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医案类
订阅

医案类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述作类-痨瘵试析
一、释名 古医籍中,痨瘵亦作劳瘵。盖本病每以虚损劳伤为其病理基础,故昔贤常用“劳”字,余则以本病必有痨虫传染,且已形成独立病名,为与虚损、劳伤区别故,选用“痨”字为名。本病于古籍中名称特多,如飞尸、鬼 ...
分类:    2015-12-10 22:13
名医类案-卷十二-脐风
枢密孙公抃,生子数日,患脐风,已不救,家人乃盛以盘合,将送诸江。道遇老媪曰,儿可活。即与俱归,以艾灸脐下,即活。《青箱记》 江应宿曰,凡儿脐风,须看牙龈有水泡。点如粟粒。以银针挑破出污血,或黄脓少许而 ...
分类:    2015-12-10 22:13
邵兰荪医案-卷三-腹痛
渔庄沈 秋暑内逼,腹痛如绞,大便赤不爽,脉弦濡,舌赤,呕恶,防痢。(七月二十四日。) 藿香(钱半) 红藤(钱半) 炒银花(三钱) 仙半夏(钱半) 左金丸(八分) 广郁金(三钱) 滑石(四钱) 莱菔子(三钱) 省 ...
分类:    2015-12-10 22:13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述作类-大小肠脉诊部位辨
脉诊五脏六腑皆有定位:左寸心;左关肝胆;左尺肾与膀胱;右寸肺;右关脾胃;右尺肾与命门,自叔和倡导以还,历代医家成宗之从之,已成千古定论。虽偶有一二异议,终不能易电。惟大肠与小肠两腑,在寸在尺,诸说不一 ...
分类:    2015-12-10 22:13
名医类案-卷十二-肾缩
思村王氏之子,生七日,两肾缩。一医云:硫黄、茱萸研大蒜涂其腹,仍以菵草、蛇床子薰之愈。盖初受寒气而然也。《琐碎录》
分类:    2015-12-10 22:13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便闭
叶(二十) 阳气郁勃,腑失传导,纳食中痞,大便结燥,调理少进酒肉坚凝,以宣通肠胃中郁热可效。(大便闭郁热燥结) 川连 芦荟 莱菔子 炒山楂 广皮 川楝子 山栀 厚朴(姜汁炒) 青皮 又 热郁气阻,三焦通法。 杏仁 ...
分类:    2015-12-10 22:13
凌临灵方-湿气
王 湿郁气滞,肝肺不和,咳呛气逆,宜用清泄。 米仁 旋复花 路路通 丝瓜络 冬瓜仁 生蛤壳 赤苓 车前草 白杏仁 炒白蒺 通草兼肺热合泻白散。 如面黄加茵陈。 如胀加莱菔子。
分类:    2015-12-10 22:13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肺痹
某 肺气痹阻,面浮胸痞,寒热。(上焦气分壅热) 苇茎汤。 某 肺痹,卧则喘急,痛映两胁,舌色白,二便少。(肺不开降) 苇茎汤。 曹(二二) 清邪在上,必用轻清气药,如苦寒治中下,上结更闭。 兜铃 牛蒡子 桔梗 ...
分类:    2015-12-10 22:13
名医类案-卷十二-咯血
钱氏治段斋郎子,四岁病嗽,身热吐痰,数日而咯血。医以桔梗汤及防己丸治之,不效,其涎上攻,吐喘不止。钱用褊银丸一大服下之,后以补肺散治之。医曰:今咯血肺虚,何以下之?曰:肺虽咯血,有热故也。久则虚痿。今 ...
分类:    2015-12-10 22:13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述作类-脉学三题
一、自病亲验脉双弦 弦为肝经之主脉,肝属木而气横,因而每易侵凌其他脏腑而变生病患,故魏之琇尝言曰:“肝为万病之贼。”临证间常见弦脉或兼弦之脉,掌握弦脉之诊察方法及诊断意义,既极需要,亦极重要。弦脉有单 ...
分类:    2015-12-10 22:13
凌临灵方-风燥
徐 秋燥风温,治宜清肃。 元参 橘红 丹皮 竹茹 萝卜汁 薄荷 炒牛蒡 象贝 通草 连翘 栝蒌皮 纯嫩钩 赤苓 此方余在蒋永生家得来,不知是何人手笔,因屡试有验故录之。 生米仁 全栝蒌 竹沥(一两) 淡姜汁(三滴和冲) ...
分类:    2015-12-10 22:13
邵兰荪医案-卷三-泄泻
遗风王 舌浓黄滑,便泻不化,脉弦濡,小便不利,此属湿热。脘闷,宜和中清利。(六月初八日。) 藿香梗(二钱) 焦六曲(四钱) 蜜银花(二钱) 猪苓(钱半) 原滑石(四钱) 炒川连(七分)扁豆衣(三钱) 通草(钱 ...
分类:    2015-12-10 22:13
名医类案-卷十二-热症
钱仲阳治朱氏一儿,五岁,忽发热。医曰:此心热也,腮赤而唇红,烦燥引饮,遂用牛黄丸三服,以一物泻心汤下之。来日不愈,反加无力而不能食。又下之,便利黄沫。钱曰:心经虚而留热在内,必被攻药下之,致此虚劳之病 ...
分类:    2015-12-10 22:13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胸痹
浦 中阳困顿浊阴凝冱,胃痛彻背,午后为甚,即不嗜饮食,亦是阳伤,温通阳气,在所必施。(胸脘清阳不运) 薤白(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五钱) 干姜(一钱) 桂枝(五分) 华(四六) 因劳,胸痹,阳伤,清气不 ...
分类:    2015-12-10 22:13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述作类-黄褐厚腻苔清化漫笔
黄褐厚腻之苔,临床时有所见,因其病理每主痰热内蕴,是以病多实而不虚。故医家见之,参合脉象症情,如无抵牾,每用清热化痰法清之涤之,甚则兼通腑气以导之。随症立方,每获良效。但湿性缠绵,常常粘滞难化。余于临 ...
分类:    2015-12-10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