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83条
问曰:病得之一日,不发热(应为“不恶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病有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病也有这样的,开始第一知得的时候,不恶热而恶寒,这与阳明病之外证不相符。这是怎么回事?答曰 ...
分类:    2015-12-11 21:5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厚朴
厚朴味苦辛,性温。主要作用是下气、除满,燥湿、消胀。 对脾胃运化力差,又受寒湿侵袭而致中焦运化失常、寒湿停滞所引起的胸腹满闷,呕吐,腹部胀满等症,可用本晶配合木香、干姜、草蔻,陈皮、茯苓,半夏,藿香等 ...
分类:    2015-12-11 21:5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少阴肾脏热证方
甘草汤 甘草 少阴之气,水火同宫,病则寒水克火。故伤寒少阴病,属于肾脏阴盛,故以附子温肾阳为王。少阴阳亡病寒,少阴阳复则又病热。因中气已伤,升降之力弱少,故阳复之后,阳升不降,于是病热,咽痛即阳复生热不 ...
分类:    2015-12-11 21:5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少阴阳复吐证方
四逆汤(方见前) 胸中有实痰阻格,则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阳气不通,则手足寒而脉弦迟。弦者聚也,迟者痰也。当用吐法吐去其痰。若膈上有寒饮干呕,急用四逆汤以温之,不可吐也。
分类:    2015-12-11 21:5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乌药
乌药味辛,性温。主要有行气宽胀,顺逆止痛、温故肝肾冷气、疏达腹部逆气的作用。是常用的温性行气药,兼能温肾缩小便。 本品善长于治下焦属于寒性的气痛,临床上最常用为温肾治疝的要药。对由于肾间冷气波及肝经而 ...
分类:    2015-12-11 21:5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槟榔
槟榔味辛,性温。降气破滞是它的特长,兼能行痰下水,消积杀虫。 本品长于降气,前人经验认为‘性如铁石之降’,能把人体最高部位之滞气,降泻至极下之处.所以对于因气逆,气滞所造成的胸腹胀闷,嗳气呕逆,腹澜便 ...
分类:    2015-12-11 21:5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少阴阳复土胜水负方
大承气汤(方见前) 少阴水负,趺阳土胜为顺。但土气太过,伤及肾阴而口燥咽干,伤及肝阴而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伤及脾阴而腹胀不大便,皆宜大承气汤下燥土以救脏阴。然乃燥土之事,非少阴阳复之事耳
分类:    2015-12-11 21:50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香橼
香橼味辛酸苦、性温。有调气、宽胸,化痪的作用。本品适用于肝气郁滞而致的胁庸、胃脘痛,脘腹满闷、暖气、呕吐等症。常配合半夏、生姜、木香、砂仁、蔻仁,香附,苏梗、厚朴花等同用。 对于痰气逆满而致的咳嗽胸闷 ...
分类:    2015-12-11 21:5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厥阴肝脏热证方
白头翁汤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厥阴阳复,木气生热,木郁于下则下利,热伤津液则口渴,木陷不胜则下重。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清木气之热,热清则木气上升也。
分类:    2015-12-11 21:5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小承气汤(方见前)
下利谵语,此为厥阴阳复生热,灼伤胃中津液而成燥屎之故。宜小承气汤下燥屎以复津液也。 瓜蒂散(方见前) 痰实结在胸中,阳气不达,故肢冷脉乍紧。胸中窒塞,故烦而不能食,宜瓜蒂散以吐痰也。 四逆散 柴胡 芍药  ...
分类:    2015-12-11 21:50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84条
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太阳病恶寒为什么不自罢?而阳明病开始恶寒,又马上不恶寒了呢?古人说是,阳明居中,主土,土为万物所归,寒一进到 ...
分类:    2015-12-11 21:5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阳明胃腑寒证方
四逆汤(方见前) 脉迟为寒,脉浮为虚,外热内寒,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以补虚温寒也。 吴茱萸汤(方见前) 食谷欲呕,属于阳明胃寒,吴茱萸汤以温胃寒。得吴茱萸汤,呕反增剧,此属于上焦有热,不止胃寒而已也。 茵 ...
分类:    2015-12-11 21:50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85条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头一个是太阳病依法当发汗,发汗而病不彻,彻是指病不除,不是不彻底,真正的重病,不只伤寒如此, ...
分类:    2015-12-11 21:5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少阳胆经坏病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黄芩 炙草 桂枝 牡蛎 瓜蒌根 干姜 少阳经病,汗下并施。胆经伤则寒热往来,胸胁满结,脾土伤,则湿生尿短,中气伤则相火不降,烦渴头汗。柴芩解少阳,除寒热,舒胸胁,牡蛎消满结,瓜蒌合 ...
分类:    2015-12-11 21:50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86条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这是太阳伤寒转属阳明,到三天的时候,如果转属阳明了,其脉必大,因其内热甚,如前面白虎汤证脉洪大。前面讲了:太阳病二三日,少阳阳明证不见者,为不传。但如果脉大是传阳明。也在此借机把 ...
分类:    2015-12-11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