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七
[复制链接]
473
|
0
|
2015-11-26 1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川楝子
其他名称:楝实 练实 金铃子 仁枣 苦楝子
主要成分:含川楝素,为驱除蛔虫的有效成分。
性状: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功能主治: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1.杀虫:主治蛔虫等肠道寄生虫。2.疏肝泻火止痛:善治肝火及疝痛。a.肝郁化火,或肝火犯胃,胁痛吞酸。b.配温里散寒止痛药,可用治寒疝腹痛。此外,本品外用可治疥癣。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艾叶
其他名称:艾 冰台 艾蒿 医草 灸草 蕲艾 黄草 家艾 甜艾 草蓬 艾蓬 狼尾蒿子 香艾 野莲头 阿及艾
主要成分:艾含挥发油,成分是水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 野艾的石油醚抽提物中含侧柏酮、豆甾醇、β-谷甾醇、 α-香树脂醇及其乙酸酯、α-及β-蒎烯、羊齿烯醇。又含多炔化合物去氢母菊酯和十四碳-8,10,12-三炔-6-烯-3-酮等。
性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功能主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1.温经止血:可用治下元虚冷,痛经闭经、崩漏出血,月经过多,以及宫冷不孕等证。2.散寒止痛:常用治风湿痹证,关节疼痛,于针刺时加艾炙。此外,水煎外洗,可治湿痒症。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川楝子
,
金黄色
,
金铃子
,
深棕色
,
棕黄色
相关帖子
•
保真广嗣丹
•
保乙丸
•
安虫散
•
安虫饮
•
膏滋的基本制法
•
夏枯草煎洗治小儿湿疹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五
•
气功三招轻松防感冒(1)
•
卡波西肉瘤有什么症状 一般做哪些检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亮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