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格致余论-脾约丸论
成无己曰:约者结约之约,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脾约。与此丸以下脾之结燥,肠润结化,津流入胃,大便利,小便少而愈矣。愚切有疑焉。何者?既曰约,脾弱不能运也;脾弱则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寒热真假篇(八)
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阳证似阴也。盖阴极反能躁热,乃内寒而外热,即真寒假热也。阳极反能寒厥,乃内热而外寒,即真热假寒也。假热者,最忌寒凉,假寒者,最忌温热。察此之法,当专以脉之虚实强弱为主。 假热者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翻胃三十二
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兼病。必用童便、韭汁、竹沥、牛羊乳、生姜汁。气虚,入四君子汤,右手脉无力;血虚,入四物汤加童便,左手脉无力。切不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治反胃,用黄连三钱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9
伤寒大白-卷四-足冷
《伤寒论》有先发热后发厥之阳厥,又有初起不发热即见逆冷之阴厥,此人人知之也。至发热之症,表邪内伏,上身热而两足独冷。 痧内伏,上身热而呕吐足冷,即身热多汗,脉见沉数,口舌生苔而两足独冷,此前书未有。不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9
格致余论-鼓胀论
心肺,阳也,居上;肝肾,阴也,居下;脾居中,亦阴也,属土。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十问篇(九)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上十问者,乃延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吞酸三十三(附嗳气)
吞酸者,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必用 食菜蔬自养。宜用炒吴茱萸,顺其性而苍术、茯苓为辅佐。冬月倍茱萸,夏月倍黄连,汤浸炊饼,丸如小丸吞之。仍教以 食蔬菜自养,即安。 戴云: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9
格致余论-疝气论
疝气之甚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睾丸者,有痛在五枢穴边者,皆足厥阴之经也。或有形,或无形;或有声,或无声。有形如瓜,有声如蛙。自《素问》以下,历代名医,皆以为寒。盖寒主收引,经络得寒,故引不行,所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四·阴疝门-阴疝统论
论曰疝者痛也,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阴疝也,一名 疝,其类有四,即肠卵胀气 水 是也,世俗云疝气,亦云小肠气,或曰膀胱气,原其病本缘肾气通于阴,与膀胱为表里,胞囊者、膀胱之候,此二经不足,下焦受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论治篇(十)
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盖天下之病,变态虽多,其本则一。天下之方,活法虽多,对证则一。故凡治病之道,必确知为寒,则竟散其寒,确知为热,则竟清其热,一拔其本,诸证尽除矣。故《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是以凡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痞三十四
痞者有食积兼湿。东垣有法有方。心下痞,须用枳实、炒黄连。如禀受充实,面苍骨露,气,而心下痞者,宜白术、山楂、曲 、陈皮;如肥人心下痞者,乃是湿痰,宜苍术、半夏砂仁、茯苓、滑石;如瘦人心下痞者,乃是郁热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9
格致余论-秦桂丸论
无子之因,多起于妇人。医者不求其因起于何处,遍阅古方,惟秦桂丸其辞确,其意专,用药温热,近乎人情,欣然授之,锐然服之,甘受燔灼之祸,犹且懵然不悔。何者?阳精之施也,阴血能摄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9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四·阴疝门-阴疝
论曰黄帝针经曰,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是动则病丈夫 疝,即阴疝也,嗜欲劳伤,肾水涸竭,无以滋荣肝气,故留滞内结,发为阴疝之病,世俗论阴疝者,为肾余气,殊不知邪实又本于肝经也,治法宜泻邪气之实,补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09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气味篇(十一)
药物众多,各一其性,宜否万殊,难以尽识。用者不得其要,未免多误。兼之《本草》所注,又皆概言其能,凡有一长,自难泯没。惟是孰为专主,孰为兼能,孰为利于此而不利于彼,孰者宜于补而不宜于攻。学人昧其真性,而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09
丹溪心法-卷三-嘈杂三十五
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姜炒黄连,入痰药。用炒山栀子、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热多加青黛。 嘈杂,此乃食郁有热,炒栀子、姜炒、黄连不可无。肥人嘈杂,二陈汤少加抚芎、苍术、、炒山栀子。嘈杂,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9
1 ...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