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中篇-阳明胃腑津虚方
蜜煎导方 蜜炼成挺纳入肛门,为蜜煎导法。 阳明腑病,大便燥结,胃中并无实证,此乃发汗伤津,尿多伤津,津液内竭,不可攻下大便。应用蜜煎导法,蜜入肛门直肠吸收蜜之润气,自然大便得下。 猪胆土瓜根汁方 大猪胆汁 ...
分类:    2015-12-11 21:54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枳实
枳实味苦性微寒。主要功用是破气、消积、导滞、除痞.枳实善于破泄胃肠结气,对心下痞痛,胃脘硬胀,食滞腹胀、腹痛,肠胃结气、大便不畅等,效果很好。常与枳壳、木香,槟榔,神曲,麦芽,山查、大黄等配伍使用。对 ...
分类:    2015-12-11 21:54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7条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咱们开始这个太阳下篇,就讲的结胸和脏结,结胸讲的很多了,从结胸讲到心下痞,那对于脏结它没有交待,这里他又特别提出来,痞胁下素有痞,这个痞就是 ...
分类:    2015-12-11 21:54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中篇-阳明胃腑病有瘀血方
抵当汤(方见前) 阳明病而善忘,此因有久瘀之血,停于下部阻碍肾气之故。肾主藏智,肾气不能升达,故善忘。何以知其有瘀血?大便黑硬,便时反易也。下有瘀血,肾气抑郁,故现黑色。故以抵当下其瘀血也。
分类:    2015-12-11 21:54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枳壳
枳壳味苦酸,性微寒。功效与枳实相近似。但枳实主入脾胃,枳壳主入脾肺。机壳力缓,偏于理气消胀。枳实力强,偏于破气消积。枳实破降下行之力强,枳壳开胸宽肠之力强。枳壳配桔梗,可宽胸消胀,配槟榔,可使胸中结逆 ...
分类:    2015-12-11 21:54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8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温饱,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虚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伤寒若吐,若下,是皆属误治啊,寻其理,邪热内入而结于里,病七八天不解,热结在里 ...
分类:    2015-12-11 21:54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中篇-少阳胆经本病方
小柴胡汤(方见前) 呕而发热,少阳胆经上逆也。欲足少阳下降,必须手少阳上升,故小柴胡主之。 小建中汤 桂枝 芍药 炙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阳脉涩,上焦津液不下也。阴脉弦,下焦木气不升也。上焦津液不下,胆经 ...
分类:    2015-12-11 21:5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沉香
沉香味辛苦,性微温。主要用为降气药,兼能温肾平喘。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温中降气,由于中气失共和降、气逆为害而出现胸脘胁肋闷胀、心腹疼痛、呕吐泻泄、胃冷、呃逆等症。可用本晶降气温胃而调中。常配合香附 ...
分类:    2015-12-11 21:5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9条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外伤没有汗,同时外边也无大热,但里头有热,口燥渴,口舌干燥而且渴,一渴它就加人参,心烦得厉害,背微恶寒,它胃要有热啊,当胃的这个部位,它也微 ...
分类:    2015-12-11 21:5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中篇-少阳胆经与荣卫同病方
柴胡桂枝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桂枝 芍药 炙草 既有发热、恶寒、肢节烦痛之荣卫表证,又有微呕心下支结之少阳经证,桂枝汤、小柴胡汤合并双解也。 黄芩汤 黄芩 芍药 炙草 大枣 少阳经气与荣 ...
分类:    2015-12-11 21:5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檀香
檀香味辛,性温。为理气开发之品,主要有调脾肺、利胸膈的作用。 本品能引脾胃之气上升而增进饮食,能开发胸肺之气郁而宽畅胸膈。故对因脾肺之气失调,而出现胸膈闷胀、心腹疼痛、饮食少进、噎膈吐食等症,常以本晶 ...
分类:    2015-12-11 21:5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0条
伤寒,脉缓,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当发汗,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它怕你里头加这个,背微恶寒,时时恶风,怕你认为是表证,表证吃白虎汤那是不行的,所以在这里特别提出这一条, ...
分类:    2015-12-11 21:5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入太阴脾脏方
四逆汤桂枝汤(方见前) 荣卫表病只宜解汗,若不汗解,而误下之,下伤太阴脾脏,而泻利不止,却又有荣卫之身体疼痛表证。虽有表证,不可治表,当急救里,宜四逆汤以温太阴,然后用桂枝汤以解表也。 新加汤 桂枝 芍 ...
分类:    2015-12-11 21:5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1条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阳少阳并病就是先得的太阳病,这个病传入半表半里,又发生少阳病,而太阳病还不罢,这叫做并病,心下硬,这是我们前面讲的人参证,这是小 ...
分类:    2015-12-11 21:5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柿蒂
柿蒂味苦涩,性平。能降逆气、止呃逆。治呕哕时,常配半夏,竹茹、生姜,藿香、刀豆子、代赭石等同用。治呃逆时,常配丁香、沉香,旋复花等同用。对虚证呃逆(重病,久病、老人体弱者),还可加党参、人参、附子,白 ...
分类:    2015-12-11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