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蛇伤及一切恶虫所伤
已死但有微气,可以下药即活,神效不可言。 贝母为末,酒调,令病者尽量饮之,饮不得即止,顷之,酒自伤处为水流出,水尽为度,却 香白芷方并书之,韬光屡以救人皆验。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16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风寒辩(五)
凡病伤寒者,本由寒气所伤,而风即寒之帅也。第以风寒分气令,则风主春而东,寒主冬而北;以风寒分微甚,则风属阳而浅,寒属阴而深。然风送寒来,寒随风入,透骨侵肌,本为同气,故凡寒之浅者,即为伤风,风之深者,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6
金匮钩玄-卷第一-盗汗
(血虚、阴虚。) 戴云:盗汗者,睡则汗自出,觉则无矣。非若自汗而自出也。小儿不须治。 东垣有法有方,当归大黄汤。 盗汗方 白术(四两。一两用黄 同炒;一两用石斛同炒;一两用牡蛎末同炒;一两用麸皮同炒。各微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16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伤寒三证(六)
夫伤寒为病,盖由冬令严寒,以水冰地裂之时,最多杀厉之气,人触犯之而实时病者,是为正伤寒,此即阴寒直中之证也。然惟流离穷困之世多有之,若时当治平,民安饱暖,则直中之病少见,此伤寒之一也。其有冬时感寒,不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6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蛇咬
吴内翰方。 辣母藤五叶者,盐嚼敷之。江医沈锐吕大夫疑问,以治蜈蚣螫如神。钱文子曾用之。 又方,生龙脑敷之,沈锐云甚妙!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16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 胁而下闭谷道。为便难。为两 疼痛。然其寒不从外 ...
分类:
金匮要略心典
2015-12-7 18:16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天蛇螫毒
举身溃烂,号呼欲绝者。秦皮煮汁一斗许,恣饮之,初日减半,两、三日顿愈蛇为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也,人遭其毒,仍为露水所濡,乃成此疾。沈存中载之甚详。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16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六经证(七)
太阳经病,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身体痛,无汗,脉浮紧。以太阳经脉由脊背连风府,故为此证,此三阳之表也。 阳明经病,为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为此证,此三阳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6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诸注门-风注
论曰风注者,由体虚风邪之气,客于营卫,邪气行游,连滞停住,故名风注,其状皮肉掣振,痛无常处,一年之后,则有头发堕落,颈项掣痛,骨拉解鸣,目疼鼻酸牙 之证,又十二风所注不同,温风所注,头痛欲解发,汗风所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16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 下无根者死。 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壅。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喘也。身运而重者。肺居上焦。 治节一身。肺受 ...
分类:
金匮要略心典
2015-12-7 18:16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传经辩(八附合病并病义)
伤寒传变,不可以日数为拘,亦不可以次序为拘。如《内经》言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类,盖言传经之大概,非谓凡患伤寒者,必皆如此也。盖寒邪中人,本无定体,观陶节庵曰:风寒之国中人也无常,或入于阴,或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16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雄黄散
治一切恶虫咬着人,成疮不可辨认,医疗不效者(《千金方》同)。 雄黄 砂 白矾 土蜂窠 露蜂房 上五味等分,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同研匀,用醋调涂疮上。难辨认者,尤宜速疗,三、五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16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 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 ...
分类:
金匮要略心典
2015-12-7 18:16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诸注门-走注
论曰走注者,风邪客于卫气也,风善行而数变,卫气之行,剽疾滑利,邪气相搏,则淫溢皮肤,去来击痛,游走无常,故名走注也。 治久患走注气疼痛,乌头散方 乌头(炮裂去皮脐) 曼陀罗子(炒) 地龙(炒) 牛膝(酒浸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16
丹溪心法-卷四-痛风六十三
(附肢节痛) 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因于续命汤;因于湿者,苍术、白术之类,佐以竹沥;因于痰者,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术;因于血虚者,用芎、归之类,佐以红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16
1 ...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