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63条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这个针对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说的,这个发汗后,一般表不解是用桂枝汤,唯独这一条你不要用,“汗出而喘”,汗出,桂枝汤不是治汗出嘛,太阳中 ...
分类:    2015-12-11 22:1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芍药 钱半 桂枝 钱半 麻黄 钱半 杏仁 一钱 炙甘草 钱半 生姜 一钱 红枣肉 三钱 治荣卫双郁,发热恶寒、无汗、项强身痛、八九日不解、形如疟者、脉虚,此荣卫双解之法也。外感之病,偏于疏泄,汗出发热。偏于收敛, ...
分类:    2015-12-11 22:1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四逆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附子 三钱 干姜 炙草 各二钱 治太阴病,自利、腹自痛、腹满而吐、食不下、脉沉而微。 此治太阴脾脏病之法也。脾乃阴脏,阴中阳足,则脾经上升,与胃经合成圆运动。阴阳和平,不病寒也。病则太阴阴盛,阳消灭,则 ...
分类:    2015-12-11 22:1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64条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那么前边两个全是发汗药物,这不一定是误治你可知道,那么发汗后,这个病 ...
分类:    2015-12-11 22:1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附子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附片 白术 茯苓 人参 炒白芍 各三钱 治少阴病,手足寒、背恶寒、蜷卧、但欲寐、骨节痛、脉现微细。 此治少阴肾脏病之法也。伤寒病,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阳腑病热,阴脏病寒。少阴肾脏,病则阴寒。水 ...
分类:    2015-12-11 22:1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65条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 半斤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 ...
分类:    2015-12-11 22:1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金钱草
金钱草甘苦微寒。有利水排石作用,能清利肝,胆,膀胱,肾经湿热。主要用于利尿通淋(石淋)和排除结石(胆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本品配柴胡、黄芩、半夏,枳实、槟榔、大黄、元明粉、茵陈等,可 ...
分类:    2015-12-11 22:1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乌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乌梅 三十枚 蜀椒 当归 各四钱 桂枝 党参 附片 各六钱 干姜 二钱 黄连 黄柏 细辛 各三钱 共捣筛蜜为丸,如梧子大,服二十丸,日叁服,稍加至叁十丸。乌梅先用醋浸一宿,饭上蒸,捣如泥,和各药为丸。用 ...
分类:    2015-12-11 22:1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66条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那么 ...
分类:    2015-12-11 22:1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冬葵子
冬葵子甘寒滑利.能利尿、滑肠、通乳。配车前子、猪苓、茯苓、瞿麦、蒿蓄、滑石,可用于小便淋痛、尿少、尿频兼有大便燥结之症。配通草、王不留、炙山甲等,可用于乳汁不通。配漏芦、瓜萎,自芷、赤芍等,可用于乳痈 ...
分类:    2015-12-11 22:1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大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 四钱 枳实 芒硝 各二钱 厚朴 八钱 治阳明病,胃家实、日暮潮热、六七日不大便、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痛拒按、脉大而实。 此治阳明腑病,肠胃燥结实证之法也。承气者,承中气也。中气左旋化阳,右转化阴 ...
分类:    2015-12-11 22:1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 ...
分类:    2015-12-11 22:1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薏苡仁
(简称苡仁或苡米)苡仁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功用有四:利湿,健脾,排脓;舒筋。生用利湿、排脓、舒筋,炒用健脾胃。 1.利湿:生苡米有利水祛湿的作用,常配合车前子、猪苓,状苓、泽泻等,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配木 ...
分类:    2015-12-11 22:1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桃核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桃仁 三钱 桂枝 二钱 炙甘草 二钱 大黄 二钱 芒硝 一钱 治太阳腑病,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内有蓄血、小便利者、脉象沉实。 此治太阳膀胱腑病之法也。太阳之腑,膀胱也。膀胱位于少腹。膀胱有热大肠血瘀,故小腹 ...
分类:    2015-12-11 22:1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68条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这个它是一种什么(病)?就是简约的 ...
分类:    2015-12-11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