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伤中气方中复木燥方
干姜炙草汤 干姜 炙草 自汗尿多心烦,津液已伤。反用桂枝汤加附子增桂枝以发汗,津液更伤。无津液则阳无所归而中阳亡,遂肢厥咽干吐逆躁烦。干姜、炙草温补中阳,中阳回复,厥躁等证乃止。 芍药炙草汤 芍药 炙草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旋复花
旋复花味苦,辛、咸,性温。主要功用是降气、化痰,行水。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暖气呕逆:由于大汗或泻下后,胃气受伤,或湿痰阻滞不降而引致肺胃之气上逆,出现嗳气频频,脘部痞闷,胸胁胀满,食入即吐,食物与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2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者,那么就指有太阳病的证候,这个太阳病的证候也不过是脉浮,发热而已。它并不恶寒,要真正有恶寒啊,那还是要用葛根汤,它说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入少阴肾脏方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 发汗后汗漏不止。阳亡风动,故恶风、尿难、肢急。附子回肾阳,桂枝实表阳,芍药息风敛阳,炙草、姜、枣补中气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炙草 附子 发汗而表病不解,反恶寒,此恶寒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胸中有热,那么就有热邪了,而胃中有邪气,这个邪气指的水饮,热邪与水气相互激动,所以它腹中痛,就是里头这个水饮为热所激动,它腹中痛,而且欲呕吐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莱菔子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主要有降气平喘,化痰消积,理气除胀的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痰喘咳嗽,由于痰浊阻肺,肺失肃降而产生的咳嗽、气喘、痰多、胸闷等症,可用本品配苏子、白芥子(旧名三子养亲汤)同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入厥阴肝脏方
当归四逆汤(方见前) 下利而脉浮革肠鸣,浮革为木气虚寒,肠鸣肝胆寒热不和,肠间停有水气。当归、桂枝温木气之寒,桂枝、白芍调肝胆之寒热,通草通调肝经而平胆热,细辛补益木气,而理肠间之水,草、枣补中也。 干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4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之。若其人在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风湿也为在表之证,此病开始也类似伤寒无汗,到八九日的时候,风湿相搏的证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薤白
薤白味辛苦,性温。主要作用是助胸阳,开心窍,散胸中与大肠气滞,兼能活血。 对胸中阳气不振而产生胸痹刺痛,心痛血滞,肺气喘急等症。常配合瓜蒌、白酒,桂枝,枳壳、五灵脂、蒲黄、檀香、红花、苏梗,苏子,槟榔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入阳明胃腑方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葛根 黄连 黄芩 炙草 利不止而脉促喘汗。脉促为表未解,喘而汗出为阳明经气之热。脉促喘汗之利,此阳明经之热利也。葛根升散手阳明经气以解表,连芩清热止利,炙草补中也。 麻杏甘石汤 麻黄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5条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这个比上面那个痛还厉害,骨节疼烦,掣痛,是一种牵引痛,疼的厉害,且不能曲伸,近之则痛剧。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苏子
苏子味辛,性温。主要有下气平喘,消痰止嗽、利膈开郁的作用。 苏子有润心肺,降气消痰的作用。对于肺失肃降,痰多气逆而咳喘、胸闷诸症,常配合杏仁、炒菜菔子、炒白芥子、陈皮、紫菀、前胡,厚朴、当归、沉香等同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6条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这段很存问题,伤寒脉浮滑,浮主表热,滑主里热,如果太阳伤寒的症状,而脉浮滑,此表里俱热,可用白虎汤。但此证侯决不是表有热,里有寒。里有寒怎么用白虎汤呢?注家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草豆蔻
草豆蔻味辛,性温。主要有燥湿、温中。破气,开郁的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中焦寒湿不化:本品辛温芳香,其气燥烈,能化湿浊。对于中焦寒湿不化而引致呕吐、反胃、噎膈、痞闷、泻痢、腹胀、舌苔白厚而腻,脘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这个脉结代脉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汤,但是心动悸,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真正的由于 虚,现在由于阴虚了,可以用炙甘草汤。有些结代脉,如前面的抵当汤,脉沉结,沉脉中见结,沉脉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2
1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