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湖岳村叟医案-二、虚证门(凡十七案)
附:肺痨 虚证总论 夫天地之元气,有古今之变换,不可不审也。天地初开,气候浓密,人在气中,受气常强。唐虞三代之人,寿至百岁者多矣。及其既久,气化渐薄,受气常弱,百岁者恒鲜。当今之世,又非中古可比。处此争 ...
分类:    2015-12-10 21:54
古今医案按-凡例
一是编汇选名医成案。所选必择精当。如江氏类案入选颇多。亦不过十之三四。其余仅选十之一二而已。此外见诸史传及说部杂书。或有新意。或立奇法者。间采一二条。俾广见一所选皆有议论有发明之案。庸浅及怪诞不经者概 ...
分类:    2015-12-10 21:54
湖岳村叟医案-三、水臌门(凡十案)
水臌总论 水臌之为病,莫不由脾肺肾三经之亏。肾为水脏,肾虚者,邪水横逆泛滥,平地已成泽国。脾为水堤,脾虚则堤不固,何能防水患?肺为天地肃杀之令,虚则不能下降,膀胱因之不能化水。故水臌之证,十有九虚。经 ...
分类:    2015-12-10 21:54
古今医案按-卷一-中风
唐书载许允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允宗曰口不下药。宜以汤气蒸之。令药入腠理。周时可瘥。遂造黄 防风汤。煮数十斛。置床下气如烟雾。熏蒸之而得语。遂超拜义兴太守。 震按书 ...
分类:    2015-12-10 21:54
湖岳村叟医案-四、痢疾门(凡十一案)
痢疾总论 古有滞下之名,而无痢疾之称,痢疾之称,乃后人易之耳。试视历年以来,此证多起于夏末秋初之际。夫长夏湿胜,赤日当照,湿热相合,亲上亲下,人在气中,如鱼在水,谁能逃避湿热之邪,感受于不知不觉之中。 ...
分类:    2015-12-10 21:54
古今医案按-卷一-类中
王节斋治一壮年。忽得暴病如中风。口不能言。目不识人。四肢不举。急投苏合香丸。不效。王偶遇闻之。询其由。曰。适方陪客。饮食后忽得此证。遂教以煎生姜淡盐汤。多饮探吐之。吐出饮食数碗而愈。 郑显夫年六十余。 ...
分类:    2015-12-10 21:54
湖岳村叟医案-五、霍乱门(凡十六案)
霍乱总论 夫霍乱之病,多起于仓卒之间。大概多劳困饥饿之人,素有内伤,又感夏秋露卧贪生食冷,毫无禁忌,因此致病速于置邮。又有一种温疫流行之霍乱,不定于何年何时,不分男女老幼,相传染者极速,多者几省,少者 ...
分类:    2015-12-10 21:54
古今医案按-卷一-伤风
江少微治黄三辅。年逾四旬。醉饮青楼。夜卧当风。患头痛发热。自汗盗汗。饮食不进医治十余日罔效。诊得六脉浮洪。重按豁然。此饮酒当风。名曰漏风。投以白术、泽泻。 酒煎服而热退。汗仍不止。心口如水。此思虑所致 ...
分类:    2015-12-10 21:54
湖岳村叟医案-六、咽喉门(凡十案)
咽喉总论 夫咽喉者,古今要证也。治喉证于是有《喉科秘旨》、《喉科指掌》以及《白喉忌表抉微》。诸书中辨证详明,用药严谨,治证之神效,禁药之为害,误服之解救,医案之存真,天数之吉凶,死生之立判。反复读之, ...
分类:    2015-12-10 21:54
古今医案按-卷一-中寒
吴球治一人。暑月远行。渴饮泉水。至晚以单席阴地上睡。顷间。寒热。吐泻不得。身痛如刀刮。医曰。此中暑也。进黄连香薷饮及六和汤。随服随厥。吴诊其脉细紧而伏。曰。 此中寒也。众皆笑曰。六月中寒。有是事乎。吴 ...
分类:    2015-12-10 21:53
湖岳村叟医案-七、腹痛门(凡十五案)
腹痛总论 腹痛之证,有虚痛,有实痛,有内伤而痛,有外感而痛,证虽不一,不外虚实,实者易治,虚者难医,此尽人而知也。然此外有因邪祟而痛者;有延绵终年累月,时疼时止者;有发于仓猝,一疼即毙者;有因气滞而疼 ...
分类:    2015-12-10 21:53
花韵楼医案-序
何谓乎医案也。断病与处方而已。盖医案汗牛充栋。大都统治男妇杂症为居多。而专治妇科则甚少。吾吴顾 云女士。妇科名医也。道咸间吴下士大夫皆争延诊而钦仰之。曾着有花韵楼医案一卷。惜乎未刊行世。知医者偶一道及 ...
分类:    2015-12-10 21:53
古今医案按-卷一-伤寒
许学士治乡人邱生者。病伤寒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许曰虽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曰。尺中迟者。营气不足。未可发汗。用建中汤加当归、黄翌日脉尚尔。其家索发汗药。言几不逊。许忍之。只用 ...
分类:    2015-12-10 21:53
湖岳村叟医案-八、幼科门(凡三十案)
幼科杂证总论 古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婴儿”。甚言小儿之病不易治也。因小儿脉不可凭,问不可问,一见生人,啼哭不止,闻之一道无可用矣。惟望之一道可用,乘小儿不哭,看气血之刚柔, ...
分类:    2015-12-10 21:53
花韵楼医案-正文
汪(医案) 小产之后。血崩月余。音低气怯。寐少咽干。面目浮肿。干呛阵作。良由血去过多。一派虚象集矣。古人以血崩为之崩中。中者。即脾胃也。前方纯用滋纳固涩。久服不效。何以尚不悟其理耶。盖肝主藏血。脾主摄 ...
分类:    2015-12-10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