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8条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1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番泻叶
番泻叶味甘苦,性寒凉,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泻下药。治疗火热内结的便秘,可取本晶二、三钱,用开水浸泡约半小时,取汁分两次饮服,隔4至5小时服一次(服第一次如即泻下,第二次即可停服)。习惯性便秘者,可于每日睡前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1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9条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浮数的脉,这应该是表证呀。依法当汗出而愈,根据我们治疗的这个方法呀,应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1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芦荟
芦荟味苦性寒,有泻下作用,并能凉肝明目,消疳积,清热杀虫。 芦荟能入肝经血分,有通月经的作用,可配合当归,川芎、熟地、茜草、红花等,治疗妇女经闭。并能凉肝明目,配草决明,青葙子、生地、自芍,夜明砂,石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1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50条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这个浮紧脉就是太阳伤寒脉,表实嘛。那么这个它表实,身上一定疼痛的,它受到毒素的刺激加上这个体液的压迫,所以它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1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巴豆
巴豆辛热有毒,泻寒积、逐痰癖,为峻泻猛剂。用于肠胃中有寒痰积聚,食积胀满、腹中有痞癖症结等,须用泻法从大便消除者。内服时,多用巴豆霜(巴豆经过制作而去油者)加入丸,散剂中应用。每次约有数匣即可,不可多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1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51条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它是简文啊,那桂枝汤它脉浮不,也脉浮。脉浮病在表这是肯定的,那就得用麻黄汤发汗吗?这不一定的,这是个简文,因为桂枝汤麻黄汤已经反复的说了,头前都有了。那么就是脉浮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1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火麻仁
火麻仁性味甘平,含有脂肪油,为滋润滑肠的通便药.适用于老年人、热性病后,产后等由于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燥结。常与郁李仁、桃仁,瓜蒌仁,熟大黄、蜂蜜等同用。黑芝麻、火麻仁均可滋润通便,但黑芝麻偏于滋补肝肾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1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郁李仁
郁李仁味辛苦,性平。能开幽门之结气,润大肠之燥涩而行气、润燥,通肠,并有利水消肿作用。 火麻仁偏入脾与大肠血分,生津润燥、增液缓脾而滑肠通便。郁李仁偏入脾与大肠气分,通幽散结,行大肠气而导滞润肠。 郁李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14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52条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跟上面的一样,只是脉浮而数,桂枝汤也脉浮而数啊,那么如果自汗的话,要用桂枝汤,无汗的要用麻黄汤,这和上面是一样的。而且表实证不光是无汗,头疼啊,腰疼啊,骨节疼啊,这都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14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53条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常自汗出者”,那这就是单独一个证了,就是经常出汗的病人呐。“病常自汗出者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14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理上篇-十二经圆运动图
十二经名词的说明 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阴肾经癸水。肾为阴脏,膀胱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水气而生。壬癸者,分别为水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水气有封藏作用。膀胱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肾经水气的封藏作用自下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14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蜂蜜
蜂蜜味甘性凉,为润肠通便药。多用于老人、虚人、津液不足,肠道涩滞而致的大便燥结。可用蜂蜜一至三羹匙,开水冲服,一日二,三次。 蜂蜜煎熟后则不太凉而补中,是很好的滋养晶,可用于病后调养。 饴糖,蜂蜜。大枣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14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理上篇-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 小暑大暑二节。太阳直射地面的热,称之曰暑。大暑者,一年的地面的热此时最大也。太阳的热,为万物生命的原素。此热经秋由地面降入地面之下,经冬则沉而藏于地下的水中。次年交春,由水中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14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木通
木通性味苦寒,有利水通淋,导热下行,通经下乳等作用。临床上最常用为利尿治淋药。 木通能降泻心火,导心经湿热由小便而出。配生地、竹叶,生甘草梢(名导赤散),可治疗心火盛,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小便不利、尿道作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14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