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胃脘痛
胃脘痛,多因脾家湿旺,二木不调,贼克中土所致。 土分戊己,已上主升清阳,在脏为脾;戊土主降浊阴,在腑为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化生气血,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又为人身气机升降之 ...
分类:    2015-12-11 21:2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九讲 其他药物-白芨
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主要功用是止血,消肿,去腐,生肌。并有补肺,收敛的作用。本品最常用于肺胃出血。例如配生藕节、黑山栀、杏仁、沙参、生地、百合、元参等,可用于咳血,配炒黄芩、知母、乌贼骨、蒲黄炭,茜 ...
分类:    2015-12-11 21:21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天麻丸(张洁古)
天麻180克、牛膝180克(二药用酒同浸三日,焙干用)、萆薢180克、元参180克、杜仲210克(酒炒去丝)、全当归300克、羌活300克、独活150克、炮附子30克、生地黄500克(有一方无独活)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 ...
分类:    2015-12-11 21:2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九讲 其他药物-仙鹤草
仙鹤草味苦,性凉。主要用为止血药。兼有治热痢的作用, 对于咳血,常以本晶配白芨,生藕节、黄芩,炒栀子,阿胶珠等同用,对吐血可配合炒黄芩、知母,白芨,乌贼骨、焦三仙,焦槟榔、茜草炭等同用,对于宫出血,可 ...
分类:    2015-12-11 21:21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胆胃病
胆胃病,多系脾湿肝郁,胆胃不降,甲木克伐戊土所致。 平人脾胃冲和,脾之清阳左升而善消磨,胃之浊阴右降而善食纳。脾气升,则肝气随之亦升;胃气降,则胆火随之亦降。肝胆调畅而不郁滞,气机畅利,所以胁痛不作。 ...
分类:    2015-12-11 21:2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25条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这一段相当的好。这个你们看前头那个“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这一段叫我看就从那儿来的,脉微在仲景的书里提了多少回了,脉微者为 ...
分类:    2015-12-11 21:21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龟板15克(捣碎)、生杭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捣碎)、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方中石药及贝骨药 ...
分类:    2015-12-11 21:21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黄疸
黄疸,系因土湿木郁,复感不正之气,化生湿热,熏蒸淫溢,泛于肌表所致。 平人谷入于胃,脾阳消磨,蒸其精液,化为气血,所谓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肺气宣畅,则其湿外发皮毛而为汗,手 ...
分类:    2015-12-11 21:21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生地黄90克、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苁蓉、炮附子、肉桂、茯苓、麦冬、菖蒲、远志各30克、五味子15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0克,用水一杯半,生姜3片,大枣1枚,薄荷少许,同煎至八分杯,温服。近代多以上方根据辨 ...
分类:    2015-12-11 21:2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26条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也像少阴病似的,津液不足,血液也虚,津液虚他就是渴,引水以自救嘛,甚至消渴,消渴咱们都讲过了,他由于上边虚,下边寒乘这 ...
分类:    2015-12-11 21:21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系因感受不正之气,脾湿肝郁、胆胃气逆,木郁克土所致。 平人脾土健运,肝木条达而不郁,故胁痛不作。 由于饮食劳倦而伤脾,脾失健运而运迟,情志不遂而伤肝。肝气郁滞而化热。脾湿肝郁.致 ...
分类:    2015-12-11 21:2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27条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这个阴性病一转阳,病就会好,脉微,为亡津液,虽微但浮,就是由阴出阳,这病要好的,反之由阳陷入阴为凶,如阴盛而胃气衰败,人则死。厥阴中风是概言之,伤寒也是如此。
分类:    2015-12-11 21:21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系因脾湿肝郁,胆胃不降,二木横克二土所致。 木生于水而长丁土,平人水土温暖,肝木调荣而不郁,所以胁痛不作,痞积不生。 由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致使脾湿增而中气不能运化,肝气郁而疏泄 ...
分类:    2015-12-11 21:20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28条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分类:    2015-12-11 21:20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九讲 其他药物-藕节
藕节味甘,涩,性平.鲜用凉血止血,晒干生用收涩止血,炒炭用止血力更能增强。藕节收涩止血之中兼有活瘀血的作用,故能止血而无留瘀的弊害,是治疗各种出血时很好的辅助药。常用于咳血,吐血、衄血等症,多与白芨、 ...
分类:    2015-12-11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