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百合
百合味甘性平。常用为敛阴润肺和清心安神药。配生地、麦冬、沙参,贝母,梨皮等,可用于阴虚肺燥的咳嗽。配沙参,五味子,马兜铃,诃子,麦冬等,可用于久咳不愈、肺阴虚而肺气浮散之证(久咳不止,已无实邪、咽干少 ...
分类:    2015-12-11 22:0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17条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 烧针令其汗,这是从表证说的。针处被寒,这个针处被寒是什么意思呢,它不是针处被风寒了,这就是 ...
分类:    2015-12-11 22:0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女贞子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主要功效为:养阴益精,平补肝肾,除虚热,乌须发,聪耳目。 配何首乌,乘椹、生地、杜仲,山药。旱莲草,枸杞于等,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发早白,两目昏花,耳鸣耳聋,牙齿动摇,阴虚发热, ...
分类:    2015-12-11 22:0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18条
火逆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逆,就指头前那个“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这个病就叫火逆。这个火逆呀,跟头前说,解之当汗出,哦不不,是欲自愈者它一定汗出。还脉浮呀,还是病在外,所以这个 ...
分类:    2015-12-11 22:0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桑椹
桑椹味甘,性凉。为滋阴补血药。市上有‘桑椹膏’成药,每服三至五钱,日服二次,热开水冲服。功能滋补肝肾,聪耳明目。 配麦冬,沙参,玉竹等,可用于阴虚滓少所致的口渴舌燥,大便于涩等症。 桑椹有黑白两种。白桑 ...
分类:    2015-12-11 22:0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19条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与112条个一样,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伤寒脉浮表不解,和这个一样。几是无汗的伤寒的那种证侯,就是太阳伤寒。这上(如果)要用温针,温针就是烧针,烧针迫使大汗出得厉害,汗多 ...
分类:    2015-12-11 22:0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潼蒺藜
潼蒺藜又名沙苑蒺藜,味甘,性温。主要功用为补肾固精:配续断、牛膝、杜仲等,可用于肾虚腰痛;配山萸、玉味子、莲须、龙骨、巴戟天、仙茅等,可用于肾虚所致的遗精阳萎;配桑螵蛸、菟丝子、复盆子、益智仁、补骨脂 ...
分类:    2015-12-11 22:0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喉痛
小儿喉痛,与大人同,可照本书时病篇喉症法治之。小儿喉痛,须留心检查乃知。如不会说话,看其咽乳时,必挤眼难过也。留心脉象,沉细多热,微虚中虚。如喉痛而脉沉不细,恶寒,呕吐,身体觉胀,四肢觉麻,是为痧闭, ...
分类:    2015-12-11 22:0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20条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只能汗不可以吐下。 ...
分类:    2015-12-11 22:0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黑芝麻
黑芝麻味甘性平。为滋补肝肾药。 配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白蒺藜等,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配何首乌、桑椹,旱莲草、女贞子、生地等,可用于肝肾不足的头发早白。 本品含油脂多,有润燥通便的作用。配 ...
分类:    2015-12-11 22:0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外感
小儿外感的原则,仍是卫气收敛,荣气疏泄。但小儿荣卫薄弱,麻黄芍药均不能受。只能用黄豆以养木气平疏泄,用葱头豆豉以舒金气开收敛。此为难多年,始寻出极妥的办法,将小儿一切外感完全解决。如用麻黄虽极少分量, ...
分类:    2015-12-11 22:0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21条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陷底下热比较严重。那么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太阳病在表哇,它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所以这个太阳病一罢不恶 ...
分类:    2015-12-11 22:0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牛膝
牛膝味苦,酸,性子。主要功用是:补肝肾,强筋骨,散瘀血,引药下行。 配龟板,黄柏、知母,熟地,当归,虎骨等,可用于旰肾虚所致的腰膝酸疼、足坎无力。配苍术,黄柏,名三妙丸,可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两腿红肿, ...
分类:    2015-12-11 22:0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猩红热
收敛偏盛的感冒,属于伤寒;疏泄偏盛的感冒,是为温病,世人称为时温。温者,木气疏泄之病也。小儿此时忽然发热,昏睡不思饮食,即系时温为病。此乃木气疏泄偏盛的感冒,当用养木气平疏泄的药。切不可随俗附和,认为 ...
分类:    2015-12-11 22:0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22条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这个脉数,数主热,一般这个脉的证侯是如此的。那么热能化食,当消谷引食呀,它里头有 ...
分类:    2015-12-11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