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汗
海藏治一子。自婴至童。盗汗凡七年矣。诸治不效。与凉膈散、三黄丸。三日病已。盖肾为五液。化为五湿。相火迫肾。肾水上行。乘心之虚而入手少阴。心火炎上而入肺。欺其不胜己也。皮毛以是而开。腠理元府不闭。而为汗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喘
景岳曰。予仲儿生未两周。初秋感寒发热。脉微紧。素知其脏气属阴。不敢清解。以芎苏、羌、芷、细辛、生姜之属。冀散其寒。一剂下咽。不惟热不退而反大泻作。连泻二日又加气喘。斯时也。将谓其寒气盛耶。何以用温药而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吐泻
立斋治一小儿。每饮食失节。或外惊所忤。即吐泻发搐。服镇惊化痰等药而愈。后发搐益甚。饮食不进。虽参、术之剂。到口即呕。乃用白术和土炒黄。以米泔煎数沸。不时灌半匙。仍呕。次日灌之。微呕。渐加至二三匙。递加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嗜卧
吕沧洲治一幼女。病嗜卧。颊赤而身不热。诸医皆以为慢惊风。屡进攻风之剂。兼旬不愈。吕切其脉。右关独滑而数。他部大小等而和。因告之曰。女无病。关滑为宿食。意乳母致之。乳母必嗜酒。酒后辄乳。故令女醉。非风也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惊搐
李寺丞子三岁。病搐。自卯至巳。数医不效。钱乙视之。搐。目右视。大叫哭。李曰。何搐右。钱曰。逆也。李曰。谓何。曰。男为阳。本发左。女为阴。本发右。故男目左视。发搐时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时。右视无声。左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痫
立斋治一小儿。患痫。吐痰困倦。半晌而苏。诸药不效。年至十三而频发。用肥浓紫河车。生研烂。入人参、当归末捣丸。每服二钱。日进三五服。乳送下。一月渐愈。又佐以八珍汤全愈。 又一儿七岁。发惊痫。令其恣饮人乳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螈
钱乙治皇子病螈 。国医莫能疗。闻乙有异能。召之。进黄土汤而愈。神宗问此何以能愈此疾。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 江应宿治一富家儿。病手足螈 。延至二十余日转笃。江后至。曰。此气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黄胆
罗谦甫云。一儿季夏。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溃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季夏之热。加以湿令。而蒸热薄于经络。入于骨髓。使脏气不平。故脾逆乘心。湿热相合而成此疾也。盖心火实则身体蒸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癖积
刘仲安治一儿。病癖积。左胁下硬如覆手。肚大青筋。发热肌瘦。自汗咳嗽。日晡尤甚牙疳。口臭恶。宣露出血。四肢困倦。饮食减少。病甚危笃。先与沉香海金砂丸。一服。下秽物两三行。次日。合塌气丸服之。十日。复与沉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疳积
陈孝廉自述云。其子痘疹后。患疳积病。骨瘦如柴。大便不固。偶得市人传一方。用山楂一两。白酒曲一两。取多年瓦夜壶人中白最多者。将二物装内。炭火 存性。研为细末。每服六分。滚水送下。药未完而病愈。 黄上舍瑶台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8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曲背
一女六岁。才发寒热一日。即腰脊中命门穴间骨节肿一块。如大馒头状。高三四寸。自此不能平身而立。绝不能下地走动。已半年。人皆谓龟背痼疾。莫能治。即以幼科治龟背古方。亦不效。孙东宿曰。此非龟背。盖龟背在上。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8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异证
一儿初如鱼泡。又如水晶。碎则流水。用密陀僧罗极细。糁之。 一小儿七岁。闻雷则昏倒。不知人事。以人参、当归、麦冬。少入五味熬膏。尽一斤。后闻雷自若。 建炎戊申。镇江府民家儿生四岁。暴得腹胀疾。经四月。脐裂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8
程杏轩医案-初集-方灿侣翁腹痛蓄瘀脱血治愈并商善后法
灿翁年近七旬,向患腹痛,一夕忽吐下紫瘀血块数碗,头晕自汗,目阖神疲,诊脉芤虚,谓其子曰∶此血脱证也。书云∶久痛多蓄瘀。盖腹痛数年,瘀蓄已久,一旦倾囊而出,夫气为血之帅,高年气虚,切虑晕脱。古人治血脱,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54
程杏轩医案-初集-农人某攻痞动血昏晕急证
农人某,久患痞积,腹如抱瓮。偶遇方士,教以外用炙法,内服末药,即可刈根。某信之,数日后,忽觉心嘈如饥,吐下紫瘀,成碗成盆,头晕不能起坐,无力延医。舁至镇中戚家,招予往视。病者倦卧榻上,闭目呻吟,方欲诊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53
程杏轩医案-初集-王以仁翁乃郎暑病热久伤阴
以翁乃郎年五岁,夏月病逾两旬,诸药罔效,发热不退,汗多口渴,色白肌瘦,切脉虚数无力。阅前方悉皆清散之属,翁问病势何如?答曰极重。又问此为何病?予曰∶暑病也。初治甚易,医不如法,热久伤阴,元气被伐,犹幸肝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53
1 ...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