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复制链接]
油炸鱼 | 2004-6-12 23: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一个贴子,整整看了2小时。看来众说纷纭,但倾向于风先生。星河先生的方子是去意于肚脐通肾,系于元阳吧?通过温灸的方法来直达病位去邪,而风先生通过治疗觉得是大气下陷,并获得一定的疗效。各位见解之高,实在令晚辈佩服。既然论坛就是众说纷纭的地方,我也来插上几句。从整个治疗过程来看,方先生在服用前几个方子,就是柴胡桂枝加理中加当归芍药散加桂枝茯苓汤的开始,就一直出现腹部发堵,大便发粘,并易受凉腹痛,还有易疲劳的现象,到现在还有,期间加了大浮皮,用了痛泻要方,梢减轻。背部僵硬的现象,在用了羌活,和升陷汤后减轻。我认为还是一个气机不畅,湿注中焦的问题,因为湿的存在,使阴阳不和,清阳不升,不能温熏肌肤,并进一步导致湿更重,郁而化热,成座疮,阳气被郁,所以疲劳[因为用大量补药疲劳仍在]现在仍然应该注意湿在中焦的矛盾,如果湿去阳自然升而温熏,这时可用东垣的益气补中之方,以助阳气的生发,现在具体的方子我没想到,不过可以用针灸的方法调理脾胃,减轻腹部的发堵症状。---------只是一些意见,望各位高手指教!!!我的UC号:84999459    欢迎指教!!!
油炸鱼 | 2004-6-13 12: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我猜测,现在风先生的方子,只是将郁阳由内升出,而且是借于药力,如果停药,阳气仍然郁于体内,病状应该仍在,[仅仅是猜测,不知方先生停药没有??停后的反映如何??望告知!]
方文 | 2004-6-13 19: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下面引用由油炸鱼2004/06/13 12:06pm 发表的内容:
我猜测,现在风先生的方子,只是将郁阳由内升出,而且是借于药力,如果停药,阳气仍然郁于体内,病状应该仍在,[仅仅是猜测,不知方先生停药没有??停后的反映如何??望告知!
我自从服用回阳升陷汤以来,一直没有停药。
会联想的风 | 2004-6-13 1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若论理气活血,我在前面已经用过,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始终和方文保持联系,以掌握病情的变化,具体的治疗方法我全部发在这里,希望能对大家的诊断有所帮助。
方文 | 2004-6-13 2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这个贴子最后由方文在 2004/06/13 08:02pm 第 1 次编辑]

[color=#DC143C]2004年6月13日 周日
回阳升陷汤:
黄芪15 桂枝10 柴胡7 葛根7 升麻7 干姜10 山茱萸10 桔梗10 威灵仙7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晨各吃了半副。
今天,持续了几天的疲劳感觉总算结束了!身体比较轻快,后背四肢轻难受的感觉很轻微。
腹部略微感到不畅通。腹部有时感到发热,有时感到发凉。
一天没有大便。
舌苔有时黄色,有时白色。
脸色略红。

从今天晚上开始,回阳升陷汤中加当归15 丹参10 川芎5 陈皮5 茯苓10。
赤小豆 | 2004-6-14 1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会联想的风 :
如果您觉得应守回阳升陷汤(黄芪15 桂枝10 柴胡7 葛根7 升麻7 干姜10 山茱萸10 桔梗10 威灵仙7)的话,为何不加大黄芪用量?加大黄芪用量后,如无效,就应更方,以免延误。
  
方文 | 2004-6-14 20: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这个贴子最后由方文在 2004/06/14 08:19pm 第 2 次编辑]

[color=#DC143C]2004年6月14日 周一
回阳升陷汤:
黄芪15 桂枝10 柴胡7 葛根7 升麻7 干姜10 山茱萸10 桔梗10 威灵仙7 当归15 丹参10 川芎5 陈皮5 茯苓10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晨各吃了半副。
今天身体的感觉变化很大!
昨天晚上吃了半副药,今天早晨醒来,感到后背十分沉重僵硬,腹部堵得很厉害。早晨吃完饭后,又吃了半副药,腹部仍然发堵,而且是整个腹腔都憋得很厉害,后背也明显难受。但是到了上午,这些不适的感觉都开始渐渐消失。中午以后,感觉明显好转,身体比较轻快,后背难受的感觉基本消失,腹部也畅通了。
另外,可以感觉到身体又充实了一些,这说明有些新加的药起到了一定的滋补作用,呵呵。
早晨大便正常。
舌苔有时黄色,有时白色。
脸色略红。
脸上痤疮又起了几个,右侧的痤疮很疼。
一整天放屁都很热。
可以看出,今天身体的感觉变化很大。早晨十分难受,我还挺担心的。没想到中午过后就好多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与天气热加上精神紧张有关。今天开了一天的会,会议室十分闷热,而且我的思想高度集中,这样的环境通常对我的病情有利,我有这方面的经验。
赤小豆 | 2004-6-15 02: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方文: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您的身体和精神现状,由“熬坏、病坏、医坏”三种因素造成。
  2 病况至今尚未说得上好转。您身体和精神的良性进程是
   “好转---痊愈---调理---养生”,传统中医认为,就算病况不断好转,一年内不
    能断言痊愈,要有充分准备,医生和患者最好都不要持计日成功的心态,但要有
    计年成功的打算。
  3 您的病是可痊愈的。争取31岁后有常人的身体和精神及家庭生活。
  4 您的主治医生,先是用大黄行通法,而又不敢下,不果;改用回阳升陷汤取升
    法,如仍未见效,怎办?须知“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病的第一课啊!
荆山浮屠 | 2004-6-15 1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TO  会联想的风;
先生之回阳生陷汤算起来已服用数天,效果时有时无,是不是应该考虑变通一下。大便涩滞不爽等为湿邪要点,可否加点化湿药?
方文 | 2004-6-15 2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难病求医(7年未愈) 

[这个贴子最后由方文在 2004/06/15 08:12pm 第 1 次编辑]

[color=#DC143C]2004年6月15日 周二
回阳升陷汤加减:
黄芪15 桂枝10 柴胡7 葛根7 升麻7 干姜10 山茱萸10 桔梗10 威灵仙7 当归15 丹参10 川芎5 陈皮5 茯苓10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晨各吃了半副。
今天身体的感觉就不明显了。主要是精力不济,今天吃饭吃得那么多,仍然感到易疲劳,身体比较乏。
全身还算轻快,后背难受和腹部发堵的感觉也比较轻微。情绪也安定。
腹部(主要在肚脐上部那个部位)有时候发凉,有时候有发热。
腹部左侧隐隐疼痛,好像叉气的感觉,有时候疼,有时候又不疼了。吃完饭后,疼得更厉害。
早晨大便略稀。
舌苔有时黄色,有时白色。
脸色略红。
每次换方,都是吃第一副的时候感觉明显,再往后就没什么明显感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