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第二十五节 妊娠腹内钟鸣
《大全》用鼠窟前后土为细末,研麝香,酒调下,立愈。
分类:    2015-12-8 23:08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二-小儿胎疾
胎热甘草黄连汤。胎寒去连加桂方;胎黄甘草加茵陈,胎惊辰砂一味良;胎瘦胎肥浴体法,胎怯五软用地黄。此是家传真口诀。儿孙记诵莫遗忘。 肝色多青心赤红,脾黄肺白肾黑同。黄白疳虚黑中恶,赤红是热青惊风。
分类:    2015-12-8 23:08
胎产心法-卷之下-手足身痛论
产后遍身疼痛者,因产百节开张,血脉流散,气弱不充,则经络间血多凝滞不散,筋脉急引,骨节不利,故有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伸屈,或身热头痛者,起痛散主之。若误作伤寒,发表汗出,则筋脉动,手足厥冷,变为痉证 ...
分类:    2015-12-8 23:08
胎产秘书-下卷-生化汤论
产后气血太虚,理宜大补,但恶露未尽,用补须防滞血。乃生之而且化之,能化能生,攻血块无损元气,行中又带补血,方许万全,治无一失。世以四物汤治产,地黄性寒滞血,芍药酸寒无补,其不误人者几希矣。 按:生化汤 ...
分类:    2015-12-8 23:08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第二十六节 腹内儿哭
《产宝》云:腹中脐带上疙瘩,儿含口中,因妊妇登高举臂,脱出儿口,以此作声。令妊妇曲腰就地,如拾物状,仍入儿口,即止。又云:用空房中鼠穴土,同川黄连煎汁饮,亦效。 沈尧封曰:相传腹内钟鸣,即是儿哭。今人 ...
分类:    2015-12-8 23:08
胎产心法-卷之下-发热论
产后七日,内外发热,其证多端,除伤食发热已论见伤食门矣。然又有发热恶寒头痛似太阳证,或寒热头痛胁痛似少阳证,皆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其状颇类伤寒。治者慎勿轻产而执偏门,以麻黄汤治类太阳证,以柴胡汤治类 ...
分类:    2015-12-8 23:08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二-小儿五脏部位
五脏有外候,不离正面间,耳乃肾之窍,两眼原属肝。鼻孔肺为主,脾唇心舌尖。 左颊属木肝生风,右颊属金肺位同。额为心火赅为肾,准头鼻土位居中。
分类:    2015-12-8 23:08
小儿痘疹方论-序
尝谓小儿病证虽多。而疮疹最为重病。何则。疮疹之病。盖初起疑似难辨。投以他药。不惟无益。抑又害之。况不言受病之状。孰知畏恶之由。父母爱子。急于救疗医者失察。用药差舛。鲜有不致夭横者。文中每思及此。恻然于 ...
分类:    2015-12-8 23:08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第二十七节 养胎
徐蔼辉曰:《金匮》云: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以此见十月养胎之说,其来久矣。 徐之才曰:妊娠一月名胎胚,足厥阴肝脉养之;二月名始膏,足少阳胆脉养之;三月名始胞,手少阴心主胞络脉养之;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 ...
分类:    2015-12-8 23:08
胎产心法-卷之下-大便燥秘论
产后大便燥秘,由于去血过多,胃中枯燥,精微不及下输,以至糟粕壅滞不通。况大肠主津,产妇内亡津液,则干涸失其传导变化之权,故令便难。多服生化汤,则血旺气顺,自润而通。或服养正通幽汤亦可。倘不大便,而无所 ...
分类:    2015-12-8 23:08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二-五脏外症
肝主风兮目直视,闷乱叫哭不安宁。心主热兮不得眠,惊悸饮水口舌干。脾主困兮多好睡,吐泄(4)瘦弱病成疳。肺主气兮多咳嗽,皮干发枯喘绵绵。肾主虚兮胎气弱,小儿肾弱养应难。 (4)泄: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泻 ...
分类:    2015-12-8 23:08
小儿痘疹方论-论痘疹受病之由
夫小儿在胎之时。乃母五脏之液所养成形也。其母不知禁戒。纵情浓味。好啖辛酸。或食毒物。其气传于胞胎之中。此毒发为疮疹。名曰三秽液毒。 ○一、五脏六腑秽液之毒。发为水泡疮。 ○二、皮膜筋肉秽液之毒。发为脓血 ...
分类:    2015-12-8 23:08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第二十八节 胎动不安
血虚火盛,其妇必形瘦色黑。其胎常上逼者,宜条芩、阿胶。 徐蔼辉曰:前张飞畴说,谓形瘦血热宜条芩,血虚火旺宜归、芍,此似将上二条并为一治,想须在胎上逼与腹急痛上分别,未知是否!存参。 气虚妇体肥白,胎常下 ...
分类:    2015-12-8 23:08
胎产心法-卷之下-类疟及寒热往来论
产后 疟,在初产时绝少。即胎前久疟淹缠,产后里气通达,无不霍然。即有半月内外寒热往来,每日应期而发,或一日二三度,其证类疟,皆由产后气血虚损,阳虚作寒,阴虚发热。或昼轻夜重,或日哺发热,或有汗,或头有 ...
分类:    2015-12-8 23:08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二-看小儿虎口纹
今人专看虎口纹,风关气关命关分。风关病轻气关重,命关若过死将临。青筋红热黑势恶,直轻斜曲重看云。
分类:    2015-12-8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