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夺命散
治急慢惊风。 全蝎(二、七个) 蛇含石(醋淬七遍) 铁孕粉 丁头 大赭石(各一两) 上为细末,薄荷汤调下,如身热入朱砂末少许。
分类:    2015-12-7 18:31
温病指南-卷上-伤寒温病辨(四则)
伤寒邪从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于足太阳。温病邪从经络及口鼻而入。自上而下。始于手太阴。寒为阴邪。阴盛必伤阳。故首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而为头痛身热项强脊痛等证。以阴盛伤人之阳也。温为阳邪。阳盛必伤阴。故 ...
分类:    2015-12-7 18:31
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上焦篇
(温热冬温温毒温疫同法) 风温初起。头痛身热自汗。不恶寒而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动数。右大于左。或两寸独大者。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经气分也。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银翘散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苦桔 ...
分类:    2015-12-7 18:31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治小儿急慢惊风
白矾(生用) 雄黄(等分) 上研细,蜡柜丸如绿豆或粟米大,以麝香、朱砂养之,量儿大小,取青绿物自大便出即愈。 韶州医者刘从周,论小儿吐泻发搐,觉有痰者,但服五苓散,入生姜,半夏煎服,吐了痰,泻亦止,惊自 ...
分类:    2015-12-7 18:31
金匮钩玄-卷第二-喉痹
大概多是痰热也,只以桐油吐之。或用麝干逆流水吐。 又方:用李实根皮一片噙口内,更用李实根碾水敷项上,一遭立效。新采园中者。
分类:    2015-12-7 18:31
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中焦篇
(温热冬温温毒温疫同治) 温病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粗。或竟不粗者。即非此证。)大渴引饮。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色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下午益甚。脉浮洪躁甚者。 ...
分类:    2015-12-7 18:31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青金丸
治小儿慢惊青金丸。青州白丸子、金液丹等分同研为细末,面糊丸如黍米大,量儿大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姜汤又方,正坐大附子,去皮脐,生,为细末,以白顶蚯蚓令于药末内滚,候定,刮蚯蚓上附子为丸,如黄米大,每服十 ...
分类:    2015-12-7 18:31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目眵
论曰目者、腑脏之精华,肝之外候,津液之道也,若腑脏挟热,内熏于肝,冲发于目,使液道热涩结滞于 睑,则成眵 。 治脏腑挟热,冲发于目,津液结滞而成眵 ,泽泻丸方 泽泻 茺蔚子 菟丝子(酒浸别捣) 石斛(去根) ...
分类:    2015-12-7 18:31
金匮钩玄-卷第二-缠喉风
戴云:属痰热。缠喉风者,谓其咽喉里外皆肿者是也。用桐油,以鹅翎探吐。又法:用灯油脚探吐之。又方:用远志去心,水调,敷项上,一遭立效。
分类:    2015-12-7 18:31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治小儿因吐泻胃虚生风
作惊痫状,曾用极妙。 白术二分,蜜煮至焦,须木炭火,取出,水净洗,切片,焙之,入蝎梢三、七个,天麻、附
分类:    2015-12-7 18:30
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下焦篇
(温热冬温温毒温疫同治) 温病久羁阳明。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者。热邪渐伤少阴肾水也。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若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邪热少虚热多也。加减复脉汤主之。温 ...
分类:    2015-12-7 18:30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培补类
峻补诸方: 大补元煎(新补一)凡元气大虚者,虽有寒邪,亦不可攻,必单培根本,正复邪将自散,或真寒假热等证皆宜用此。 大营煎(新补十四)此大补元煎之次者也,酌宜用之。 三阴煎(新补十一) 凡三阴不足,及风疟 ...
分类:    2015-12-7 18:30
金匮钩玄-卷第二-咽喉生疮
多属虚。血热游行无制,客于咽喉。人参、蜜炙黄柏、荆芥。 虚:人参、竹沥、无实火。 热:黄连、荆芥、薄荷、硝石。 上为细末,用蜜姜汁调噙。 血虚,四物汤中加竹沥。
分类:    2015-12-7 18:3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眯目
论曰眯目者,簸糠飞尘等物,入于目中也,治宜亟出之,久不出,着于睑 ,因而伤动,则为涩痛泪出,古方初眯时,令以绵裹箸撩去之,或以墨汁,或以鸡血,浮出之皆良。 治飞尘眯目,因此生翳晕,车前子散方 车前子(洗 ...
分类:    2015-12-7 18:30
金匮翼-卷四-胀满统论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噫者,肾胆同逆,三焦不行,气蓄于上也。 三阳盛入于阴,病 胀而头痛,言三阳之邪盛也,盛则满,满则溢,而入于阴之分矣。 夫头为阳,腹为阴,阴病故腹胀满也。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 ...
分类:    2015-12-7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