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治小儿慢惊
百药不致者,葛丞相方。 大川乌头(去皮脐,生用) 全蝎(等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两大碗,生姜五十片,煎至三、四分去滓,逐旋,以药注灌之。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30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上焦篇
(温疫同法。暑温伏暑附) 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脉弦细而濡者。邪在上焦气分也。三仁汤主之。(按湿温病。发表则神昏。攻下则洞泄。滋阴则湿愈重。只能以辛开淡 ...
分类:
温病指南
2015-12-7 18:30
金匮钩玄-卷第二-口疮
服凉药不愈者,此中焦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用理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可。 又方:用西瓜浆水,口痛甚者,以此徐徐饮之。冬月紫榴皮烧灰噙之。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3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针眼
论曰针眼者,以邪热搏于血脉,上攻眼目,发于睑 ,结 肿痛,赤根白头,包裹脓汁,痛如针刺,治法当详其外证,随宜砭刺,决泄邪毒,后以消肿败热之剂,断其根本。 治热客目 ,结成肿 ,俗呼偷针者,半夏汤方 半夏(汤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30
金匮翼-卷四-积聚统论
积者,累积之谓,由渐而成,重而不移。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痛无定所。故曰积者阴气,聚者阳气。 积聚之病,非独痰食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食气血, ...
分类:
金匮翼
2015-12-7 18:30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辰砂蝎梢膏
辰砂(研) 青黛(研) 天竺黄(研,各一钱) 全蝎(五枚) 天麻(一分) 麝香(一字,研) 上研匀,以生姜蜜和成膏,每服一皂子,或两皂子大,量儿大小加减,用生姜或薄荷汤研化下。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30
景岳全书-卷之十从集·杂证谟-诸风
经义 《九宫八风篇》曰: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3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钩割针镰
论曰内经曰、血实宜决之,难经曰,肿热宜砭射之,盖邪毒结聚,其势盛,实有药力所未能去者,决射之法,不可废也,凡目生息肉肿核黄膜之类,皆以脏腑风热毒气,熏发于肝,血气结滞所成也,治宜先钩割镰,洗去恶毒,次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30
金匮钩玄-卷第二-酒鼻
(血热入肺。) 四物汤加陈皮、红花、酒炒黄芩、煎,入好酒数滴,就炒五灵脂末,服效。又用桐油入黄连,以天吊藤,烧油热,敷之。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30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中焦篇
(温疫同法。暑温伏暑附) 湿热上焦未清。因中阳素虚。或误用攻下。以致神识如蒙。舌滑脉缓者。里虚内陷也。人参泻心汤主之(按湿证亦舌滑脉濡缓不可以此定为虚象。必须细加审辨。实系因虚邪陷者方可用此方。若辨认 ...
分类:
温病指南
2015-12-7 18:30
金匮翼-卷五-头痛统论
头,象天,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然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逆,皆能相害。或蔽复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因与真气相薄而为痛也。因风而痛者,抽掣恶风,有汗而痛。因暑热而痛者,或有 ...
分类:
金匮翼
2015-12-7 18:30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保生丸
治小儿胎中惊积,盘肠内吊,伛身返视,啼哭不止,或潮热风痰,骤成急惊,吐泻变成慢惊,手脚搐搦,哭如鸦声,脾胃虚极,不进乳食,如能常服,令小儿永无惊眠睡安稳,乳食增进,虽是伤风疮痘之候,服之亦能解利寒邪,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30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谟-非风
论正名(共二条) 非风一证,实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而拟名类风,又欲拟名属风。然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30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下焦篇
(温疫同法。暑温伏暑附) 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者。湿郁下焦气分也。宣清导浊汤主之。 宣清导浊汤 猪苓(二钱五分) 茯苓(二钱五分) 寒水石(三钱) 晚蚕砂(二钱) 皂荚子(一钱五 ...
分类:
温病指南
2015-12-7 18:3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熨烙
论曰血气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目多昏暗泪出之候,古方用温熨之法,盖欲发散血气,使之宣流尔,若翳膜顽浓,熨法所不能去者,又宜烙之。 熨烙法治目赤肿,贴熨地黄膏方 生地黄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30
1 ...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