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鹿角
鹿角味咸,性温。也是补肾阳,益精血的药,作用与鹿茸差不多,只是作用较缓弱,可作为鹿茸的代用品。鹿茸常用为峻补肝肾药,补力大于鹿角,鹿角补肝肾的作用虽稍缓弱,但活血、散瘀,消肿毒的作用却大于鹿茸。例如配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大头温
如发热头肿,而脉浮洪者,乌梅二枚白糖一勺极效。木气疏泄,自伤本气,木气无根,即易上冲。木冲金气不收,故头肿。乌梅酸收大补木气之根,而平疏泄之气也。如发热头肿、气粗作喘且喝、脉象紧滞、舌心有黄白厚苔者,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2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这个极吐下,就是大吐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鹿角胶
鹿角胶味甘,性温。主要功用为:温补下元,补阴中之阳,通督脉之血,生精血,止血崩。功用与鹿茸大致相似,但补力缓慢,久服方效。多用于崩漏带下,虚性出血及阴疽(没有红肿热痛的肿块)。例如配阿胶、当归炭,蒲黄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暑病
小儿当夏暑发生之时,忽然发热头痛欲呕者,用藿香五分至一钱生扁豆一钱至二钱温降胃气即愈。不可因药只二味,夹以他药,至生他病。藿香扁豆治暑病的作用,详时病本气篇暑病中。如小便短而泻且渴,于藿香扁豆中加冬瓜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鹿角霜
鹿角霜为鹿角熬胶后的残渣,温补之力小于鹿角和鹿角胶。可用于脾胃虚寒,食少便溏等证。也有时作为鹿角或鹿角胶的代用品,但用量需比二药大些。 用量一般为二、三钱,特殊需要时也可用到七至八钱。肉苁蓉 肉苁蓉味酸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疹病
时令病的小儿病,惟疹子最多。疹子原因与温病同,皆木气疏泄,冲开肺金,相火逆腾,中下大虚之病。大人温病以汗解,小儿温病以疹解。汗乃血所化,疹乃血所成。木气疏泄,故疹为红色。木气疏泄,分疏泄正常与疏泄不及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痘病
四豆饮古人以之稀痘,名曰稀痘汤,无黄豆,并不以之治疹。其实痘疹,皆木气偏于疏泄之病。痘则木气疏泄,金气大败。疹则木气疏泄,金气虽败未大败耳。痘病用四豆饮和木气。痘不旺者加山药二钱以补肺。如痒者,此为肾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痄腮
疹子之外,又有痄腮一病。此病初起,恶寒发热,或不恶寒发热。耳后或腮下肿而硬。方用巴戟天甜苁蓉各一钱,麦冬龟板鳖甲地丁昆布海藻各五分,厚朴半夏沙参橘皮各三分,红枣二枚。温服即愈。恶寒发热,舌有腻苔,加薄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24条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太阳病六七日,这是要传里了。四五日,它要传半表半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内热与内虚
小儿咬牙夜烦、夜啼、夜咳、尿多、大便屎烂、便后下白物如熟藕粉,皆属内热。若服凉药,必生他弊。方用白糖绿豆沙热食,养胃益阴,其热自平。此经验最良之方也。内热者,睡着后、饭后两腮不发红色。若睡着后、饭后两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25条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挡汤主之。 那么这个辩的是血瘀水瘀之辩。太阳病身黄,这是黄疸证,有一种这个血瘀性黄疸,这在临床上也是遇得到的,你不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阴虚
小儿阴虚,此先天禀赋使然。其脉沉而不起,涩而不滑,面无浮红,鼻梁山根常现一线青色,大便不能每日一次,常于半夜哭叫,半夜哭叫,阴虚木燥也。此病如不预防早治,稍长易成虚劳。宜每天食蒸鸭蛋糕一个以补阴,久之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巴戟天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主要用为补肾阳药,兼有祛风寒、湿痹的作用。 凡由于肾阳虚而致的性机能不好,如阳痿,早泄等,可用本品配熟地,山药,淫羊藿、枸杞子等治疗。由于肝肾虚寒而引起的少腹部冷痛,寒疝,腰骶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26条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挡丸。 这个也很重要。伤寒有热,不是表不解而有热,有两个问题,以前咱们讲了,里有停水,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表不解。伤寒有热,你非利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1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