表邪已轻,即日数虽少,但有里证而脉见 ...
分类:    2015-12-7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