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医案类
订阅
医案类
下级分类:
曹仁伯医案论
|
程杏轩医案
|
丛桂草堂医案
|
丁甘仁医案
|
仿寓意草
|
古今医案按
|
何澹安医案
|
湖岳村叟医案
|
花韵楼医案
|
洄溪医案
|
旧德堂医案
|
临证指南医案
|
凌临灵方
|
马培之医案
|
名医类案
|
三家医案合刻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王氏医案绎注
|
王旭高临证医案
|
吴鞠通医案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
续名医类案
|
也是山人医案
|
叶天士医案精华
|
一得集
|
寓意草
|
得心集医案
孙文垣医案-卷五\宜兴治验-粳芝岗文学酒后近内行采战之法致成血淋
粳芝岗文学,酒后近内,每行三峰采战、对景忘情之法,致成血淋。自仲夏至岁秋未愈,便下或红或紫,中有块如筋膜状,或如苏木汁色,间有小黑子,三五日一发,或劳心、或劳力,或久立、坐亦发,访医问道,百治不效。以 ...
分类:
孙文垣医案
2015-12-10 22:21
凌临灵方-内燥
高右(八月十五日) 体禀阴虚,水不涵木,肝胆气火偏旺,木火凌金,肺失清肃,时在燥金司气,加以秋燥,风邪乘虚袭入,风燥相搏,金受火刑,咳嗽见红,咯痰色青,胸胁引痛,乍寒乍热,内热为甚,今但燥咳烘热汗溢, ...
分类:
凌临灵方
2015-12-10 22:21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一-黄胆门
王 两目身体皆黄,小便自利色清。此属脾虚,非湿热也,名曰虚黄。 黄 (一两) 白芍(三两) 伏苓(二两) 地肤子(二两) 酒浸服。 周 伏暑湿热为黄胆,腹微痛,小便利,身无汗。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表而汗之。 麻黄 ...
分类:
王旭高临证医案
2015-12-10 22:21
名医类案-卷十-肠痈
丹溪治一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脉滑数,时作热,腹微急。曰:痛病脉当沉细,今滑数,此肠痈也。(妙。妙。)以云母膏一两,(云母膏即阳起石。)丸梧子大,以牛皮胶溶入酒中,井水下之,饷时服尽,下脓血一盆而愈。 ...
分类:
名医类案
2015-12-10 22:2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内科类-二十年痰喘两月解
刘某年届七秩,系制面厂退休工人。患者一生辛苦劳碌,已种哮喘病根。早岁衣食艰难,不得已蹬三轮车度日,无论烈日严寒,奔波于风风雨雨之中,倍感风寒暑湿等六淫之气,留着不去,渐患咳嗽顽疾,时作时止。解放后屡经 ...
分类: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015-12-10 22:21
孙文垣医案-卷五\宜兴治验-吴中翰汉源先生肠风下血腹中微痛
吴中翰汉源先生,肠风下血,腹中微痛,脉左寸短,右关滑,两尺弦大,以地榆、槐花、枳壳各三钱,荆芥穗、秦艽、青蒿、葛根各一钱半,黄连二钱,两剂而愈。
分类:
孙文垣医案
2015-12-10 22:20
凌临灵方-冬温痰火
笑山兄(十一月) 冬温燥邪自肺胃扰动肝阳,痰饮加以食滞,壅遏腑气,升降不和,始起寒热如潮,头胀眩晕,骨络烦疼,口干呕恶,继则身热无休,咳唾浊痰,神疲嗜卧,气逆脘闷,时有谵语。良由痰热自肺胃垫于心主宫城 ...
分类:
凌临灵方
2015-12-10 22:20
名医类案-卷十-悬痈
谷道外肾之间,所生痈毒,名为悬痈。医书所不载,世亦罕有知者。初发唯觉痒甚、状如松子大,渐如莲实,四十余日后,始赤肿如胡桃,遂破。若破则大小便皆自此去,不治。其药用横纹大甘草一两,截长三寸许,取山涧东流 ...
分类:
名医类案
2015-12-10 22:20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二-中风门
钱 类中五年,偏痱在右。元气不足,痰流经络。近今两月,谷食大增,虽为美事,亦属胃火。火能消谷,故善食而易饥也。调治方法,不外补养精血,熄风通络,和胃化痰。 制首乌 当归 大熟地 刺蒺藜 三角胡麻 桑寄生 茯苓 ...
分类:
王旭高临证医案
2015-12-10 22:20
吴鞠通医案-卷五-痉(太阳所至)
温 癸亥二月二十九日 六十日之幼孩,痉已二十余日,现下脉不数,额上凉汗,并无外感可知,乃杂药乱投,致伤脾胃。故乳食有不化之形,恐成柔痉,俗所谓慢脾风。议护中焦,乃实土制风法,又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义也。 ...
分类:
吴鞠通医案
2015-12-10 22:20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内科类-小议“截喘”说治喘
姜春华老师生前对中医各家学说、基础理论及临床医学,均曾深入研究,并有重要贡献。其中对顽固性哮喘病发作时之治疗,姜老师采用古今民间及日本、朝鲜的单方,将其中治喘有效药合在一起,组成一方名“截喘方”,能有 ...
分类: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015-12-10 22:20
凌临灵方-暑风化疟
庆侄 暑风化疟,寒热交作,头胀脘闷,气络不舒,脉弦滑数,治宜疏解。 连翘 川郁金 建神曲 益元散 广藿香 青蒿子 新会皮 青荷梗 白杏仁 地骨皮 半贝丸 鲜佛手 吾师云:寒湿疟,日日作,藿香正气散为主。 无汗加苏梗 ...
分类:
凌临灵方
2015-12-10 22:20
名医类案-卷十-便痈
薛立斋治一儒者年二十,左患便痈,用托里药,溃而将愈。入房,发热作痛,右边亦作,脓水清稀,虚证悉具,脉洪大可畏,用十全大补加附子一钱,脉证顿退,继用大补汤三十剂而敛。 一儒者肿痛便涩,用八正散清肝火,导 ...
分类:
名医类案
2015-12-10 22:20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二-肝风痰火门
王 血虚肝风上逆,痰涎走络。头眩心跳,干咳痰少,右肩臂不能举,足热无力。养阴以熄风阳,化痰以调脾胃。 党参(元米炒) 生地(海浮石同拌) 半夏 决明 沙苑(盐水炒) 茯神 枣仁 蛤壳 茯苓 陈皮 嫩钩 竹二青 又 ...
分类:
王旭高临证医案
2015-12-10 22:20
吴鞠通医案-卷五-螈(少阳所至)
陈 十五岁 乙丑六月二十五日 病久阴伤已极,骨瘦如柴,又加卒然中暑,中热气,舌绛芒刺,唇干液涸,无怪乎痉厥神昏,十指蠕动,危险之至。以脉尚浮弦而芤,勉与一面大队填阴,兼咸以止厥法。先与紫雪丹二钱,凉水和 ...
分类:
吴鞠通医案
2015-12-10 22:20
1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144
/ 14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