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主要有清泻心胃火热、凉肝胆、解热毒的作用。并有燥湿作用。四川产者效力较好,故又名川黄连。 由于心胃火热而致口舌生疮,目亦牙痛、尿赤便秘等症,可以本品配生地,木通、竹叶、黄芩,生大黄等同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1条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戢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水就停在上面,所以不能食,手足戢然汗出,阳明病法多汗,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9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细辛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 poides F. Schm.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 又名北细辛(《理伤续断秘方》),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又名西细辛(《本草原始》)的带根全草。味辛,性温。有小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4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黄芩
黄芩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热燥湿和清热解毒药。能泻中焦实火,燥肠胃湿热,清少阳邪热。兼能凉血安胎。 1.泻中焦实火:因胃火上壅而致的咽痛、牙痛、口腔溃疡、扁桃腺肿痛、膈间闷热、大便干结,肺热咳嗽等症。可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类伤寒篇-伤寒愈后气逆方
竹叶石膏汤 人参 粳米 炙草 石膏 麦冬 半夏 竹叶 伤寒愈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此伤寒阳明病后津伤燥起。参草粳米补气生津,石膏麦冬清燥,竹叶半夏降逆也。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9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 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et Sav. 或川白芷Angelica anomalaLallem. 和杭白芷 Angelica taiwania- na Boiss.或云南牛防风(滇白芷)Her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4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2条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戢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初欲食者,就是开始由太阳转属阳明,能吃,能吃说明里头有热,有热者小便应该自利,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扼子
栀子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能清泻三焦火热,祛湿解毒。常用于以下情况: 1.各种热性病:凡一切由于火热所致的头痛,目赤,牙痛,咽喉痛,口舌生疮,火毒疖肿,发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皆可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类伤寒篇-大病愈后肺热积水方
牡蛎泽泻散 牡蛎 泽泻 葶苈 商陆 海藻 蜀漆 栝蒌根 大病已愈之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此肺热不能收水。泽泻葶苈商陆海藻蜀漆以逐水,牡蛎栝蒌以清肺热也。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9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鹅不食草
《食性本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 Br. et Aschers. 的带花全草。亦名野园荽(《濒湖集简方》)、石胡荽(《四声本草》)等。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4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3条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 这个要不得,它是根据天干地支运气学说,前面太阳病说过了。这是照例,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也没人考据此事,已至未是太阳最旺之时,火生土,火之后再申酉戊是阳明旺时,故好时在旺时好,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黄柏
黄柏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坚肾益阴。配黄连,木香、马齿苋,白头翁等,可用于湿热痢,配木香、藿香,茯苓、白术等,可用于湿热泄泻;配木通,生地,竹叶、滑石,篇蓄、猪苓等,可用于湿热淋,配茵陈、栀子、车前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类伤寒篇-大病愈后气热方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 栀子 香豉 大病愈后因劳病复,此中气热窒。栀子清热,枳实香豉理滞也。有宿食加大黄。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9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夏枯草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 的果穗。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主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 ...
分类:
女科折衷纂要
2015-12-11 21:4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生地黄
生地黄味甘微苦,性寒。主要有凉血清热和滋阴补肾的作用。 1.凉血清热:生地黄甘苦而寒,能凉血而清热,并能凉血止血。最常用于温热病,热邪侵入营分(高热.甚或神志恍惚,口反不渴,舌质红或绛、斑疹隐隐欲现、脉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8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