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金匮钩玄-卷第二-肺痈
已破入风者不治。搜风汤吐之。(出医垒元戎) 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蔹煎汤饮之。
分类:    2015-12-7 18:30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谟-厥逆
经义(并附释义) 《脉解篇》曰: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详本篇之言厥者,以其内夺,谓夺其五内之精气也。喑,声不能出也。俳,肢体偏废也。今人见此,必皆谓之中风,而不知由于内夺,由 ...
分类:    2015-12-7 18:30
温病指南-卷下-附温病治法要略
(温病变幻甚多。非博考不能详尽。此特粗示规模。俾知门迳而已。) ·白舌。凡白苔之润而薄者。为滑白。初病邪在气分也。润而浓者为腻白。湿痰重也。干燥而白者。为干白。肺胃津伤。未及化黄而已干也。先以甘寒润之 ...
分类:    2015-12-7 18:30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谟-伤风
经义 《骨空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阴阳应象大论》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太阴阳明论》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 ...
分类:    2015-12-7 18:30
金匮钩玄-卷第二-天疮
通圣散及蚯蚓泥略炒,蜜调敷之,妙。 从肚皮上起者,里热发外,还服通圣散可也。
分类:    2015-12-7 18:30
温病指南-卷下-附方
加减清脾饮 青皮(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二钱) 青蒿(二钱) 陈皮(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 草果(八分) 生姜(一片) 大枣(二枚) 水煎服。 加减芩芍汤 当归(二钱) ...
分类:    2015-12-7 18:30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风痹
经义 《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为骨痹,以春遇此为筋痹,以夏遇此为脉痹,以至阴遇此为肌痹,以秋遇此 ...
分类:    2015-12-7 18:30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治小儿夜啼
钱文子传。钱氏小儿方有之,谓之灯花膏,但只用一味,此方加下二味。 灯花(七个) 硼砂(一字) 朱砂(少许) 上同研,令极细,以蜜调成膏,俟儿睡时,以少许抹口唇上,立验!
分类:    2015-12-7 18:30
金匮钩玄-卷第二-漏疮
须先服补药以生气血,即参、 、术、归、芎为主,大剂服之。外以附子末唾和作饼如钱浓,以艾炷灸之。漏大艾炷亦大,漏小艾炷亦小。但灸令微热,不可令痛,干则易之。 干研为末,再和再灸,如困则止。来日如前法再灸, ...
分类:    2015-12-7 18:30
金匮翼-卷五-项背痛
《本事方》云:一亲患项筋痛,连及背胛不可转,服诸风药皆不效。余尝忆及《千金》有肾气攻背椒附丸,予强与之两服,顿瘥。自后与人皆有验。盖肾气自腰夹脊,上至漕 ,然后入泥丸宫,漕 一穴,非精于搬运者不能透,今 ...
分类:    2015-12-7 18:3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统论
论曰肾气通于耳,心寄窍于耳,气窍相通,若窗牖然,音声之来,虽远必闻,若心肾气虚,精神失守,气不宣通,内外窒塞,斯有聋聩之疾,经所谓五脏不知,则九窍不通是也。
分类:    2015-12-7 18:2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抱龙丸
庐州陈法师家方,小儿惊药。 人参 雄黄(飞,各一两) 郁金 白茯苓 藿香叶 甘草(各二两) 山药(四两) 朱砂(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成剂,每一两分作六丸,朱砂为衣,十丸用金箔一片,小儿一丸分作四
分类:    2015-12-7 18:29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汗证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宣明五气篇》曰:心为汗。 《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决气篇》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 ...
分类:    2015-12-7 18:29
金匮钩玄-卷第二-痔漏
用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煎汤,先熏后洗。肿者,用木鳖子五倍子研细末,调敷。 漏专以凉药为主。 痔漏方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升麻 枳壳 条芩 槐角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聋
论曰耳聋之证有二,有肾虚精脱而聋者,肾气通于耳也,有经脉气厥而聋者,经脉络于耳也,肾虚而聋者,其候面色黑,气厥搏入于耳而聋者,其候耳中浑浑 ,或耳中气满是也,辉辉 ,过在手少阳,耳中气满,过在手太阳,以 ...
分类:    2015-12-7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