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36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你看看这个也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一定下利吧,要冲那句话:“太阳与阳明合病,必下利”,所以这个“必下利”是个倒装句,我也不敢在那一段上就说它是倒装句,就因 ...
分类:    2015-12-11 22:1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37条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这个“已”不是那个“以”这个《伤寒论》本子上是错的。这一条啊我们在临床上最多见了。那么得这种这个感冒,不一定 ...
分类:    2015-12-11 22:17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主之。 这一节很不好理解,他说“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 ...
分类:    2015-12-11 22:17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39条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依他这文章啊,给后世造成口实,他这个脉浮缓他弄个伤寒,这个伤寒冲着无汗说的,由于这个病啊他是个水气病,水气病就是体表有水气,所以他身不 ...
分类:    2015-12-11 22:17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0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那么由上一段的水气,这个 40 条继续他又谈到水气。这个与我们头前讲的那个,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与那 ...
分类:    2015-12-11 22:17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1条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节就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主要的证候是不渴。那么伤寒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太阳病病型上来讲,它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就是 ...
分类:    2015-12-11 22:1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2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他说太阳病外证未解,外证其实就是表证了,他这为什么搁个未解呢?这就说明这个太阳病啊,依法服完麻黄汤,如果这个表还没解,脉浮弱者还应该以汗解,宜桂枝汤。 ...
分类:    2015-12-11 22:1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3条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病不应该吃泻药,那么这个大夫啊,误用下法,那么这个病人是“微喘者”,这个喘啊,我们头前有这么一段啊,“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
分类:    2015-12-11 22:1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4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这个他把外证啊特别提出来了。他说本来是太阳病,如果外证没解,就是指桂枝汤证了,那是万不可下的。头前有一个桂枝证,医反下之,所以利遂不止,不有 ...
分类:    2015-12-11 22:16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简介
本讲介绍的内容,包括泻下药,利尿祛湿药,通利关节药和逐水药。至于寒性泻火药,则放在以后‘寒凉药”中讲述。
分类:    2015-12-11 22:1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5条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中医有这么一个说法:汗下,发汗不好了,完了吃泻药,这是一个陋习呀,这是不对的,庸俗 ...
分类:    2015-12-11 22:16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大黄
大黄性味苦寒,有泻血分实热,下肠胃积滞,推陈致新的作用,故临床上常用它通便泻火,消痈散肿、清热燥湿、活血通经。但最常用于泻下。 急性热性病人,如五,六天或七,八天不大便,证见高热不退,下午热重,阵阵汗 ...
分类:    2015-12-11 22:1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6条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段啊,它就是这个表证,就是麻黄汤证,也有多日 ...
分类:    2015-12-11 22:1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芒硝
芒硝苦咸性寒,为盐类泻下剂。主用于治疗热邪炽盛所致的大便秘结,常和大黄同用。本品使肠中水分增多,软坚润燥,大黄推荡积滞,二药合用,泻力可以增强,攻下的效果可以加速。 本品除泻下外,尚有软坚破血的作用。 ...
分类:    2015-12-11 22:1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7条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他说也有这个情形,这个太阳伤寒啊,太阳伤寒根本就是体表充实津液了,脉浮紧嘛。也有认为自衄而愈的,古人也说这个衄,鼻出血,是红汗,其实这话似是而非,它是这个血管 ...
分类:    2015-12-11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