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
[复制链接]
744
|
0
|
2015-11-26 12: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川牛膝
其他名称:酒炒川牛膝
主要成分:含牛膝皂甙、生物硷、苋甾酮等。
性状:呈长圆柱形,略扭曲,根头部膨大,向下渐细或有少数细小的侧根分支,长约30-50cm,直径约0.5-2cm。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和侧根痕,散在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坚韧,不易折断,横切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有油点状物,许多筋脉小点(维管束)排成约3-8层同心环。气微,味甜而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用于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症瘕。
用法及用量:3-9克,煎服。
补骨脂
其他名称:胡韭子 婆固脂 破故纸 补骨鸱 黑故子 胡故子 吉固子
主要成分:果实含挥发油约20%、有机酸、-种甲基糖甙、碱溶性树脂、不挥发性萜类油、皂甙。种子含香豆精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共约1.1% 、黄酮类补骨脂黄酮、甲基补骨脂黄酮、异补骨脂黄酮和查耳酮类补骨脂查耳酮、异补骨脂查耳酮、单萜烯酚衍生物补骨脂酚尚含挥发油、树脂、脂肪油。花含脂肪油、挥发油、甾醇、生物碱等。本植物还含棉子糖。果皮含补骨脂里定。主含香豆素衍生物: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内酯,另含异补骨脂、双羟异补骨脂素及8-甲氧基补骨脂素。
性状:干燥果实呈扁椭圆形或略似肾形,长约3-5毫米,直径2-4毫米,厚约1.5毫米,中央微凹,表面黑棕色,粗糙,具细微网状皱纹及细密腺点,少数果实外有淡灰棕色的宿萼。果皮薄,与种皮不易分离。肃开后内有种仁1枚,具子叶2片,淡棕色至淡黄棕色,富含油脂。气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1.补肾壮阳:主治肾阳不足,命火虚衰,腰膝冷痛,阳痿,早泄。2.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可用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及下元虚冷小便无度;还常用于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此外,还可用于虚寒喘嗽及妇女行经腹泻属下焦虚冷者。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擦或酒浸搽。
不良反应和注意:大剂量服用会引起乏力、头晕、呼吸急促、呕吐,甚则呕血、昏迷。过敏反应:肌注补骨脂制剂少数病人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胸闷、心慌、头昏,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内服或外涂补骨脂制剂后,经紫外光照射皮肤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少数人会发生红肿和水泡。
维管束
,
棕黄色
,
制作
,
同心
相关帖子
•
膏药的贮藏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九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八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七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五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四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三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雪贝贝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