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复制链接]
查看4791 | 回复21 | 2005-1-12 02: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去新雨丝论坛浏览,发现[立此存照]文章居然没了,不知是技术错误还是管理员方舟子故意而为。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档,我准备在这里建立备份,大家如对某文有说法请另外开贴。转过来的贴都是和中医有关,其他方面就不管了。
难经难 | 2005-1-12 02: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方舟子:中医能治病不能说就不是伪科学
  中医能治病不能说就不是伪科学吧?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灵丹妙药,歪打正
着摸索出来的。连南美土著都发现金鸡纳树能治疟疾,但我们知道金鸡纳有效用
不是因为它是神树,而是由于含有奎宁,我们对它为什么能治疟疾的机理过程在
分子水平上了解得清清楚楚,而根据这个机理我们可以对奎宁进行改造合成新药
。实际上现在已很少用奎宁来治疟疾,而是用合成出来的类似药物(副作用较小
)。是否科学,不在于是否拥有灵丹妙药,而在于对病理、药理的阐明。如果是
中医发现金鸡纳的作用,大概也只能阴啦阳啦、热啦冷啦解释一通,对药理还是
等于什么也没说,并不比把它归之于神高明多少。中医能治的大都是官能性疾病
,对器质性和感染性疾病往往束手无策,比如说牙疼吧,除了抓子虚乌有的牙虫
,几千年来也没有什么办法。而官能性疾病很多是能够自己痊愈或通过心理暗示
治好的,不一定是真能治。
  我们的祖先对于人体的构造与功能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几千年来也没有超
出《内经》的水平,陈陈相因,直到清朝才有王清任想到要去解剖尸体验证一下
,他这一解剖,才发现《内经》对人体脏器的描述很多都是错的,比如说,思维
器官不是心,而应该是脑。但他的这些改正也并没有被中医界所接受,直到今天
中医所奉行的仍是内经的那一套,只不过偷换一下概念,把心等同于脑了。连器
官这么大的东西都没搞清楚,还能指望他们会知道至今现代医学都不知道的更精
细的系统?那样的话真的只好相信我们的祖先比我们更有本事,有特异功能。
  不应该把现代医学叫作西医。放血疗法之类的与中医一个等级的西方古代医
学才是西医。放血疗法就跟中医的刮痧、拔罐一样,在经验上肯定也被认为有一
定的疗效,否则不会在西医中风靡一时,当时想必也有一套美妙的解释。实际上
现代医学对放血疗法并不完全否定,只不过现在有了更好的疗法,也就被抛弃了
,而中医仍然在刮痧、拔罐。
难经难 | 2005-1-12 02: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方舟子:中医的“系统”是一个未经实证也难以否证的系统
  经验是经常靠不住的。吃了一种药,病就好了,并不等于这种药真正有效。
所以美国的FDA要批准一种新药,都要求有两项试验数据,一是从分子水平上
证明其药理,二是临床对照的结果,也即把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真药,一组服
假药,并且双盲,最后才统计比较结果。这才是科学的方法。以这个标准来衡量
,中药很少有过得了关的,中国现在的临床试验似乎也不做对照,并不令人信服
。一个中药药方往往有七八味药,在理论上固然君臣佐使说得头头是道,在实际
上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去作对照试验验证一下,看这七八味药是否真的都在起作
用。
  中医的“系统”,是一个未经实证也难以否证的系统,要接受它必须依靠信
仰。因为这一套系统非常模棱两可,怎么说都说得通,所以同一个病人,让三个
名中医来看可能就有三种说法,这些说法甚至可能完全相反,谁对谁错只能下了
药再说,医案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医得好是你高明,医不好是下药不当,而不
是理论的错误。但让三个现代的医生来看同一个病人,结论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
出入,能否医好,治愈率多高,在下药以前就已经知道了。或者说,现代医学依
靠的是客观的医疗手段,而中医看重的是主观的医术,而这种对个体的强调,正
是宗教、哲学的一个特征。宗教的另一个特征,是越古越权威,所以两千年前写
的《内经》至今仍是中医最权威的经典。搞现代医学的人谁会去读一个世纪前的
著作并捧为经典?更不用说两千年前的了。
  现代医学的系统是经过实证的,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
的综合归纳。说现代医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一种过时的偏见,一百年前的西医
也许如此,而现在的医学不仅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从根本上就反对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因为这会掩盖病情。如果你对医生说你头痛,医生绝不会给你开个
止痛药就把你打发走,而会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头痛不过是个症状而已,现代没
有哪个合格的医生会愚蠢到只治症状不治病根,如果发现头痛是由于脚引起的,
他一样会去医脚。
难经难 | 2005-1-12 02: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方舟子:中医必须抛弃其前科学的理论体系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现代医学风靡世界各国,而出了中国,又能找到几所象
样的中医医院?谁见过有一门科学是只在一个国家流行的?从实用的角度说,又
有什么病非得靠中医来治不可呢?人家干吗要相信、采用你这一套?美国可以把
唐人街的中医诊所全都关闭而对国民的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中国离开得了
“西医”吗?没有西医,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又得降到从前三、四十岁的水平。
  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不可能有两套毫不相干的科学理论体系,炼金术不可能
与化学同为科学,星相术不可能与天文学同为科学,神创论不可能与进化论同为
科学,同样,中医和现代医学也不可能同为科学。
  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到了今
天,医学和生物学实际上已难解难分,所用的方法,所研究的对象都没太大的差
别。医学早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一部分。但是中医却独立于物理、化学、生物学之
外,这样的体系,可以是哲学、宗教、玄学或别的什么东西,却不可能是科学,
因为没有一个科学学科是可以自成一统,而不与其他学科发生关系的。再说了,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近三四百年的事,而现在的中医跟两三千年前基本相同
,如果说中医是科学,岂不是说两三千年前就有了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科学变
成中国人的发明了?
  中医做为一个辩证的玄学系统,表面上尽善尽美,总体上无法加以否证(不
排除对特例的否证),也就缺乏自我改善的能力,只能靠外来的力量扬弃。如果
不是现代科学,我们大概还在相信中医的许多谬说。所以两千年前中医是这个水
平,两千年后还是这个水平。从前中医对破伤风、痨病、水肿、哮喘、梅毒等等
束手无策,死人无数,现在依然是束手无策,全靠西医来治,而西医从前也治不
了的。一般的疾病,在中医手里也成了疑难病症,各执一词,连个感冒都分成风
寒、风热绝然相反的两类,谁对谁错吵个没完,在现代医学看来,不就是感冒病
毒引起的吗,有什么好吵的?
  现代医学研究跟别的实验科学并没有什么不同,遵循的也是“观察-建立模
型-预测-验证”这一套方法。相反的,中医著作中却充满了无法检验的预测,
比如历代中医家都断言夜半受孕,生子必寿且富贵,怎么检验?孙思邈断言“但
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泻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
矣。”又怎么个检验?只是一套美丽的空想。
  当然,恐怕没有人会否认中医就象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都有其有效的药物
和疗法。应该否定的是那套前科学的理论体系,而采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筛
选、改造这些药物和疗法。实际上每一个民族也都有自己一套医学理论体系,也
许不如中医精致,但本质上并无差别,都是人类在前科学时期的产物。在科学出
现之后,就必须毅然抛弃过时的理论,而代之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如此才有发展
的可能。西医抛弃得早一些,发展得也就快一些,看看近百年来现代医学的发展
,中医再过几千年也赶不上,如果还再对着两千年前的理论顶礼膜拜的话。
难经难 | 2005-1-12 02: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武汉大学医学院:首次证实中药“大黄”有抗病毒作用(neuroglia、学有所、方舟子、biomed评论)
【评】
作用真伟大……哈哈
>在我国首次证实:大黄虽然不能直接“杀灭”CVB3,
>但可以导致CVB3出现细胞皱缩、脱落、碎裂等病变特征,
大黄真有这个作用的话,就不是“诱杀病毒”,而是“病毒帮凶”。
使心肌细胞出现……病变特征,当然是帮凶。
(neuroglia)

应该是一外行记者搞错了
写完了没有送回去审稿吧?
使病毒出现细胞皱缩?是个专业的就不会犯这个错误啊。
(学有所)

就算是病毒出现皱缩,怎么测出来的?
(方舟子)

我倒宁愿相信,某些中药单体可能会有尚未阐明的疗效
但是目前缺乏有针对性而又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我们不可能
漫无目的地把每一个中药单体都拿来筛选一番。而根据中医
的辩证使治理论做指导,很显然我们国内已经对几乎所说的中药
及其单体进行了大量的但是粗糙的筛选,结果并不很令人乐观。
我的感觉是
1.有赖于世界大药厂的有目的地积极介入。大药厂的研究与发展
部门并非无视中药特别是中药单体的存在,显然他们对其开发价
值有着比较客观的判断。目前对他们来讲,从头开发一个新药可
能更为可行。
为利益驱动的行为是最敏捷的,如果有利可图他们不会坐视良机。
2。偶然发现某中药单体--或由中药单体改造而来的化合物--对
某种疾病或病理改变有显著作用。
从现代药物开发角度来看,中药单体与世界上已知的其它任何化
合物并无不同,看来越来越受重视。但这似乎与“复杂”的中医
理论无大的联系,只需要知道这个中药曾用于治疗何种疾病就足
够了。
实际上目前欧美日等国家在这方面投入逐渐增加。注意这类研究
均是以现代药物开发的研究手段进行的,基本上撇开了原来中医
的套路。
这似乎是中药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只是千万别把它神话了
(biomed)
(下文原载2001年4月2日《科技日报》)

武汉大学医学院:首次证实中药“大黄”有抗病毒作用
  本报讯  通讯员蒋明报道:3月14日从武汉大学医学院获悉,该院病毒研究所杨占
秋研究员等首次证实:我国传统中药--大黄,对新生儿、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杀手”
柯萨奇病毒B3(CVB3)具有“诱杀”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毒病监测研
究报道显示,柯萨奇病毒B3(CVB3)在人群中感染最为常见。在新生儿、儿童突发死亡病
例中,20%为病毒心肌炎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在新生儿、儿童中的发病率为360/10万,
死亡率为8%。1993年我国沈阳发生的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流行中死亡率为18.4%,由
于病毒感染后可在心肌中持续存在,并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手段。因此,被CVB3
感染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难治愈、病程长。
  大黄系蓼科多样生草本植物,传统中医药学上认为大黄具有清肝利胆、强心理血、健
脾通腑、清肺解毒等作用。
  杨占秋研究员等利用大黄“五脏皆治”的中医理论,经过两年实验研究,建立小鼠病
毒性心肌炎模型,通过血清病理学检查,观察小鼠生存率,评价大黄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
的治疗作用,在我国首次证实:大黄虽然不能直接“杀灭”CVB3,但可以导致CVB3出现细
胞皱缩、脱落、碎 裂等病变特征,阻止CVB3继续增殖,抑制CVB3复制使其丧失“毒性”
而发挥大黄的抗病毒作用。
  该项《大黄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已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组鉴
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为大黄治疗柯萨奇病毒B3引起的心肌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创造性
地为大黄进一步在临床试验其治疗效果提供了药效根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难经难 | 2005-1-12 02: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让中药走向世界(附方舟子、alal评论)
【评】
>传统中医药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建立在实践的基
>础上,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实践证明了传统中医药
>学的确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哲学观点。
按这种证明方式,任何垃圾都可以自称是科学。
>辨证施治的中医药理论是十分精辟的,临床药效是确切的。
自吹自擂,不过是江湖手段,与科学无缘。
>中药的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去适应西方的标准,而是建立不同于
>西药的独特标准
中国的科学骗子们也可以说:中国科学的当务之急不是
如何去适应西方的标准,而是建立不同于西方科学的独特
标准。
在中国从事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的人,看来都是西方的
代理人。
>中医药专家的看法是:不是中药不科学,而是现代科学还远远
>没有完全认识中药。
这些中医药专家自以为认识能力远远超过现代科学,不是神
就是疯子,不是天才就是白痴。
>多数化学药物存在毒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一大缺陷,中药则
>是源于天然的药物,体现了人类生命科学真正的发达与进步。
多数天然药物同样存在毒副作用,而且往往不象化学药物那样
被人熟知。
任何原始医学都是使用源于天然的药物,看来也都体现了人类
生命科学真正的发达与进步,而现代医学从原本使用天然药物
的西医发展而来,倒是体现了人类生命科学真正的落后与退步
了。
>中医药理论和传统治疗方法之所以不如西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直
>观、让人容易接受,是因为中医药理论比西医药理论深奥。
奥卡姆剃刀:在对同一现象有两种解释时,应倾向于采用简洁
的一种。更何况简洁的一种已有无数的验证。科学虽然专业,
却并不自诩“深奥”,自诩深奥的是玄学。
>现代医学对相当大部分的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复方成分无法解释。
相当大部分的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复方成分本是子虚乌有,现代
医学何必去解释?
>中医药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有优势、最有特色的学科
还有人会说,“人体科学”才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有优势、
最有特色的学科的呢。莫非中国已堕落到这种地步,要以骗子
产业为民族产业,以伪科学和迷信为最有优势、最有特色的学
科?
(方舟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牛黄植研中心主任陈裕容认为,中医药理
>论和传统治疗方法之所以不如西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直观、让
>人容易接受,是因为中医药理论比西医药理论深奥.
说得正好相反, 中医理论所谓深奥是因为基础肤浅只好用玄学来
解释结果.现代医学所谓简单是逻辑或者直观上的简单,其基础是
大量精密复杂的实验.
>前不久,我国全面禁止销售含PPA(苯丙醇胺)成分药物。这再
>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多数化学药物存在毒副作用是难以避免
>的一大缺陷,而中药则是源于天然的药物,体现了人类生命科
>学真正的发达与进步。
对这种误区应该好好批一批,天然不说明问题,中药里已知有毒副
作用的太多了. 虽说中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 对毒性较强的材料
人们也有认识, 但远远不够, 毕竟古人的平均寿命有限,影响对
慢性毒副作用的认识(或者就没有必要考虑),最近FDA发现的对肾
功能有影响的一批中药就是例子.
(alal)

让中药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记者 李新彦 白剑峰)
中医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瑰宝。然而,中国的中医药工业正面临着
一场生死抉择。
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年160亿美元的国际中药市场销售额中,我国仅占3%
的份额,而且大部分为原料药和保健品,其余97%的份额被日本、韩国、
泰国、印度等国家占据。随着中国加入WTO日益临近,制药工业将面临巨
大的挑战。中国医药产业的命运如何?中药究竟向何处去?中药如何打开
西方的大门?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医药界有关人士。尽管他们
的观点并不一致,但有一个信念是共同的:中医药是中国制药业的优势和
未来的希望,是新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医药一定会复兴,中华民族医
药学全球共享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推进中药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不泥古,发展不
离宗”
中国正大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根生是杭州胡庆余堂的最后一位学
徒工,他在中药厂工作了52年,亲身经历了中药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
他认为,过去中药是“膏丹丸散,神仙难辨”。即便在70年代初,全国的
中药厂还都是简陋的小作坊。如今,许多中药企业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
设备,实现了现代化生产,剂型也有了片剂、口服液、胶囊、颗粒、滴丸
以及注射剂、气雾剂等。可以说,中药产业化近20年的发展,胜过此前
2000年。历史证明,用高科技来嫁接传统中药,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唯一出
路。
传统加现代,等于现代化的中药。
“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这是中医药继承与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
传统中医药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五千年
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实践证明了传统中医药学的确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哲学观点。辨证施治的中医药理论是十分精辟的,临床
药效是确切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局限性的,都要在不断发展中完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刘保延认为,中药现代化离不开技术创新。
过去,中药主要依靠水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率很低。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中药必须采取高效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同时,
中药生产还要应用生物技术,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并在建立动植物基因
库、保存药材品种、利用基因芯片等技术鉴定药材等方面促进中药现代化。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说,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中药不能代替西药,西药也
不能代替中药。但是,正如西方人能吃汉堡包,也能吃饺子一样,关键是
如何让他们接受。中药走向世界,不能只拘泥一种模式,而应适应多种需
求。西方人接受不了传统的熬煎中药汤,我们可以采取现代的方式。如中
药注射剂就是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中药的产物,对于危重病人,过
去是把汤药灌到胃里,如今只需静脉注射即可,与西药没有差别。三九集
团研制的“免煎中药饮片”,使服中药就像喝咖啡一样简单,在欧美国家
很受欢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中药再次走向辉煌的唯一出路。
中药的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去适应西方的标准,而是建立不同于西药的独特
标准
西药是当今世界医药的主流,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证明:
中药不科学。中医药专家的看法是:不是中药不科学,而是现代科学还远
远没有完全认识中药。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牛黄植研中心主任陈裕容认为,中医药理论和传统治
疗方法之所以不如西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直观、让人容易接受,是因为中
医药理论比西医药理论深奥。现代医学对相当大部分的中医药理论和中药
复方成分无法解释。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规范我国中药标准,向世
界推广,使世界中药与我国接轨,而不是让我国中药向“洋中药”靠拢。
前不久,我国全面禁止销售含PPA(苯丙醇胺)成分药物。这再一次向人
们敲响警钟:多数化学药物存在毒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一大缺陷,而中药
则是源于天然的药物,体现了人类生命科学真正的发达与进步。中医药必
将逐渐被世界认识和接受。如过去美国FDA(药品与食品管理局)对中药
的要求十分苛刻,如今终于放弃了对中药成分分子表达式的提法。这说明,
不能完全用西药的标准要求中药,中药的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去适应西药的
标准,而是建立不同于西药的独特标准,否则就会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受
制于人。
河南宛西制药公司董事长孙耀志认为,中医药博大精深,是个巨大的宝库,
我们要加紧对古汉方的收集和整理,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中医有5000多
个常用药方,我们应进行认真筛选,最终以其确切的疗效证明中药的科学
性,影响西方。日本、韩国就是将中国的一些古汉方开发成现代“洋中
药”,占领了世界医药市场很大份额。在这方面,我们不该落后。
西药是我们的弱项,中药才是我们的强项。中药走向世界,必须组建“联
合舰队”
“入世”之后,我国医药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当今,世界医药市场的
一体化进程已经形成,跨国公司全球性购并行为愈演愈烈,对医药新产品
尤其是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制药厂是生产
西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寥寥无几,这与国际生物制药热
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随着全球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中医药迎来了新的机遇。千百年来,中医
药学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确切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药学之林。中医药是
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有优势、最有特色的学科,中药理应在国际市场占有
重要份额。然而,要把中医药的优势变成经济增长量,尚需要做大量艰苦
细致的工作。
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认为,中药走向世界,必须组建“联合舰队”。目
前,我国的中药企业存在多、散、小的局面,最大的药厂年销售额也不过
50多亿元,我们的新药研发投入和国外的制药企业相比差距甚大。只有加
快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建造“大船”,才能乘风破浪冲出国门,和
世界著名制药企业抗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
权指出,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中药种植业。没有中药农业的现代
化,就不可能有中药的现代化。因此,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提高中药
材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中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药企业应该高
度重视培育种植基地,把中药农业作为“第一车间”,以丰富的药用植物
资源为后盾,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
难经难 | 2005-1-12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中国抗病毒中药进入美国(附方舟子评论)
【评】
FDA现在在中国名头很响亮,厂家也喜欢拿“通过FDA认证”做广告。不过中国的
消费者需要知道一点常识:没有一种中药通过了FDA认证,按FDA的认证标准,在
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没有一种中药可能通过FDA的认证。一种新药要通过FDA认证,
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平均大约八年),在1999年才开发出来的“抗病毒”新药
绝无现在就通过认证的可能。目前中药在美国都是做为营养品,而不是药来卖的,
只要无毒即可,无需证明有疗效。
(方舟子)
中国抗病毒中药进入美国
本报记者 于宝丰  
《生活时报》2001年11月29日

  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抗病毒制剂——金世抗病毒片,日前通过
美国FDA书面认证,获准进入美国市场销售。成为天津市准入美国医药市场的第
一种抗病毒中药。
  金世抗病毒片属国家四类新药,主要用于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该药是
1999年正式研制开发成功的,当年被列入天津市“星火”项目。金世制药有限公
司是今年国家科技部、外经贸部重点支持的出口单位,公司建厂9年来,已取得
准字号药品批文68项,其中四类新药3个。今年10月该公司通过国家CMP认证,成
为全市300家制药厂中第29个通过该认证企业。
————————————————
难经难 | 2005-1-12 0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别再神化FDA!” 中药现代化前途在国人自己(附方舟子评论)
【评】
既然陶建生教授也承认,至今没有一种中药被证明“的确能对某种沉疴立马见效”,
那么欧美国家封杀中药,又有什么可抱怨的?某些中药毒害肾脏,中医几千年来发
现不了,别人替你发现了,不知感激,反而毫无任何科学根据地断言“只要运用
复方,增加解毒成分,便不成问题”,甚至声称“恰恰反证了讲究辨证关系的中
药复方之重要”,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因为这个反证要成立,前提是中药复方是
的确安全而有效的,但是他随后就承认这个前提还不成立,又如何能以之做为反
证的前提?这完全是江湖医生倒因为果、胡搅蛮缠、推卸责任的耍赖口吻。如果
有哪位病人信了这位药学院副院长的话,真以为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在复方
中就无毒,而继续服用这类中药,因此得了肾病,陶教授敢承担责任吗?
让这种不知科学方法为何物,连基本逻辑都不顾、漠视患者生命健康的江湖医生
搞“中医科学化”,也就只能继续拿几千年来与巫术、玄学无异,信口开河的
“中医理论”和子虚乌有的“人体试验”(中医只有没有对照、没有统计的治疗
经验,哪来的人体试验?)自欺欺人,毒害病人——“政治化”有之,“科学化”
则一点也没有。
(方舟子)
“别再神化FDA!” 中药现代化前途在国人自己
  新华网上海4月6日电(徐寿松)“不要神话美国的标准,不要以为中医现
代化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上海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陶建生教授呼
吁,在中药受到欧、美市场的频频封杀之时,尤其不能唯洋是取,“别忘了,复
方不是中药的末路,而是中药的希望所在。”
  陶教授说,现在,许多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美国一制定“植物药在美国上
市批准法”,就认为中药进军国际市场大有希望了,而欧洲一提出“中药肾病”,
就说传统中药走到了末路。“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主动点?不以物喜,不以人物悲。
现在看来,这对于中药现代化太重要了。”
  这位一辈子从事中药研究的专家说,中药能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实际上取决于
标准之争。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只认数据,对于中药成分是什
么,含量为多少,发生作用的机理是什么都要搞得一清二楚,而对于中国人坚持
的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和人体试验却置之不理。他指出,不久前,欧洲提出的“中
药肾病”,并借此封杀中药,其实是对中医、中药理论的隔膜与蔑视。用于减肥
和治疗皮肤病的木通等植物药,的确对肾脏有毒副作用,但只要运用复方,增加
解毒成分,便不成问题。植物药的副作用丝毫不能说明中药的不科学,而是恰恰
反证了讲究辨证关系的中药复方之重要。
  他说,考验一种药品能否服用,无非看两点:一是疗效,一是安全。如果真
的有一种单位药或成药,虽不能对其作定量分析,但的确能对某种沉疴立马见效,
那样的话,自然就有说服力。问题是,至今我们还拿不出一种这样的药。他告诫,
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神化FDA,唯美国的标准是从!“不能一味模仿别人,
要坚持复方的路子,这是我们中药的优势。”他指出,欧美的植物药不考虑配伍,
只讲单方,从天然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这只是中药发展的一种途径,但绝对不是
唯一途径。而讲究平衡的用药理念正是中医之长,关键是要改进提取手段,提高
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分离技术,做好剂型,这样,呈现让人信服的疗效就了物
质基础,中药进军国际市场也就可以不再仰人鼻息。
难经难 | 2005-1-12 02: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立此存照】刘海若靠“牛黄安宫丸”熬过来(附众人评论)
【评】
>   文章说,北京有关部门动用北京市最好的医生为
> 她会诊,医护人员都经过认真选择,专人特护。而知
> 情人士说,在英国医院中,看护刘海若的护士都是经
> 纪人公司临时招聘的,而且一天一换,根本谈不上熟
> 悉病人的病情。
这有什么奇怪的?刘在中国算名人,在英国不过是一个普通患者。在中国有多
少人能享受刘的待遇?英国医疗人员纵有不足之处,好歹也是救了她的命,不
知感激,反而百般指责,还拿来当“爱国”的教材,是什么样的德性?
> 由于英国医生一开始就用最强的抗生素,因此到北京后,
> 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没有用,“仅剩一种还有效”。
什么叫“最强的抗生素”?哪里会有一种抗生素让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没有用?
还是指的并不属抗生素的广谱合成抗菌药?那也不可能让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没
有用。细菌的抗药性并不是因为“一开始就用最强的抗生素”引起的。还不如
说她是在英国医院感染了多种抗药性细菌更让人信服。
> 知情人士说,刘现在每天早晚各“灌饲”一粒牛黄安宫丸,
> 它对于刘的恢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是“中西医配合治疗”、“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没有任何对照,何以
知道是牛黄安宫丸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你每天灌她糖水,最后也可以说是糖
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像许多中药“补药”,牛黄安宫丸含砷、汞等有毒物
质,吃多了要引起重金属中毒,每天早晚“灌饲”一粒牛黄安宫丸,这不是在
要她的命嘛。
(方舟子)
“每天早晚各“灌饲”一粒牛黄安宫丸”--这记者在胡诌
1)按中医的说法,牛黄安宫丸是猛药,不可能早晚一粒这样连着吃的。
2)同仁堂的牛黄安宫丸,一颗要2,3百块钱,每天早晚一粒,够厉害的!
(lbx)
我想听听英国方面的言论,我不接受单方面的说辞
试想一下,把所有最近登在新浪网上有关刘海若的文章翻译成英文,传给英国大
使馆和这家英国医院,并且登在英国的报纸杂志上,效果会如何?
吹牛摆好只能给上级领导和爱国童智看,凡是上过医学院的在校生都能看出破绽。
“踩着别人往上爬”的光荣传统都发扬到国际上去了。
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看来有了答案,为什么身为台湾人,工作在香港,治疗在英
国的人,请了大陆的医师会诊?原来是奔着到北京灌安宫牛黄!
最可笑的就是“连在中国大陆十几元(人民币)一支的减脑压针剂都没有”
是英国穷的没有啊?还是这家医院水平差,不知道进药?或者是草菅人命不给用?
不就是甘露醇或者是激素吗?!用也得看当时的病情啊!要是当时有急性肾衰,
用了甘露醇你还不知道怎么起诉人家了?
有听说过颅脑损伤加胸腹联合伤急性期先拉上去做高压氧的吗?也不知道是想贬
人家还是想给自己丢丑。
(atuzai)

一点都不可信
物理降温,抬高床头都是急性脑损伤护理的常识, 不可能需要凌主任去提醒, 说英国医院没有降脑压的药更是胡扯,人家不一定有中国一样的牌子的药, 但是相似的药是一定要有的,要不英国的病人还不死光了。
"将其床头部分升高35度角,临时解决了问题" 说明脑压没大问题, 要不然光升
高床解决不了。
预防控制感染是必需的。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先感染起来再对菌上药。白痴。另
外,高压氧舱并不是标准的治疗方法。
总之从出事儿,报病危到转移到宣武,英国医生抢救了生命,控制了并发症,从
现在恢复的成度看,采取的措施还可能减少了二次损伤(secondary damage)
的扩展。现在能醒过来其实反映了当时抢救的得力。因为急性脑创伤限制损伤的
时间窗口是很短的。不懂行的人这么想还则罢了, 要是宣武神外也以为如此就
可悲了。
(大胖星)

人不就扯着爱国旗打广告么,你不让人爱国了,那广告还打个什么劲儿?
牛黄安宫丸:
处方:牛黄, 犀牛角, 麝香, 珍珠, 朱砂, 雄黄等。
主治: 镇惊开窍,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对象: 各学科妄人,碍国粪青,邪教徒,哥猜家,"徐教授”等。
服用方式:拎耳“灌饲”。
(Latino2)

有道理, 这个报道差一个好的结尾, 俺来加上
医治海若的英国医生得知海若苏醒的消息, 感到不可置信。叹服道 "中国医生世界最棒,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牛黄安宫丸 very good"
下次英国脑损伤的医院都不去,直接上飞机来北京。一般百性也随身携带牛黄安
宫丸以备万一。连牛黄清心, 牛黄解毒,牛黄降压都脱销。尤其是中东百性吃
了牛黄清心之后,清气上升, 浊气下降。心清舒展, 大便通畅,一高兴, 和
了吧和了吧, 瞎打什么。中药促进世界和平, 莫谓俺言之不预也。
(大胖星)

是这么回事儿
神经外科很要紧的就是secondary injury(伤后6-8小时达高峰)。把这个控制
住了,其他的就好办了。
即便对抢救刘的医生用很严格很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人家作的也是相当不错的。
试想,刘若在中国出事,能否救治那么及时,给后期的康复打下基础,我表示怀
疑。不是怀疑技术,而是怀疑救治时间。中国的急诊外科是弱项。
后面的康复还是要作。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等还是有益的。
(螳螂)
“中国的急诊外科是弱项”----说得太对了
很多病例都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做正确的处理而给耽误了。
另外所谓的正宗的“安宫牛黄丸”的成分里有犀牛角,现在的出品没有这一味了。
就算有,其疗效也有限。家人中有用过此药的,基本上没什么效果。其实脑神经
方面的病,最要紧的是第一时间的救治,错过了那个时间窗,以后再怎么治疗都
很难有好效果。
(lbx)
这我听说过,急救最最重要的是抢时间
我一个中学同学后来是颅脑外科医生,特文弱的人,有一次问他我手累了会发抖,
怎么说起来了,他跟我说他也一样。他的手劲炼的特大,他说因为他是钳工,急
救的时候时间最重要,错过开始的多少时间不记得了,以后就很怎么怎么,好像
说到开颅减压的事情,打孔,撬开脑壳,说的我浑身哆嗦。
错过开始的急救机会,以后几乎没有就希望了。所有,我觉得国内医生都明白这
个理儿,肯定是记者胡扯。
(epeiusian)
就这样的时代吧,不就是钱嘛。
估计着病者家属和医院相互好处,病者少收些钱,医院得到
宣传。
现在医院的费用之高能吓死人,用药、会诊、专人护理,而
刘没有英国的保险,那么只能回国了最便宜了。
要追查真相,只要记者去查查凤凰卫视的保险如何即可。
(筋斗云)

在英国住公立院是不化钱的
平常取药最多也就花个五六镑,别的NHS就给包了。
当然私立医院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即使这样刘的费用应该是铁路公司给出的。
(sicheng)
一个医生的意见
我的意见是:
一、脑死亡本来就是媒体的以讹传讹,根本没有这回事。理由是:
1.我查阅新浪网上所有的有关报道,中文媒体最早对此事故进行报道是5月11日,
次日知道有凤凰卫视的工作人员罹难。关于刘海若,12日有的报道说是重伤,有
的说是脑死亡。后者的依据或者是法新社,或者是当地警方。在事故刚刚发生时,
出现一些消息的混乱是不奇怪的,而且消息来源不是医院。
2.到了5月13日,就有报道说:“据在英国伦敦的刘海若家人透露,海若目前仍
未脱离险境,但情况趋于平稳,并未出现外界传媒所说的‘脑死亡’。”而凌峰
是5月15日才到伦敦的,在此之前刘已经接受了数次手术。这说明了“刘没有脑
死亡”这个判断,本来就是英国医生做出的,不然人死了还做什么手术。
3.从传媒的报道看,英国方面也不可能做出脑死亡的诊断,比如说患者瞳孔没有
放大固定,没有做脑干功能测试,那么英国医生凭什么做诊断?说“英国医学界
判定她是脑死亡”的人,以为医生做诊断是跑江湖卖大力丸吗?没有证据的死亡
诊断谁敢下?
4.从报道中看,凡是直接间接引用中国医生发言的,都仅仅是说患者没有(或不
是)脑死亡,原因是以前有过此谣言,所以澄清一下。没有一位医生明示或暗示
说,原来在英国被诊断过脑死亡。那些说英国医生诊断过刘脑死亡的文字,都是
记者的评述。
二、英国医生、中国医生都做得不错。英国医生没人采访,但凌峰教授去了英国,
也没有说英国医生做得不好。请注意,直接间接引用凌教授发言的报道,对英国
医生基本没意见(当然小毛病或许有些,但要知道,凌峰是中国顶级专家,对方
不过是个普通医生而已,被找点小错也是正常的)。对英国医生意见大的,或是
不懂医学的家属,或是自作多情的记者。
三、刘的治疗是成功的,但不是什么奇迹。做过医生的,你才知道什么是医疗中
的奇迹。
至于什么治疗手段显出效力,并非是个人就能评论的。有采访宣武医院的报道,
人家自己说:“院方在广泛应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同时,还引入了针灸等中医传统
疗法,收效明显。同时,在中西医结合、全方位治疗的过程中,按摩、康复、电
刺激等先进治疗方式也为海若最终的苏醒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什么牛黄安宫丸,
人家自己都没提。
四、媒体之间的转摘已经不可信了,天下文章一大抄,抄都抄不好。《亚洲周刊》
的原文虽然也是垃圾,但提到牛黄安宫丸不过是两行字;一转摘就大标题成了
“刘海若靠‘牛黄安宫丸’熬过来”。呜呼!
(neuroglia)
坚决同意!脑死亡的诊断是媒体给下的,翻翻原始的报道,英国方面是否定脑死
亡的诊断的,记者无良,宣武医院和凌峰也缺德!!!
(atuzai)
有些话绝对不会是凌峰说的
她这样老资格的医生,不会说那样的话,这么说吧,即便她心里有这种想法,她
也不会公开说。常在医院混的人,应该懂这个。
说那些过头话的很有可能是医院复杂接待记者的机关人员。
(螳螂)
附:
刘海若靠“牛黄安宫丸”熬过来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萃(2002-08-28)
   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载文披露了在英国火车出轨事件中受重伤的香
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经中西医配合治疗,在昏迷近三个月之后终于苏醒并
能开口说话的医学奇迹背后的一些内情。
  刘海若于5月10日在从伦敦到剑桥的火车脱轨翻车大车祸中受重伤,与她一
起的两位同伴当场身亡。刘被送抢救的第一天,医院即发出病危通知,并判断刘
已“脑死亡”。6月8日,国际SOS救援中心将刘送到北京宣武医院治疗。
  文章说,北京有关部门动用北京市最好的医生为她会诊,医护人员都经过认
真选择,专人特护。而知情人士说,在英国医院中,看护刘海若的护士都是经纪
人公司临时招聘的,而且一天一换,根本谈不上熟悉病人的病情。
  当时,刘海若高烧不退,英国医生就用一台大风扇“帮助退烧”。经北京赶
到的凌锋教授“提醒”和建议,英国医生才接受了改采冰块物理降温的方式。由
于脑部受伤,刘海若脑压很高。但知情人士说,抢救刘的皇家自由医院不但没有
高压氧舱,“连在中国大陆十几元(人民币)一支的减脑压针剂都没有”。又是凌
锋建议,将其床头部分升高35度角,临时解决了问题。
  文章透露,转至北京宣武医院后,院方专门成立一个五人医护组24小时看护
刘海若。而且,刘每天要接受高压氧舱和神经营养治疗,要接受中医针灸、按摩、
电刺激和康复训练。
  同时,北京的医生又查出好几处在英国没有发现的骨折,从腿上和手上发现
了尚未清除干净的玻璃碎片。
  由于英国医生一开始就用最强的抗生素,因此到北京后,几乎所有抗生素都
没有用,“仅剩一种还有效”。
  文章又说,谈到使刘海若转危为安的“王牌”,不能不提到属中成药的“牛
黄安宫丸”。知情人士说,刘现在每天早晚各“灌饲”一粒牛黄安宫丸,它对于
刘的恢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各方努力下,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刘海若终于在7月26日睁开眼睛。更
让刘海若的朋友和家人惊奇的是,8月8日这一天,经历了生死劫难之后的她终于
可以开口说话 。
  文章还说,刘海若现在实际上已经恢复了常人的喜怒哀乐,“有时会发脾气,
觉得汤不好喝,就含在嘴里不咽下去”。
刘海若转危为安内情
《亚洲周刊》第34期2002年8月25日

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死近三个月之後,经过中西医合并治疗,终於苏
醒并能开口说话,还有喜怒哀乐,神志清楚,不仅缔造了生命奇迹,中国医生也
创造了医学传奇。
有人说,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今年五月英国的重大火车灾难中,全身严
重受创之後幸运存活,是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而这位被英国医生宣布「脑死
亡」的重症病人从英国转到北京的医院,经中国医生悉心治疗,在昏死近三个月
之後,终於苏醒并能开口说话,还有喜怒哀乐,更是创下了医学史上的又一个传
奇。但在这「生命奇迹」和「医学传奇」的背後,却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内情。
刘海若於五月十日在从伦敦到剑桥的火车脱轨翻车大车祸中受重伤,与她一起的
两位同伴当场身亡。刘被送抢救的第一天,医院即发出病危通知,并判断刘已
「脑死亡」。闻讯赶到伦敦的家人在经过几番抗争之後,又得到由北京赶赴伦敦
的脑外科专家凌锋教授的协助,免去了英国医生一再坚持的、可能彻底置刘海若
於死地的「脑干测试」,并在六月八日由国际SOS 救援中心将刘送到北京宣武医
院治疗。
中英医护情况迥异
从伦敦到北京虽然只有十几小时的空中航程,但却是刘海若从「脑死亡」病人回
到现实世界的一大步。这天,她从英国公立皇家自由医院三人一间的病室转到北
京宣武医院的重症加护病房。北京有关部门动用北京市最好的医生为她会诊,医
护人员都经过认真选择,专人特护。相比之下,英国医院的医护情况令人慨叹。
知情人士说,当时看护刘海若的英国护士都是经纪人公司临时招聘的,而且一天
一换,「需要几个找几个,每天都出现陌生的面孔」,更谈不上熟悉病人的病情。
当时,已昏迷的刘海若高烧不退,英国医生就用一台大风扇「帮助退烧」,颇让
刘的家人担心:「就是一个健康人,这样吹恐怕也受不了。」家人的交涉没有用,
因为并非「专业意见」,幸亏经北京赶到的凌锋「提醒」和建议,英国医生才接
受了改采冰块物理降温的方式。由於脑部受伤,刘海若脑压很高。但知情人士说,
抢救刘的皇家自由医院不但没有高压氧舱,「连在中国大陆十几元(人民币)一
支的减脑压针剂都没有」。又是凌锋的建议,因陋就简,将刘海若的头部分升
高三十五度角,「装大牌的英国医生表面上不以为然,但也得跟照做」,临时
解决了问题。
可能由於中西思维的不同及诸多的不便,刘的家人六月一日决心把垂危的刘海若
转到中国大陆治疗。但这个决定引起一些西方媒体的不解:「为甚么要放弃医疗
条件更好的英国,回到医疗条件落後的中国大陆?」据称刘的家人回答:「设备
重要,爱心更重要。」送到北京之後的刘海若得到中国大陆上至国家领导人、卫
生部和北京市政府的关切,下至成千上万普通百姓的关心。宣武医院专门成立一
个五人医护组二十四小时看护,刘的家人每两小时把一百毫升浓汤或新鲜果汁以
针筒喂饲,更为刘海若的恢复添加了力量。
从到北京的那一天起,刘海若每天要接受高压氧舱和神经营养治疗,要接受中医
针灸、按摩、电刺激和康复训练,但也面临在英国抢救时留下的後遗症。北京的
医生又查出好几处在英国没有发现的骨折,从腿上和手上发现了尚未清除乾净的
玻璃碎片。知情人士说,由於「脏器菌种不平衡,她很弱,很容易受到感染」,
而且由於英国医生一开始就用最强的抗生素,因此到北京後,几乎所有抗生素都
没有用,「仅剩一种还有效,但不到关键时不会用,这是最後的王牌」。
中成药起重要作用
谈到使刘海若转危为安的「王牌」,不能不提到属中成药的「牛黄安宫丸」。知
情人士告诉亚洲周刊,刘现在每天早晚各「灌饲」一粒牛黄安宫丸,它对於刘的
恢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刘海若的妹妹刘海林也认为,刘海若「能好成这个样,
大家想都不敢想」,除了刘海若本人「自己在努力」,除了中国大陆「这边帮了
很大忙」,「中西医合并」治疗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各方努力下,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刘海若终於在七月二十六日睁开眼睛。凤
凰卫视的沈蓓蓓表示,刘海若睁开眼睛时,「右眼因为受伤,所以还有障碍」。
沈说,刘原来一百多磅体重,受伤後仅剩八十多磅,「但回到北京之後,我再看
到她时,脸型已经恢复得跟以前差不多一样」。
更让刘海若的朋友和家人惊奇的是,经历了生死劫难之後的她终於可以开口说话
了。八月八日这一天,刚好是刘海若从英国转到北京治疗整整两个月,对刘海若
的家人和负责治疗她的医生护士来说,是个令人激动、开心和难忘的日子。这天,
当参与治疗的医生苏正对睁开眼睛的刘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叫甚么名字?」
刘的喉咙在微微地抖动:「刘海若。」虽然不是很清楚,但却令在场的医生、护
士和家人感到莫大的鼓舞。
再接再厉。医生又问:「你在甚么单位工作?」「凤凰卫视。」声音虽然微弱,
却可以听清楚。之後的问题「你的父亲叫甚么名字?」「你的母亲叫甚么名字?」
刘海若都能准确答出。更令家人感到高兴的是,当问到她姐姐的女儿名字时,刘
海若说出了这个侄女平时几乎不用的中文名。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拿出一本以
厦门远华案主嫌赖昌星为封面的《凤凰周刊》,测试刘海若其他方面的记忆,问:
「这是谁?」「赖昌星。」刘回答准确。
这对於一个严重脑损伤的病人,尤其是一个被英国医生宣布「脑死亡」的病人来
说,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苏正认为,刘海若的「神志已经完全清楚了」,而一
个「头部胸腹部受到严重损伤」的病人还能够顽强地闯过一关又一关,尤其在头
部严重损伤後,「能够恢复到目前这个程度」,「在医学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苏正说,有天晚上,刘海若进行功能锻炼後,感觉有些疲倦,当苏问她:「你现
在想看电视?还是睡觉?」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想睡觉。沈蓓蓓也透露,刘海若
实际上已经恢复了常人的喜怒哀乐,「有时会发脾气,觉得汤不好喝,就含在嘴
里不咽下去」。
刘海若会发脾气了,更会说话了。但日夜在她身边看护的妹妹刘海林却告诉亚洲
周刊:「(海若)还没能准确发音,一些音发得含含糊糊,讲话还不是很清楚,
因为那么久没讲话。但对於一个昏迷了三个月的病人,能开口讲话,能记得家人
的名字,就阿弥陀佛了,就非常开心了。」其实,不单刘海若的家人开心,刘海
若的朋友开心,全球华人更为在刘海若身上创造了传奇的中国医生和中华医术开
心。(王健民)
难经难 | 2005-1-12 02: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此存照]打假卫士方舟子的大作

方舟子《一粒安宫牛黄丸就能引起中毒》
                     一粒安宫牛黄丸就能引起中毒
                              ·方舟子·
    美国法律禁止进口含珍稀动物成分的产品,美国渔业野生动物部法医实验室
为此在90年代中期抽查了12种声称含有虎骨、犀角的中成药药丸,并未检测到这
些成份,却意外地发现这些中成药的有毒元素汞和砷的含量高得惊人:汞的含量
在每丸7.8毫克和621.3毫克之间,砷的含量在每丸0.1毫克到36.6毫克之间。其
原因可能是这些药丸都掺了被中医当药用的矿物质雄黄(硫化砷)和朱砂(硫化
汞),虽然在其成分中并未注明这二者。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
产的安宫牛黄丸(又称牛黄安宫丸),每丸含砷量在3.21毫克到36.6毫克之间,
含汞量在80.7毫克到621.3毫克之间。研究表明,每天服用10毫克硫化砷或260毫
克硫化汞就足以导致慢性中毒,因此报道声称给刘海若“每天早晚各‘灌饲’一
粒牛黄安宫丸”,将这当成若转危为安的“王牌”,事实上是在毒害她。
    此外,“大活络丸”、“牛黄清心丸”、“再造丸”、“牛黄降压丸”等常见
中成药也被发现含砷、汞。美国加州禁止出售含砷、汞的食物、药物,美国东方医
学学会建议最好避免使用这些中成药。不要迷信什么“以毒攻毒”的无稽之谈。
Espinoza, Edgard O., et al. Arsenic and mercu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ball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33, No. 12,
September 21, 1995, pp. 803-04
Espinoza, E.O., Mann, M.J., Bleasdell, B., DeKorte, S.,and Cox, M. "Toxic
Metals in Selec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s,"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JFSCA, Vol.41,No.3, May 1996, pp. 453-4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