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七
[复制链接]
580
|
0
|
2015-11-26 1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萆薢
其他名称:黄萆薢 土黄莲 黄姜
主要成分:
性状: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
半夏
主要成分:含B-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β、γ氨基丁酸、尿黑酸,生物硷、胆酸、三萜类及微量挥发油等。
性状: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多圆平,中央有凹陷的茎痕,习称“脐眼”,其周围密布小凹点状须根痕,称“麻点”;下端钝圆而光滑。质坚实,横切面呈肾形,色洁白,富粉性。气呛鼻,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冷饮,咳嗽气逆,风痰眩晕,痰厥头痛,恶心呕吐,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淡核等症。外用消痈疽肿毒。
用法及用量:煎服3-10克;外用以生半夏适量,研末用酒调敷患处。
不良反应和注意:半夏的毒性成分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生食时可使舌、咽、口腔产生麻木、灼痛、流涎、音哑、言语不清、张口困难等,严重者窒息死亡。
葡萄糖
,
挥发油
,
浅黄色
,
维管束
,
制作
相关帖子
•
治糖尿病一偏方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五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四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三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一
•
淋巴瘤化疗期间饮食怎么注意 有哪些饮食疗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