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伤寒总名(二)
黄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此皆《内经》之明言也。故凡病温病热而因于外感者,皆本于寒,即今医家皆谓之为伤寒,理宜然也。近或有以温病热病谓非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7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毒蛇咬
先以麻绳扎伤处二头,次用香白芷细末掺之,以多为妙,仍以新汲水调下半两许,毒瓦斯自消。一方用热酒调下,诸方皆用麦门冬水,盖欲先护心气也。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17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眼目门-赤脉波贯黑睛
论曰眼者、五脏之精华,若风邪热毒,内干脏腑,则随其经络,上冲于目,故令赤脉波贯黑睛也,上下左右,各有部分,不可不察,其从大 侵睛而痒者,肺胃热也。其从小 起者,手少阳脉动,虚热也,其自上而下者,足太阳脉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17
丹溪心法-附 录-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
丹溪先生既卒,宗属失其所倚藉,井邑失其所根据凭,嗜学之士失其所承事,莫不彷徨遥慕,至于洒涕!濂闻之,中心尤摧咽不自胜。盖自加布于首,辄相亲于几杖间,订义故忽濂门,以先生从弟无忌所为状,请为表以勒诸墓上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7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初诊伤寒法(三)
凡初诊伤寒者,以其寒从外入,伤于表也。寒邪自外而入,必由浅渐深,故先自皮毛,次入经络,又次入筋骨,而后及于脏腑,则病日甚矣。故凡病伤寒者,初必发热,憎寒无汗,以邪闭皮毛,病在卫也。渐至筋脉拘急,头背骨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7
金匮钩玄-卷第一-水肿
戴云:水肿者,通身皮肤光肿如泡者是也。以健脾、渗水、利小便、进饮食。元气实者可下。 此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气得实,则自能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之行水也。宜补中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17
金匮要略心典-卷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 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
分类:
金匮要略心典
2015-12-7 18:17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蛇伤及蜈蚣蝎螫,诸毒虫咬方
麝香(少许,研) 干姜 雄黄(研) 上等分为细末,用津唾点时掺患处,痛即止。 又方,用艾灸咬处五壮或七壮,其痛立止,二方甚佳!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17
丹溪心法-附 录-丹溪翁传
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姓朱氏,讳震亨,字彦修,学人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宏深粹密,遂为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7
金匮钩玄-卷第一-鼓胀
(又名单鼓。其详在格致论中。) 大补中气行湿,此乃脾虚之甚。须必远音乐、断浓味。 以大剂人参、白术,佐以陈皮、茯苓、苍术之类。 有血虚,当以四物汤行血。 脉实兼人壮盛者,或可用攻药,便用收拾白术为主。浓朴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17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奔豚具如下文。吐脓有咳与呕之别。其从惊得之旨未详。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火邪见后惊悸部。及伤寒太阳篇。云太阳病。以 ...
分类:
金匮要略心典
2015-12-7 18:17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白花蛇骨刺肿痛方,亦治蛇咬
李德公传。用生远志捣碎,酒煎服。以滓罨之。如无生者,干者亦得。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16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论脉(四)
伤寒之邪,实无定体,或入阳经气分,则太阳为首,或入阴经精分,则少阴为先。其脉以浮紧而有力无力,可知表之虚实;沉紧而有力无力,可知里之虚实;中而有力无力,可知阴阳之凶吉。 诊之之法,当问证以知其外,察脉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6
金匮钩玄-卷第一-自汗
(属气虚、湿热、阳虚。) 东垣有法有方 人参、黄 少佐桂枝。 阳虚,附子亦可用。 扑法: 牡蛎、麸皮、 本、糯米、防风、白芷、麻黄根为末,周身扑之。 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作汗。凉膈散主之。 痰证亦有汗者。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16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阳微、阳不足也。阴弦、阴太过也。阳主开。阴主闭。阳虚而阴干之。即胸痹而痛。痹者闭也 ...
分类:
金匮要略心典
2015-12-7 18:16
1 ...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