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天下的很多病人,说:我不要,当今这种「中西医结合」!为什么? 我要说,您在谈,「中西医结合之前」,能先去注意,「西医医德」的这种「丧亡情形」,而不是毫无选择,就谈「中西医结合」!如果,您对我的了解,连这一点,都无法了解:「慈悲心」是我的为文之首,那么,您就真的是:白白地读了我的文章,我也对您:白白地付出了!有关「慈悲心」的文章内容,在我心中,就占了十分之八!
甚至,我跟您交谈,且为您着眼的内容,表面上与「慈悲心」无关,其实,是因为:首先,我将您,视为「未来的苍生大医」,其次,我将您视为,「不可多得的中医天才」!我才会,对您做出,「这种种,自己对您的付出」!难道说,「这种种,我对您的付出」,我就是,要去栽培,未来,「名副其实」的「含灵巨贼」?
学习中医、西医,这一切的最终,是要去面对「因为,无量苦逼身,而活病人,不断之苦痛、哭救、呼救、求救」 这些活病人的心中,取五个字,作为,所有受苦心境的总结:「快点救救我!」
我将医德,摆在为医之首!慈悲心没有,中医、西医,就不必再学! 慈悲没有,我的观感是,什么中医、西医,都不必再学了!此人,完全都没有,学医的资格! 因为,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而是情况,非常、非常的特别,自从学中医、西医,竟然变成:连面对「活病人」,和面对「出售产品」的「两者分别」,都无法分辨! 我,虽然是个,饱受痛苦折磨的病人,但是,我会说,我并没有,病到这样的程度: 连面对「活病人」,和面对「出售产品」的「两者分别」,都无法分辨!
可是,当今,属于这种: 因为「一心赴钱」,而导致这种,非常、非常的特别情况,所生的学医人、医生,真的是:何其多也! 连面对「活病人」,和面对「出售产品」的「两者分别」, 这些人,都几乎是,无法分辨!
我可以,更直接了当地说:学医、行医,贵在:始于《存救苦之心》、终于《存救苦之心》!如果,有人学医,但是,这种境界,都完全没有!那么,我会说:尽管,您对中医、西医,学养再深、再多,取得再多,中医、西医的医疗执照,多么会,以它来治疗,更多的病人,但是,在我心中:【连学医、行医,贵在:始于《存救苦之心》、终于《存救苦之心》】的《为医本意》:这种为医的本质与目的,都完全没有,更遑论其它!
我极为强烈地主张:中医、西医,都不必再学了!因为,您对中医、西医,学养再深、再多,再多么会,以它来治疗,更多的病人,在我心中,还不都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此,白费时间、年岁,甚至是:白费半生!不仅白费半生,而且,半生,都在当,名副其实地《含灵巨贼》!
您学中医、西医,却远远不如ㄧ个,「都不了解,中医、西医,到底是讲什么?」一个,饱受折磨的的活病人,因为,活病人,至少,还有一颗「将心比心」的慈悲,会帮助,跟自己ㄧ致受苦的人,付出医药费!这话,是我编造的吗?
有一天,我在治疗一位,患有乳癌的五十多岁妇人,她幽幽地啜泣,因为,有种药物,劳保局,还未能给付,她就感觉,经济及疾病的重担!在当时,另外,有一位三十多岁的乳癌患者,正在候诊,就听见了她的哭诉,立刻找我,把钱包中的钱,给我,并对我说:「医师,请帮忙,把这一点钱,送给刚才的那位太太」,她红着眼眶说:「大家都在受苦」。我深受感动,赞叹她!
因为我了解,她自己的处境,其实,比那位,患有乳癌五十多岁的妇人,更困难:她经手术、住院,积蓄已空,可是,她说:「生命真是无常,而充满痛苦的考验,我虽然,没有什么办法,但总有一种心意,希望尽一份心,帮助受苦的人,能离苦得乐」。我非常感动,罹患ㄧ致的乳癌病人,有人哭泣而悲恼,有人,走出自己的悲哀,进而为别人,拭去眼泪,发挥生命的光辉!
常常,病人床下或桌上,都放着一小只活鸡,准备进补,我每去查房,就听见,活鸡挣扎的声音。有一次,我去看,一位二十七岁,患乳癌的小姐,那天,一进病房,就听见,床下一阵挣扎,我就告诉她说:我听见,您床下,有人向您求救!她瞪大了眼睛,我问她:「当您知道,自己得了这病,一定很希望,有人快来救您,对不对?」她点点头,我告诉她:「床下的小鸡,想到它快入热锅,心中的感觉,就是,您现在的心情!」她看着小鸡,眼眶红了,我说:「您发心救牠,当您有困难,自自然然,会有人来救您!」她欢喜地答应放生了,而小鸡新生的欢喜,似乎,也鼓起她,颓丧的生机!
濒临生死交关,已饱受苦楚的病人,常常一下子,就能「将心比心、发起悲悯」。而病人,去放小鸡重生的感触与心意,远远比吃小鸡,还更能,滋润这些人的生命,鼓舞,这些人的生机!!』〈摘自,「专治癌症的郭惠珍医师」之演讲,糖糖重新标点、整理〉
我要为,天下的很多病人,大声说:我不要,这种的中西医结合!为什么?
有一个读者,看过我的医德文章,便留话给我:资料显示,近20年来,年资上涨了10倍至20倍,而西医药费,上涨的幅度,在100至200倍!发烧感冒,是最常见的病,过去,只花几毛钱、块把钱治好,而现在,一个处方就100多元,花个300到500元,也很正常,如果,遇上稍大点的疾病,住个院、没有万元,是住下不来........
2002年8月的一天,武昌的扬先生,他的两岁的女儿「咳嗽」,到市儿童医院去就诊,按医生的处方,一化价,药费加治疗费765元,加上验血费300元,共1065元。其中6盒“贝亚宁”取 5个月。此事经一披露,有十多位读者,纷纷诉说,看病的一致遭遇。
2003年12月4日,一位28岁的女病人,经常,半夜在梦中惊醒,到一家医院,医生说:她是心肌缺血,很有可能,是冠心病。病人,又辗转几家医院求治,越检查,越糊涂,经冠状动脉造影:病人没有疾病,但是,病人,已花费了4-5万元。
现在,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有个"毛病",有个头痛的小病,非让病人,一次次的来挂号、就诊、取药;开的药数量,越来越多,价格,就越来越多,一旦住进医院,就由不得病人了:医生要给病人"小病大治",新药、特效药、进口药,轮番轰炸,恨不得,把病人的家底给"掏空",再到银行贷款,来看病,别误会!医生,这是对病人的「慈悲」,而救死扶伤呢!
国务院‧纠风办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城市,有32.14%的患者,经济有困难,不敢上医院;63.13%该住院的患者,不敢住院治疗。
一场疾病,可以耗尽病人,多年的积蓄,一场疾病,可以让人,倾家荡产!「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状况,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治疗一致的疾病,中医所需的花费,往往只是,西医的几分之一 !
病人看病倾家荡产,十之八九,是西医所赐!人患病,往往,先看西医。西医久治不愈,钱财耗尽之时,才看中医。所以,中医所治者,多为坏病、穷病,不讨好!很多中医转行,日子,就好过多了!所以,妳的有些观点,「屡造医门,荡尽家产」到西医论坛上去,发表更为恰当!http://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396&start=84&show=25
再看看德了,http://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396&show=25`有关谈及当今「西医医德」及我的文章!就知道,我为何,如此地强烈反对,这种「中西医结合」,这简直就是:对病人的双重、且更为狠毒,且再「正当不过」地残虐!对这种人,因此,我提供,最有效的办法:金钱抵制!
面对中西医结合,让我很生气的事:为什么,在此网上,很少有中医人,去主动为文,去批评这种西医医德,沦亡的作风?
您要问,我为什么,还不到西医论坛去,老是上中医的网站,就专挑,中医人的不是?我会说,很抱歉!因为,我现在,对西方传统文化的素养,因缘极浅!甚至,现在妹妹,她只要一炼钢琴,我,就会把,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乐曲,搬出来,大声播放,来掩盖过她的声音,我向她严重抗议:她的练琴声!妹妹也向我严重抗议:我的音乐声!总之,学西方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我的专长!而我的妹妹,从小学到现在,可以说:读了整个,西洋古典音乐系!
对这种人,因此,我提供,最有效的办法:金钱抵制!请很多病人,要是再生病,要是能够,就不要再上,中医、西医的诊所,靠自己自救! 因为,很多的病人,实在是禁不起,冒着这样的风险,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求医!真的,病人,可谓:主动地,羊入虎口!
还有,我为什么,要取《慈悲心》,而不取《爱心》,来为文成章?这会是个,我在当初,在无心、无意之下,所写出来的的语词吗?这会是个,无关紧要的语词吗? 当初,我取这个语词,来为文成章,就含有深意!但是,我愿再明白地,说明如下:
我恳请您,先千万记得:当医生,并不是,为您开了一张《自己,都不会再生病》的保证书,纵管,您的医学素养,再深、再多,透过考试,取得再多的行医资格,临床经验,再丰富,并得以凭医业,赚再多,病人的钱!但是,总有一天,您还是,会变成病人,跟病人一致,哭喊着「快点救救我!」甚至,您这位病人,要去找《别的医生》求治,并要缴纳,医药费!
『 我,从小生长在,当一个医生的家庭,接触到的一些长辈,也大部分都是医师,其中,也有很多的良医,不是,只是《一心赴钱》而已!而这些人,在一生中,也是像平常人所说的:,很受人尊敬,做得轰轰烈烈,但是,当这些人,老的时候,却一样,跟这些人,所看的病人,有了一致的病,直接,从病人的病床旁边,躺上了病床,而且,也跟别的病人一致,在恐惧、痛苦中,结束了生命!这是,我眼睁睁,看到了许多例子,就像,最近刚刚去世了,好几位,大西医院的医师,他开刀,开了一半,结果,他中风了!他不晓得,他要中风了!事先,就一点,也没有防范!二十年来,没有一点,量血压的记录!
西医医生,很多人,每天都会,跟病人说:「需要治疗!要好好的检查!」但是自己呢?前几天,我的主治医生,问众西医医生说:「自己的白血球,平常有多少吗?」众人,都答不上。「在医院中,工作了多少年,竟不晓得,自己的白血球,是多少?」天天,众西医医生,给病人测量白血球,却不知道,自己的白血球,是多少!有时候,站在这个岗位,站久了,总是以为,我是一个,西医生,对方,是一个病人,我是与病隔离;其实,众医生,也跟病人一致,完全,就是一个,平凡生死的人!
当我,在西医学院,念书的时候,西医教授,曾经至诚地告诉学生:「自已专心读书,就是一种爱心,就是一种慈悲,因为,自己不晓得,自己,今天所念的书,未来,要放在,什么人身上,也许,自己今天,所学的医学,将来,放在自己,最亲爱的人身上,也许,自己所学的学,放在一个,自己,都完全不了解的人身上!但是,自己以一种平等的慈悲心,来念它,这就是《训练》!」万一,我自己没有念好,将来,半夜来个急诊,我自己看不懂,误了人家的性命,自己,怎么样,来赎这个罪过?这是,我这个做医生,心头重担,很沉重的地方,那件医生袍,穿在身上,是很威风;但是,事实上,它是很辛酸!』〈摘自,「专治癌症的郭惠珍医师」之演讲,糖糖重新标点、整理〉
而且,我可以告诉您,一个西医师的真实个案:『常常,我会听,有些西医师,跟病人谈话。病人:「医生啊!我这儿,都一直痛,疼痛不止!」医师:「对病痛,要接受啦!」病人:「吃药,还是无效!」医师:「对病痛,就该多接受!」然而,当这个医师,自己痛起来的时候,叫得,比谁都大声!这不是个,开玩笑的话!
记得,当时,我在实习的时候,碰到一位外科医师,是我的VS,平常,病人跟他说:「这个伤口很痛!」医师:「要多接受啦!」结果,当他要,开盲肠炎的时候,叫得,比谁,都还要大声哪!我看,那个半身麻醉,实在是没办法,要全身麻醉!这不是个,开玩笑的话,实实在在,就是如此!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所以,比谁都恐惧!今天,开盲肠,开到哪里,哪里绑线,都一清二楚!就是因为,一清二楚,所以,非常的痛苦,但是,很多病人,都糊里胡涂!麻醉了,什么事,都不晓得,而且,深信医生,将身体,完全交给医生,来割除!』〈摘自,「专治癌症的郭惠珍医师」之演讲,糖糖重新标点、整理〉〉
要了解「苍生大医」之前,必须先了解「慈悲」的定义。首先,「慈悲」,是基于人性中,普遍有着离苦得乐的强烈趋向,来作为,它的出发点。 表面上,「大慈大悲之心」有「慈悲」的顺序!但是,细读此文,会发觉:其实,「苍生大医」,是以「大悲为上首」,而开展出种种的心境、举动!
当一个人,遭遇到很深的苦痛,可能会推己及人:受苦的人,是不是,有跟自己的一致体验,这时候,就会对受苦之人,产生了亲爱之情,这时,因「悲」心而生起的「慈」心,就会出现了!
而本文所谓的「苍生大医」,首先,是个【自己对深重的苦难,有着很为深刻的体验,了解天下人受苦,这种「恨不得马上就离苦得乐」的强烈渴求时,因此,会对天下的受苦之人,抱着极为深切的「慈悲心」】的人,否则,不会在心中,发下「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此的重誓!
首先,【自己要对苦难,有着极为深切的体验,而导致的,极为深切的悲心──「大悲为上首」的遭遇】,虽然,不是您,未必能有的遭遇,但是,我劝您,还是,先有这种,极为深切的亲身体验,对您的未来,会比较好!
不是,我不愿意您,得到快乐幸福,而是,您必须对于,可能会发生的未来,有个心理准备,因为,您面对的是,「无量苦逼身」的病人的呼救、求救!不是个出售产品!如果,您没有如此,极为深切的体验,先不要说,您得以,了解病人的心境、需求了!光是面对「那种每天日夜,常常听见,诉说悲苦的滋味」的未来,如果,您事先,没有这种,极为深切的体验,那么,即使,您如愿以偿,当了,连续几天的医生,恐怕,您会悔不当初!
『有一位,行医三十年的老西医师,突然间,暴跳如雷、怒不可支,且对我说:「为什幺,从早到晚,都没有一个人,跟我讲一句快乐的话呢?」【爸爸行医了几十年,有一天,爸爸看病,看得很累时,忽然,他很激动地,告诉我说:「为什幺,每一天,都没有人,告诉我,一句欢喜的话?」】而我自己,当了西医生,才体会到,那种,每天日夜,都常常听见,诉说悲苦的滋味。
当时我还小,并听见,这句话的时候,深深觉得:不以为然!这不是,一个学医、行医的人,会讲出来的话!可是,当我成了,西医医师,再回忆过往,发现,当医师,难免,会讲出这句话!
看看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今天早上,发现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于是,到医院里,去找医师,给医师鼓舞鼓舞,并且,说个笑话,给医师听一听。甚至,当医生的人,会发现,连医生的朋友,不在生病的时候,绝不会跟,医生联络;一定是,有病的时候,才会打电话来:「帮我看看!我这个身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刚刚,取得了,肝检查的检验数据,所以,就帮我,看一看!」不是在生病的时候,病人不会,去找医生;一定是,生病的时候,才会去找医生。总是,病人在家里,已经是,痛不可支,才去找医生,来诉苦一番!医生的病人记录,其实,就是去面对及记载:「病人的悲诉」,到底是什么?
当我这双眼,看着许多,面临死亡的忧畏惊怖,这对耳,细听着,无数死别生离的哀泣悲啼时,只要听啊!每天,坐在那里,从早到晚,听人悲诉:「我是如何的苦!」、「我家里,是如何的苦!」,只要,让您连续,听几天!』〈摘自,「专治癌症的郭惠珍医师」之演讲,糖糖重新标点、整理〉
|