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医案类
订阅
医案类
下级分类:
曹仁伯医案论
|
程杏轩医案
|
丛桂草堂医案
|
丁甘仁医案
|
仿寓意草
|
古今医案按
|
何澹安医案
|
湖岳村叟医案
|
花韵楼医案
|
洄溪医案
|
旧德堂医案
|
临证指南医案
|
凌临灵方
|
马培之医案
|
名医类案
|
三家医案合刻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王氏医案绎注
|
王旭高临证医案
|
吴鞠通医案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
续名医类案
|
也是山人医案
|
叶天士医案精华
|
一得集
|
寓意草
|
得心集医案
何澹安医案-淋浊
中气不足,便浊下注,以四君摄精治。 真西党 茯神 牡蛎 北五味 炙草 淮山药 萆 牛膝 炒白芍 又丸方,即前方加于术、米仁,湘莲肉。 ■ 久浊元虚,六脉无力,健中升清,自然安适。 制于术 萆 生米仁 牡蛎 冬瓜子 赤苓 ...
分类:
何澹安医案
2015-12-10 21:50
何澹安医案-尿血
膈胀尿血,由厥阴气郁,膀胱络伤也。暂用破瘀导下法。 川连 制军 川郁金 泽泻 甘草梢 赤苓 归须 延胡索 蒌皮 琥珀屑 接服方 萆 淡苓 牛膝炭 泽泻 生藕 赤苓 丹皮 生米仁 莲须 ■ 腹膨便溺,下注尿血,由肝经热郁,膀 ...
分类:
何澹安医案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胎毒
东垣云。李和叔中年得一子。至一岁。身生红丝瘤。不救。后四子至三岁。皆病瘤而死问何缘至此。翌日思之。谓曰。汝乃肾中伏火。精中多有红丝。以气相传。故生子有此疾。俗名胎瘤是也。汝试观之。果如其言。遂以滋肾丸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何澹安医案-小便闭癃
外症已愈,小溲仍然不爽,脉象亦未柔软,大补不宜(阴囊溃烂。) 生洋参 丹皮 萆 龟板 甘草梢 制首乌 赤苓 米仁 莲须 ■ 命门气亏,兼之中虚气陷,清气不升,小便溺塞,诊得六脉沉弱,所以凉剂不宜多服。 西党参 升 ...
分类:
何澹安医案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胎晕
江篁南治一儿产数日。常昏晕。一日五六见。医作惊风治。不效。江以大补气血之剂浓煎汤喂之。并饮乳母。多服渐减而愈。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热证
立斋治李阁老子。潮热。饮食如故。自申酉时甚。至子丑时方止。遍身似疥。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热渴饮冷。薛以为脾胃实热。传于肺与大肠。先用清凉饮四剂。结热始退。又用四物、柴胡、黄连数剂。其疮渐愈。彼欲速效。另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汗
海藏治一子。自婴至童。盗汗凡七年矣。诸治不效。与凉膈散、三黄丸。三日病已。盖肾为五液。化为五湿。相火迫肾。肾水上行。乘心之虚而入手少阴。心火炎上而入肺。欺其不胜己也。皮毛以是而开。腠理元府不闭。而为汗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喘
景岳曰。予仲儿生未两周。初秋感寒发热。脉微紧。素知其脏气属阴。不敢清解。以芎苏、羌、芷、细辛、生姜之属。冀散其寒。一剂下咽。不惟热不退而反大泻作。连泻二日又加气喘。斯时也。将谓其寒气盛耶。何以用温药而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吐泻
立斋治一小儿。每饮食失节。或外惊所忤。即吐泻发搐。服镇惊化痰等药而愈。后发搐益甚。饮食不进。虽参、术之剂。到口即呕。乃用白术和土炒黄。以米泔煎数沸。不时灌半匙。仍呕。次日灌之。微呕。渐加至二三匙。递加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50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嗜卧
吕沧洲治一幼女。病嗜卧。颊赤而身不热。诸医皆以为慢惊风。屡进攻风之剂。兼旬不愈。吕切其脉。右关独滑而数。他部大小等而和。因告之曰。女无病。关滑为宿食。意乳母致之。乳母必嗜酒。酒后辄乳。故令女醉。非风也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惊搐
李寺丞子三岁。病搐。自卯至巳。数医不效。钱乙视之。搐。目右视。大叫哭。李曰。何搐右。钱曰。逆也。李曰。谓何。曰。男为阳。本发左。女为阴。本发右。故男目左视。发搐时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时。右视无声。左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痫
立斋治一小儿。患痫。吐痰困倦。半晌而苏。诸药不效。年至十三而频发。用肥浓紫河车。生研烂。入人参、当归末捣丸。每服二钱。日进三五服。乳送下。一月渐愈。又佐以八珍汤全愈。 又一儿七岁。发惊痫。令其恣饮人乳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螈
钱乙治皇子病螈 。国医莫能疗。闻乙有异能。召之。进黄土汤而愈。神宗问此何以能愈此疾。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 江应宿治一富家儿。病手足螈 。延至二十余日转笃。江后至。曰。此气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黄胆
罗谦甫云。一儿季夏。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溃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季夏之热。加以湿令。而蒸热薄于经络。入于骨髓。使脏气不平。故脾逆乘心。湿热相合而成此疾也。盖心火实则身体蒸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古今医案按-卷十 幼科-癖积
刘仲安治一儿。病癖积。左胁下硬如覆手。肚大青筋。发热肌瘦。自汗咳嗽。日晡尤甚牙疳。口臭恶。宣露出血。四肢困倦。饮食减少。病甚危笃。先与沉香海金砂丸。一服。下秽物两三行。次日。合塌气丸服之。十日。复与沉 ...
分类:
古今医案按
2015-12-10 21:49
1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144
/ 14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