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伤寒大白-卷四-疫病
疫邪之症,长幼相似。若一人独病,不染他人者,此人自感,非大灾之疫也。疫症之原不一,如春时应暖而反寒,则有寒疫。冬时应寒反温,则有温疫。推之于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应燥而反温,及久雨之湿,久旱之燥 ...
分类:    2015-12-7 18:10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里证篇(五)
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以此言之,实属易见,第于内伤外感之间,疑似之际,若有不明,未免以表作里,以里作表,乃致大害。故当详辩也。 ...
分类:    2015-12-7 18:10
格致余论-春宣论
春,蠢也。阳气升浮,草木萌芽,蠢然而动。前哲谓春时人气在头,有病宜吐。又曰:伤寒大法,春宜吐。宣之为言扬也。谓吐之法自上出也。今之世俗,往往有疮痍者,膈满者,虫积以为不于春时宣泻以毒药,不可愈也。医者 ...
分类:    2015-12-7 18:10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六 第二十四门-治疮
高司法方,蒋签判云极妙。 江茶 大黄(一分,焙干) 小粉(焙之,炒,令青黄色称) 上为细末,干者冷水调敷,湿者干掺。
分类:    2015-12-7 18:1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诸注门-诸注
论曰诸注者,邪气停住而为病也,盖由经络空虚,伤于风寒暑湿,或因饮食劳倦,或因大病后气虚,邪气流注,或感死气,或犯鬼邪,皆致是疾,其状变易不同,各循其本而治之治五注,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胀急,大 ...
分类:    2015-12-7 18:10
伤寒大白-卷四-夹食
《伤寒论》胸满条,有烦热胸中窒,用栀子豉汤。又有胸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当吐之。 此二条,言胸前胃家满闷,一以清胃热,一以吐胃痰主治也。至心之下腹之中硬满,则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又 ...
分类:    2015-12-7 18:10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虚实篇(六)
虚实者,有余不足也。有表里之虚实,有气血之虚实,有脏腑之虚实,有阴阳之虚实。 凡外入之病多有余,内出之病多不足。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凡欲察虚实者,为欲知根本之何如,攻补之宜否耳。夫疾病 ...
分类:    2015-12-7 18:10
格致余论-醇酒宜冷饮论
醇酒之性,大热大毒,清香美味,既适于口,行气和血,亦宜于体,由是饮者不自觉其过于多也,不思肺属金,性畏火,其体脆,其位高,为气之主,肾之母,木之夫。酒下咽膈,肺先受之。若是醇者,理宜冷饮,过于肺入于胃 ...
分类:    2015-12-7 18:10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六 第二十四门-恶疮、瘰
张定叟侍郎传,专治恶疮,瘰 ,神效。 黄皮不以多少,以童子小便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焙干为细末,穿山甲不以多少,火 存性,研细,土牛不以多少,新瓦砖干,研细,每黄皮末三钱,穿山甲末,土牛末各一字 ...
分类:    2015-12-7 18:10
伤寒大白-卷四-痉病
强直反张之病,名痉病。按痉病与伤寒相类,但多项背反张为异。治分表里阴阳、虚实寒热。《金匮》以太阳发热,无汗恶寒,名刚痉,发热有汗不恶寒,名柔痉。此以有汗无汗,别寒湿伤营、风湿伤卫而定名者,虽不明言发汗 ...
分类:    2015-12-7 18:10
格致余论-痈疽当分经络论
六阳经、六阴经之分布周身,有多气少血者,有少气多血者,有多气多血者,不可一概论也。若夫要害处,近虚怯薄处,前哲已曾论及,惟分经之言未闻也。何则?诸经惟少阳、厥阴经之生痈疽,理宜预防,以其多气少血,其血 ...
分类:    2015-12-7 18:10
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寒热篇(七)
寒热者,阴阳之化也。阴不足则阳乘之,其变为热;阳不足则阴乘之,其变为寒。故阴胜则阳病,阴胜为寒也。阳胜则阴病,阳胜为热也。热极则生寒,因热之甚也;寒极则生热,因寒之甚也。阳虚则外寒,寒必伤阳也;阴虚则 ...
分类:    2015-12-7 18:10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六 第二十四门-治冻疮
张仲安传名阜。 黄柏烧存性灰,研细,以鸡子清调敷,破者干掺神妙。
分类:    2015-12-7 18:10
伤寒大白-卷四-阴厥阳厥
按厥逆、厥冷、四逆,一也。阴阳二病,皆能发厥。然阴厥易明。惟阳厥有阳邪内传阴经,脉数沉细,误认阴寒者。有阳邪内传阳经,冷汗时出,误认阴寒者。有表邪内伏,身冷无汗,脉伏不出,误认阴寒者。不知阴寒起病,身 ...
分类:    2015-12-7 18:0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六 第二十四门-治恶疮及一切肿毒
瘾疹或痒或疼。 茄子花 黄蜀葵花 上二味,各采来时,用竹夹子夹,不得犯手,约度相等,共享瓷瓶盛,密包,挂净室中,久
分类:    2015-12-7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